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情绪激动喘不过气?可能真是病了!丨健康总动员

转自:今日闵行 2023-12-24 09:18:09

过度通气综合征是
呼吸中枢调节异常
也叫呼吸性碱中毒
并非是真正的“中毒”
过度通气超过正常生理代谢所需
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多见于年轻女性

本期嘉宾


闵行区医疗急救中心

新虹分站 分站长 王祥

(点击收听完整音频)


过度通气可能导致哪些症状?

过度通气的原因包括焦虑、紧张、工作压力大,劳累,高海拔环境、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某些药物(如激素)或药物滥用等因素都可引起此病,而精神性过度通气常见于癔症患者;过度通气可能导致:

A:精神状态异常;紧张焦虑,情绪激动甚至晕厥

B:头面部症状:头晕,口唇麻木或者面色苍白

C:心胸部症状:胸闷、胸痛、心悸

D: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呼吸浅而快,容易喘促;

E:消化系统症状:肚子发胀,消化不良,排气,口干舌燥

F:肢体症状:肢体麻木,手足冰冷、肌肉抽搐“鸡爪手”;

甚至是晕厥,就像经常会听见,有些人说:你看,唉谁谁谁,被气晕了,其实他有可能就是过度通气这个疾病。

过度通气是否影响大脑功能?

过度通气本身不会导致缺氧,但它可能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水平降低,对机体的酸碱平衡产生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同时,由于过度通气可能导致血液中二氧化碳水平下降,所以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低二氧化碳水平可能导致大脑血管收缩,影响大脑功能,出现头晕、眩晕等症状。

过度通气是否会导致疲劳或体力不支?

长期持续的过度通气可能导致疲劳感,因为身体不断处于高代谢状态,消耗能量较快,在病情缓解以后患者还是会感到疲劳,甚至就像刚刚跑了个3000米这样一个体力消耗。同时,骨骼肌受过度通气的影响可能表现为抽筋,肌肉酸痛等不适,因为通气过度导致了酸碱平衡的改变,刺激肌肉剧烈收缩,影响了肌肉功能。而像血液中钾离子水平低,血清中磷元素水平低可能是过度通气患者出现手足抽搐的风险因素。

如何区分正常通气和过度通气?

区分正常通气和过度通气需要考虑呼吸频率、深度以及伴随的症状。正常的呼吸频率在12-20次/分钟之间,一般在17次左右,而过度通气的呼吸频率可以达到40次/分,正常通气在休息状态下通常是平稳的,而过度通气则表现为过快或过深的呼吸。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医?

A:明显有精神诱因的患者,症状持续不缓解;

B:患者有基础疾病出现异常;

C:出现了手足抽搐,身体痉挛,口唇及四肢麻木。

如何管理和控制过度通气症状?

管理过度通气可能需要采用行为疗法、药物治疗以及呼吸训练等方法来调整呼吸习惯和控制焦虑。首先要让患者控制住自己的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可以通过给患者戴口罩或者是纸袋让他把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再次复吸回体内,最重要的还是要让患者平静下来,让其情绪平稳,呼吸变慢一点,达到呼吸的平衡,就像天平一样,一边是缺氧,一边是过度氧气摄入,这两种都是有害的,更重要的是在这两者之间寻求一个平衡。

融媒体记者:魏天浩
编辑:王艺霖(见习)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