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汽车报 > 文章详情

媒体聚焦 | 小鹏质疑理想销量周报,新势力之争开始卷向数据

转自:上海汽车报 2023-07-20 23:16:29

对于理想汽车每周公布的品牌销量榜单,小鹏汽车率先看不下去了。两家车企围绕数据真实性,隔空打起了“口水战”。

“请大家关注官方信息,路边社确实不太可靠。”“以上关于小鹏汽车的信息都是假的。”7月11日,小鹏汽车产品营销总经理黄泓霖在微信朋友圈转发并评论了理想汽车最新公布的销量周报。

被小鹏高管质疑的理想汽车销量周报显示,7月3日-9日,理想汽车的周销量达0.79万辆,位居中国市场新势力品牌销量第一。除了自家的数据之外,理想还公布了排名前十的其他品牌销量数据。其中,蔚来销量为0.31万辆,不足理想销量的一半;小鹏销量仅0.12万辆,位列榜单第八。

7月13日,针对小鹏高管的假数据指责,理想汽车相关人士表示,相关数据的获取合法合规,理想汽车向社会公众公布的数据来源于汽车行业通用的数据渠道。

媒体评说

真假难辨,车企销量数据“罗生门”

经济观察网:在国内,汽车销量数据的来源一直存在多个口径。公安部门的汽车上牌量是最权威的机构数据之一,保险监管机构的上险量也深受行业认可。除了机构数据之外,车企自身也会披露销量数据,而行业协会的数据一般来自车企自行上报。与传统车企不同,采用直销模式的新造车企业大多以交付量作为销量数据。但问题在于,部分传统车企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并不披露交付量数据。

新浪科技:关于造车新势力销量榜单的争议由来已久。一个关乎统计口径,是交付量数据,还是上险量数据?另一个则关乎对造车新势力的定义,比如广汽埃安究竟是否属于造车新势力?如果属于造车新势力,它将超越理想汽车,成为新势力品牌销量冠军。

汽车出行:要把乘联会、中汽协,以及交强险的终端销量数据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才能够客观、全面地看到汽车市场的真实面貌。
 
理想理亏?小鹏难自愈?

太平洋汽车:显然,理想公布周销量的行为,已经引起众怒。至于这次小鹏为何率先出头,原因很简单,那就是理想在周销量榜中拔高自己品牌形象时,顺便狠狠地踩了小鹏一脚。众所周知,目前小鹏的日子并不好过,小鹏将希望全都寄托在上市不久的小鹏G6身上。拉跨的市场成绩会让消费者产生小鹏卖不动、G6没人买的怀疑。

北京日报客户端:一份周榜单会触动小鹏脆弱的神经,因为当下该品牌正在推出新车型G6,进行“生死一搏”。

陆玖商业评论:一直相安无事的小鹏和理想,终于掐起来了。当下,小鹏急需解决的问题是销量和市场占有率,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会让消费者担心其到底能不能保证售后?目前来看,小鹏 G6 的销量表现良好,但市场占有率,以及一系列售后环节让人犹豫不决。

蓝鲸财经:上半年,“蔚小理”在交付量上出现分化,受到行业高度关注。小鹏汽车因交付量不及预期而频受市场质疑。
 
业内花式榜单已沦为营销工具

经济观察网:造车新势力改变了车企发布销量数据的节奏。近两年,比谁数据发得早,日益成为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大营销手段,多数车企将销量公布时间提前到次月第一天,甚至个别企业迫不及待地在月末最后一天深夜就公布销量。今年,理想汽车又将销量数据的发布节奏“卷”到了以周为单位。有专家表示,周度数据没有太大意义,属于企业抢流量,是一种变相营销行为。

太平洋汽车:正当这两家造车新势力互撕时,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社交平台发起了关于“每周公布销量数据有必要吗”的话题,并表示,“如果有必要,那么建议中汽协和乘联会每周公布数据不就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