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今日闵行 > 文章详情

出现这些症状,警惕颈椎病丨健康总动员

转自:今日闵行 2023-07-30 17:41:21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
电子产品的普及
长期低头、伏案工作人群增多
近年来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
且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明显
那你知道
有哪些情况是得了颈椎病?
得了颈椎病应该找谁?
如何治疗颈椎病呢?

本期嘉宾

浦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 副主任医师
示范型康复中心负责人 王伟

(点击收听完整音频)

关于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以椎间盘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病。
颈椎五位主角:椎骨、椎间盘、椎管、椎间孔、横突孔。
由于颈椎退变、长期劳损,致使颈椎的椎间盘变形突出,椎骨骨刺、椎管变窄等,颈部脊髓、神经根、椎动脉受压,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就得了颈椎病。

这些人容易得颈椎病!
颈椎病的发生与患者职业紧密相关。

长期伏案、低头工作的工种,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还有头颈部过度运动的人群,如有些瑜伽动作,需要头部支撑倒立。喜欢睡高枕头,或不睡枕头的人群也可能得颈椎病。长时间用电脑、低头玩手机人群的发病率也高于其他人群。

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明显,已经不再是一种中老年性疾病。
临床权威研究结果发现,看手机时头低的越低,对于颈椎的负担越重,越易发生慢性劳损,就会出现颈肩、胸背痛,甚至出现头晕头痛、手麻、脚踩棉花感等症状。颈部挺直承重5公斤左右,一旦前屈,承重压力就会越来越大,前屈60°时颈椎负重能达到27公斤。

为何会得颈椎病?
颈椎间盘会随椎体运动、复原,但如果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椎骨总是同一个角度压迫椎间盘,椎间盘变形滑出原来位置,也就是椎间盘膨出、突出。

椎体异常受力的部位会导致骨质增生,也就是常说的骨刺,在扭头、低头时就会剐蹭到椎管内的脊髓、椎间孔内的神经根、横突孔内的椎动脉。
突出的椎间盘、骨刺反复刺激椎管内的韧带,导致韧带增生,继发椎管狭窄,脊髓受压、损失。

出现以下症状,警惕颈椎病

▲神经根颈椎病:颈背部疼痛、上肢放射样疼痛、麻木,患者会描述成从颈椎有一根筋一直疼痛到胳膊上,严重时会出现上肢抬举无力,持物坠落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头晕,恶心、呕吐,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有时会出现猛回头时,猝倒,但意识清楚。
▲脊髓型颈椎病:手脚麻木,走路不稳,脚踩棉花感,大小便障碍,甚至瘫痪,患者常感觉在胸部、腹部有如皮带样捆绑感。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交感神经管辖范围广泛,症状多变,诱发高血压、恶心呕吐、视力下降等。
▲混合型为前四种分型中的两种及以上者。

出现了上述的各种类型的颈椎病的症状均可以到医院的骨科、康复科就诊,90%以上的患者均可以通过保守的治疗方法获得痊愈或缓解。有少数患者,如果医生考虑是神经系统问题,就诊时会建议转至神经等专科就诊。

注意这些姿势 预防颈椎病

●坐姿、站姿:保持挺胸抬头,下巴回收,坐位时,电脑及手机的高度应该对应眼睛的高度,桌面的高度、以及座椅与桌子的距离使肘关节保持90°,座椅的高度使髋、膝关节保持90°,脚平放于地面。

●看手机的姿势:挺胸抬头,下巴回收,一侧手握拳、掌心向下、屈肘收于胸下,另一侧屈肘支撑于胸下方的手背之上,拿握手机的高度基本是眼睛的高度。

●夜间要注意枕头的高低:不可高枕或无枕,枕头的高度因人而异,一般是每个人肩膀的高度,枕头下压后有1拳头的高度。枕头的最高点在颈后,而非枕后,仰卧位睡姿,保持头适当后仰,侧卧位保持头部与身体纵轴在同一条线上。

同时,避免颈部着凉受寒,乘车时系好安全带,避免睡觉,防止急刹车时颈部肌肉松弛状态下发生颈椎损失,颈椎问题严重者,乘车时可以佩戴颈托,避免如上损失。

记者:汪婷婷 余若珩(实习)

编辑:赵若楠

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闵行官方微信

特别提醒:

如果您不想错过“今日闵行”,记得“星标”,并多点“赞”和“在看”,这样,每天新文章推送,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号列表里啦:)

(点击图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