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季风》自 2013年创刊以来,已走过了十个年头。融文化、生活、时尚、资讯为一体,高品位、全方位、多视角解读具有丰富底蕴的城市文化,讲述发展历程中的城市故事,是反映城市生活形态,颇具特色、格调高雅的闵行新“文化品牌”。《城市季风》是一个关乎水和盐的故事,“裹挟而来的是溶化在水中、弥散在空中的那一勺盐,或杂陈世相,或呼吸古今”。倘若因此唤起你我对那一小勺盐的些微记忆,那已经是这阵季风勉力抵达的最深处。
十年时光荏苒,如今重新出发,行走在闵行的街头巷尾,穿行在时间的缝隙里,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心态原创编著《城市季风》“特刊”——《在闵行,遇见上海》一书,最终将这把打开闵行的钥匙,递交到您的手中。期望读者通过这些文字,对闵行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了解闵行与上海的文明脉络、文化基因,重温上海城市的基因传承、城市精神,期待更多读者通过走进闵行,恋上这座城。
藏在800年古镇里的一碗面
藏在上海东南角800年古镇里的一碗面!有人开玩笑说,要命啊,离开市区 30 公里,天没亮就出门嘞,就为了吃上召稼楼保南街63 号”青桔一碗面”的牛肉面!下午 1 点以后就不卖了!老板回家熬肉汤去了!面条自家配方 DIY !吃过都说“老过瘾噢”。
上海的面馆不计其数,但为了吃一碗面,一早起来,赶上几十公里的路,就为到召稼楼吃一碗面,更何况,吃不吃得上还是个未知数,到底是什么样的面馆,那么牛。
早上10点来到召稼楼报恩桥下的青桔一碗面,店里店外已经坐得潽潽满,一问,有从嘉定特地赶来吃面的老夫妇,还有在附近外企工作的老外。老外说特爱吃这里的牛骨面,有一股很浓郁的奶香味,就连大名鼎鼎的美食家沈宏非也曾推荐过这家店。
这里只卖四种面,牛肉面、牛筋面、牛骨面、双浇面。老板娘极力推荐招牌牛骨面,一口下去汤非常浓郁鲜美,并没有很浓的酱油味,牛肉和牛筋已经炖得相当酥烂,怪不得邻桌的老奶奶牙齿都掉光了,还吃得那么津津有味。牛骨是带骨牛小排,老板娘相当骄傲地介绍:“我们用的是澳大利亚牛肉。”店里也有个特殊的规矩,一个人至少点一碗面,拒绝两人及以上合吃一碗面!
图文:《城市季风》“特刊”——《在闵行,遇见上海》
编辑:岳顺顺(实习) 高淑婷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