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在公元前300年
《几何原本》闪烁着真理的璀璨光芒
从地中海奇迹之城走来......
最晚至公元1世纪……
《九章算术》
装载着令世人拍案惊奇的智慧之果
从华夏文明的思想之河淌过......
承先哲理性哲思
启后来者之创造
当《几何原本》与《九章算术》
跨越时间与空间
与你我相遇
中西方伟大深邃的数学著作
缓缓展开
近日,一部名为《当“几何原本”遇见“九章算术”》的话剧在闵行区教育学院附属友爱实验中学的友爱剧场上演。舞台上,两本巨著实现了跨越时间与空间的奇妙“相遇”,近400名师生跟随着话剧里的人物,一起钻进了奥秘的数学世界,领略了两部数学经典的奇妙碰撞。
中西方经典数学著作同台“飚戏”
上演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舞台上,《几何原本》身着淡雅的蓝色连衣裙,犹如雅典女神,《九章算术》一身汉服,好像一位儒雅的算学先生。他们一起做客由吴锦(化名)主持的《竹里馆》系列访谈节目。随着来自古希腊的欧几里得和来自中国魏晋时期的刘徽,这两位历史上颇具影响力的中外数学家相继登场,正负数定义、辗转相除法、均输、方程、勾股......一个个大家熟悉的数学概念也随之依次出现,讲述他们在数学发展和人类文明历史上印刻下的思想与著作,以及诞生背后的故事。
知古可鉴今,推陈出新知。“我们将数学元素融入话剧,是希望更好地普及数学知识和传播文化思想,同时也让我们的青少年们从数学家的思想中汲取智慧,感受数学之美,感悟理性精神,让数学与智慧的想象力在脑海中悄然生发……一颗数学的种子种下去,总有一天会绽放灿烂的花朵,这就是数学文化传播最大的价值。”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普剧团队负责人表示,这是他们10年来数学普及和文化传播的初衷。
数学和科学的种子
在起承转合间悄悄发芽
自2012年起,华东师大数学科学学院以数学话剧为创编载体,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枯燥的数学原理相结合,旨在普及和推广“数学+文化”的教育理念,10多年来已创编了像《物镜天哲》《几何人生——大师陈省身》等10余篇剧目,惠及面由华东师大教育集团延伸至整个吴泾学区,覆盖区域内小学、初中、高中和高校学生,并逐步从上海走向全国,不断传递着华东师大人文哲思与爱的教学内涵,演出所用场景、服装和道具,承袭古典文化气息又极富创意和想象力,受到广泛好评。
话剧《物镜天哲》
话剧《几何人生II》
数学是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科学则是研究自然界物质的现象和事物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具有很强的实证性。数学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工具,科学的好奇和探索则不断为数学提供新课题,二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来自教院友中的学生在互动时踊跃发言,现场讨论热烈。
观看完话剧后,一位同学兴奋地说:“我一下子就记住了两部著作和两位数学大师,原来我们平时学的数学知识是这样发现的呀,太有意思了!我还想看大哥哥大姐姐们更多的数学话剧!”
据悉,该部数学话剧由团区委、区科委、吴泾镇和华东师大数学科学学院在原版基础上,历经3个月的打磨,以更适配中小学生理解认知的方式,于6月全新推出,该部剧目同时也将纳入闵行区青少年创新实验室特色课程和吴泾镇学区化项目,走进区域内学生课堂。作为南部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吴泾镇积极发挥“三区联动”区位优势,不断凝聚育人合力,项目化推进系列科普课程以及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等,为助推青少年工作高质量发展搭建更加广阔的舞台。
编辑:崔松鸽
供稿:闵㻍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