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有生命的
虽然是凝固的
可蕴含着人文思想”
杨浦高校云集
漫步于那些大学校园
看看那些新老建筑
一砖一瓦承载了岁月的痕迹
寄托着学子们的情怀
更成为一所高校的独特符号
今天,一起来跟随镜头
来杨浦,漫步上海体育大学杨浦校区吧!
今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上海体育学院正式更名为上海体育大学。作为新中国成立最早的体育高等学府,上体在今年迎来71周年校庆。如今的上体,充满了朝气蓬勃的活力色彩。
01
绿瓦大楼
见证历史、青春与体育梦想
这座绿瓦大楼,前身为旧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楼,是“大上海计划”的核心组成部分,1931年破土动工,1933年正式竣工落成。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出自设计师董大酉之手,别致创新的设计在当时令人耳目一新。
1956年,原上海体育学院迁至江湾,饱经风霜的旧政府大楼被师生们亲切地唤作“绿瓦大楼”,大楼从此成为了上体的象征。
上海唯一的宫殿式建筑
典雅庄重的琉璃屋顶
华丽大气的飞檐斗拱
巧夺天工的雕梁彩绘
古色古香的轩栏隔扇
......
走进这栋
上海唯一的宫殿式建筑
那些建筑内部的
天花藻井彩绘
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绿瓦大楼经过2019年修缮后,现在已经焕新。虽是仿古建筑,但楼内近代化,水电设备一应俱全,既传承了民族风格的外貌,又具备了现代建筑的坚固性和实用性,古典的皮相下蕴含了与时俱进的实用主义。
学子们对
“绿瓦大楼”的深深喜爱
也在那些由他们亲自
拍摄、制作的文创之中
一点一滴
凝结了对母校的浓浓情谊
绿瓦光影,传递青春和理想
绿瓦四楼:体育教育博物馆
一部娓娓道来的体育史
全新建成的体育教育博物馆位于绿瓦大楼四楼,打破传统展陈模式,向“馆课融合”转变提升,开创了博物馆、校史馆、校友馆多主题式向“融合式教育博物馆”转变的崭新模式。
展馆包括“中国近代体育教育的滥觞”“中国近代体育教育的发展”“中国体育教育的繁荣”以及上海体育大学校史,这座博物馆连结着过去、现在与未来,蕴藏着一代代上体人永恒的精神凭依。
回望“绿瓦大楼”的日与夜
这里诉说着过去的历史变迁
也见证着
体育强国的梦想征程
02
一栋“老教”饱经沧桑
又蕴含无限新可能
在绿瓦大楼后,有一座被同学们亲切称呼的“老教”,这是上海体育大学最早建造的教学楼。经过修缮后,于2023学年正式开放,这回“老教”插上科技的翅膀,将智慧教学推向高潮。
进入教学楼,可以看见:显示着课程与教室使用情况的中央大屏、包含三面大屏与可移动拼接式课桌、座椅的“深体验”型智慧教室,还有“高清晰”型智慧教室,具有“秧苗式”固定座位,可以支持百人同时听课......
这座修缮完备的老教学楼
饱含着岁月的历练
又代表着新时代的
无限可能
03
那些运动场馆里
蓬勃朝气的身影常在
田径馆、风雨篮球场
足球场、高尔夫球场
游泳馆......
还有作为中国乒乓球学院
训练基地的中乒训练馆
上体众多优质的体育运动场馆
和教学资源
满足了师生日常的运动
锻炼、教学需求
在上体的一座座运动场馆里
都能看到学子们
刻苦训练
努力拼搏的身影
04
中国武术博物馆
看人文历史,扬民族精神
在上海体育大学中
还有一座宝藏博物馆
——中国武术博物馆
这是集聚人文历史和
民族精神的现代博物馆
作为迄今世界上第一家全方位展示武术历史与文化的博物馆,展示面积达2500平方米,精选藏品4000余件,其中不乏与武术相关的各类珍贵藏品,分布在拳械厅、历史厅、临展厅和“科学看武术”等展厅。
每一件展品都是一个时代的印迹。中国武术博物馆依托自身专业优势,每年开展数十场次不同主题、丰富多彩的科普教育活动,打造了诸多品牌科普活动。
你是否也想去看看
这所高校呢?
上海体育大学
地址
上海市杨浦区长海路399号
校外人员如何参观
刷身份证进入即可
文字/编辑:周梦真
图片:宇文昊
视频:王子亮
资料:上海体育大学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