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徐汇通 > 文章详情

挖鼻子一时爽,一直挖要遭殃

转自:徐汇通 2023-10-31 17:26:08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爱挖鼻孔的习惯。但不停地在鼻孔里挖,会导致细菌和病毒进入,可能引发疾病,如鼻窦炎。今天,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黄新生主任医师,和大家聊聊鼻窦炎的鉴别和预防

两种类型

一般来说,鼻窦炎可大致分为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

急性鼻窦炎发病较急,往往由于细菌入侵鼻子后产生,多数发生在感冒之后,主要症状有鼻塞、流黄脓鼻涕,甚至发热、头痛、涕中带血。 

慢性鼻窦炎

慢性鼻窦炎多数是由于急性鼻窦炎没有好好治疗,导致病情迁延不愈,表现为鼻塞、流脓涕、鼻部闷胀感,大多不伴有发热,头痛亦没有急性鼻窦炎明显。

常见诱因

1. 全身原因:如疲劳、受凉、营养不良、过敏体质、烟酒过度等,以致身体抵抗力减弱。

2. 感冒:感冒时,感染蔓延至鼻窦。

3. 鼻腔疾病: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鼻腔变态反应性病变、鼻腔肿瘤、异物等鼻腔自身的疾病,均可阻塞中鼻道或上鼻道,妨碍鼻窦通气与引流,易诱发鼻窦炎。

4. 相邻器官感染:临近器官的感染,如慢性扁桃体炎及儿童患腺样体肥大时,常致鼻腔阻塞,易诱发鼻窦炎。此外,牙齿发炎也可能会波及鼻窦,导致感染。

如何治疗

急性鼻窦炎,多数可通过药物治疗,部分患者还可进行物理治疗。

慢性鼻窦炎,首选药物治疗。规范药物治疗3个月无效的话,可手术治疗。

注意鉴别

发生在鼻窦鼻腔的病变类型十分丰富,当患者症状以鼻塞、流脓涕为主时,需要与其他疾病鉴别。

可通过血常规、鼻腔内窥镜检查以及鼻窦CT帮助鉴别,在怀疑肿瘤时,磁共振检查能够提供更多有用信息。

做好预防

1. 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来预防感冒,减少鼻窦炎的发病。

2.感冒后应积极治疗,及时、彻底治疗鼻腔的急性炎症。

3.对于有解剖异常者,如鼻中隔偏曲、鼻甲肥大等,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矫正解剖异常,让鼻窦引流通畅。

4. 积极治疗牙病,预防牙源性鼻窦炎。

5. 记得日常爱护鼻腔,不要一直随意乱挖鼻子哦!

编辑:陈思宜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