钢琴独奏《我爱你中国》、独唱《赤伶》、舞蹈《你笑起来真好看》、合唱《明天会更好》……上海市长宁区特殊职业技术学校第15届“艺术放飞梦想”商美·金彩杯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现场,学生们自信地登上舞台,带来一个个精彩动人的歌舞表演。这群闪闪发光的特殊孩子背后,是生涯导师们的悉心的指导与温暖的鼓励。
穿上量身定制的精致戏服,画上明艳靓丽的戏曲妆容,舞台上的小雨(化名)正随着伴奏的起伏自信地放声歌唱。高昂清亮的戏腔配合着自然娴熟的动作走位,一首歌曲独唱《赤伶》惊艳了众人。在舞台灯光的映衬下,她仿佛是一位从古代穿越而来的佳人,婉约动人。
小雨的优秀表现让台下的教师周颖芳感到十分欣慰。作为与小雨配对的生涯导师,周颖芳见证了小雨在歌唱的道路上不懈努力、勇敢前行的全过程。
初中时遭遇的学业困境,让开朗的小雨一度陷入自我怀疑,放弃了心爱的唱歌。直到升入长宁特职校,小雨清亮优美的嗓音在偶然间引起了周颖芳的注意。
“你唱得很棒,如果依然喜欢唱歌,可以加入校合唱队。”看到小雨眼中对唱歌的渴望,周颖芳暗下决心,要帮助她重拾这一爱好,帮她找回那份自信与阳光。
在校合唱团里,小雨遇到了她的又一“伯乐”——上海歌舞团独唱演员、志愿者教师孟雪。“在指导合唱团演唱时,我发现小雨会唱戏腔,于是我们在艺术展演上选择了《赤伶》这首流行演唱与戏腔结合的歌曲,让她发挥出自己的特殊才华。”
在周颖芳的陪伴鼓励与孟雪的专业指导下,小雨一遍遍地挑战高难度的唱腔,废寝忘食地练习着精心设计的戏曲身段与走位。终于,在“金彩杯”学生艺术展演的舞台上,小雨自信地在大众面前一展歌喉,赢得无数掌声。
同样在舞台上大放异彩的,还有长宁特职校二年级的学小齐(化名)。在此次演出中,他带来的一首钢琴独奏《我爱你中国》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琴键上,小齐双手连贯而迅速地移动、敲击,流畅动听的琴声倾泻而出,展现出不俗的琴技。而这离不开他的生涯导师陆春燕的悉心教导。
“在新生入学评估中,我们了解到小齐对于钢琴方面的兴趣,与他的父母进行商议后,决定发挥他这一特长。”在钢琴辅导的过程中,陆春燕惊喜地发现,平日情绪不稳的小齐,在弹琴时却能安静而投入,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由于小齐不识谱,对于陌生的谱子或琴音轻重所表达的情感有时很难理解,必须手把手地给他唱谱和示范,让他跟着模仿。”陆春燕一遍遍耐心地教导小齐。尽管教学中的沟通交流存在困难,但好在小齐记忆力强,节奏感和双手协调感好。随着学会的歌曲越来越多,小齐脑海中的“小曲库”愈发充实,琴技也越来越好。
在长宁特殊职业学校,像小雨与小齐这样的孩子还有许多。在生涯导师的个性化指导下,他们建立起了正确的自我认知,明晰了生涯发展规划,并不断挖掘自己的特长,收获了成长与自信。
自2016年起,上海市长宁区特殊职业技术学校启动并运作导师工作机制。随着全员导师制的政策推进,学校积极打造“特殊中职校生涯导师制”,1名学生匹配1名导师,1名导师平均结对2名学生,导师从生涯指导、德育引导双面入手,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陪伴式关怀与指导。
与此同时,学校结合学生能力水平、发展需求与家长意见,根据教师岗位及特长等进行师生匹配,提供就业、升学、居家社区生活三个学生生涯发展方向,匹配升学辅导类、康复指导类、专业技能类、心理辅导类等不同类型导师,并为学生制定《个性化课程实施计划》。
从课程实施计划、生涯案例指导、成长个案记录,到家校面谈交流、家访,再到学生日常的活动陪伴与情绪疏导,周颖芳在担任生涯导师的过程中见证了孩子们的快速成长。“作为生涯导师,我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未来发展。希望通过这样一份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帮助他们找到实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坚定。”周颖芳表示。
撰稿/摄影:何郁柠
编辑:陈 莎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