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上海规划资源 > 文章详情

【研究】外环绿带30年,而立再出发:超大城市绿带建设的执着与坚守

转自:上海规划资源 2023-06-06 18:37:04

从高空俯瞰,外环绿带1 犹如绿色长藤将上海中心城拥入怀中,以柔性缓冲的姿态滋养着钢筋水泥城市。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不仅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高度的适应性,更证明了自身的战略性、前瞻性和稀缺性。栉风沐雨三十年之际,我们开启一次寻迹之旅,借此启新再出发。

01

致广大:历史的选择

作为最早接触西方文化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城市规划编制工作始终贯穿着现代主义的理性思想,也成为我国引入绿带隔离理念最早、贯彻实施时间最长的城市。从1946年的大上海都市计划提出中山环路绿带的思想萌芽开始,到1986版总规2 引入楔形绿地空间理念、2001版总规3 “环、楔、廊、园、林”市域绿化总体布局,再到2012年基本生态网络规划4 “多层次、成网络、功能复合”的生态网络格局、“上海2035”“双环、九廊、十区”生态空间体系。上海历版城市总体规划都坚持中心城“多心开敞、环楔结合”的空间格局,生态视角也从中心城拓展到市域、从绿地到复合生态要素的融合,展现了上海长久以来的国际对标抱负。上海外环绿带先后经历了五次规划和四项工程建设5,功能定位、设计手法和营建方式都在时代发展战略变化中不断描摹精致。

上海市中心城总体规划图(1986年)、上海市绿地系统规划图(2001年)、上海市域基本生态网络规划方案图(2012年)、上海市生态空间结构图(2021年)

来源:《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上海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年)》

外环绿带规划编制历程:从左至右《上海城市环城绿带规划》(1994年) 、《城市外环线绿带实施性规划》(1999年)、《生态专项建设工程规划》(2006年) 、《外环绿带及沿线地区慢行空间贯通专项规划》(2021年)

来源:上海历年相关规划

1.世纪之环,引藤成绿

外环绿带的建设离不开21世纪初对上海城市规模的展望。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建成区面积只有202平方公里,对标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化地区范围基本在500平方公里以上。面向新世纪,精明增长的思维奠定了中心城扩大的发展预期,并通过设置生态屏障来防止城市的无限蔓延。疏解浦西城市功能、浦东大开发、锁定中心城边界都为外环线建设奠定了重要的战略基础,外环绿带作为其配套工程,自1994年开始规划,1995年正式启动建设。规划全长98公里、总面积6208公顷,涉及浦东、闵行、 嘉定、宝山、徐汇、长宁和普陀7个行政区,宽度500米(由外环线外侧100米林带和100米林带以外的400米绿带共同构成)。100米林带工程由政府投资、统一征地建设而成,400米绿带采用“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全社会参与”的机制,通过企业“租地备苗”吸引社会各界参与建设,成功助力上海2004年国家园林城市创建。

2.长藤结瓜、瓜熟蒂落

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WTO,融入世界的上海对外开放进入快车道。伴随资本、产业、人口的快速集聚,城市发展与环境的矛盾逐渐凸显。1999年到2003年五年间,上海常住人口规模增加198.84万。这一阶段,上海绿化建设不仅仅是与时间赛跑,也是在与上海速度赛跑。在城市发展机遇与开发冲动的影响下,外环绿带经历了艰难的规划守望与梦想坚守,不得不面临不同程度的空间侵占和边界调整。外环绿带的规划建设主要受到三类项目的影响:首先是大都市功能发展所需的重大项目,如外高桥保税区及港区、虹桥国际航空港配套、轨道交通北翟路停车场、宝山大场水厂、交大七宝校区等;其次是郊区城镇发展所需的产业及配套建设,如唐镇工业园、张江高科配套协作区、江桥工业区等;最后则是建设成熟、难以动迁的城镇化地区,如桃浦工业区配套、吴淞地区等。外环绿带总量中仅有约四成规划蓝图用地坚持到了最后,浦西最窄处不足100米,这些迫使外环绿带调整的项目,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名正言顺”的,从侧面反映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在时代高速发展的车轮中不断博弈、不断磨合的过程。

为控制中心城人口的快速增长、提升城市环境品质,2003年上海市第五次规划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双增双减”(即增加公共绿地和公共空间,减少容积率和建筑总量)。围绕中心城公共绿地的增加,先后编制了《上海市中心城公共绿地规划(2002―2020)》(2002年)、《中心城楔形公共绿地控详规划》(2004年)、《上海市生态专项建设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年)等系列规划,并通过划定城市绿线、颁布《上海市环城绿带管理办法》等多种形式将外环绿带空间规模锁定,并以“置换用地”等弹性条款为对上海城市发展带来重大牵引影响的项目提供了战略储备空间,体现了规划的柔性与时代性。

伴随土地成本的增加,2006年启动的外环生态专项工程探索“捆绑用地”从市场获取融资、“征地不转性”、减免耕地开垦费、减免征地管理费等一系列政策破解实施难题,相继建成顾村公园、滨江森林公园等14座大型城市公园,为上海市民提供了日常运动休闲、文化娱乐、亲近自然的游憩场所。其中,顾村公园以赏樱主题、规模大、公共交通便利而成为网红打卡地,在2021年樱花节期间高峰客流接近13万人次/日,几乎达到同年上海迪士尼年均日入园数(6.7万人次/日)的2倍。

外环绿带长藤结瓜示意图

来源:网络

3.绵绵瓜瓞、共此青绿

绿色是人民城市最动人的底色。厚植绿色获得感、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成为时代之音。黄楼村的水乡湿地、滨江森林公园的江河入海、顾村公园的落英缤纷,生生绿色植入市民的生活之中,打开绿带、还绿于民是外环绿带发展的必然之势。2021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环城生态公园带规划建设的实施意见》,构建“一大环+五小环” 环城生态公园带体系,不仅将“环绕中心城的绿化带”升级为“环穿主城区的公园带”,更将外环经验拓展到新城生态建设,助力市域生态网络格局的锚固。“十四五”期间,全力推进外环绿带功能的提升,加快环上公园群的改造,实现全环49座城市公园,平均每2公里有1座公园,2022年首批开工建设的7座环城生态公园已陆续建成开放。人民的参与不仅是设计的宗旨和终点,也是设计的起点。市民提出的多功能活动空间错时复合化、适当留白、原生态林地空间保留,都充分展示了市民对于珍视自然、亲近自然的远见和殷切期望。常态化地问计于民,激发出更多接地气的灵感。

环城生态公园带市民需求调查问卷

来源:上海市公共绿地建设事务中心

申城热点

02

尽精微:时代的呼唤

1.用融合汇聚发展力

绿带深处有生计。纵观上海外环绿带发展历程,“环”和“城”的空间和内涵都在不断变迁。不仅“城”在扩张,“环”的限制功能也在逐步消减。2003年外环线全线建成通车,环外大规模开发建设拉开序幕。众多功能区、重大项目、轨道交通相继跨出外环进行布局。2004年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封关运行,2008年复旦大学(张江校区)启用,2009年虹桥商务区设立,2016年迪士尼乐园开园。伴随产业兴起,人口快速导入,住宅贴边开发,外环外逐步从阡陌乡野发展成为科学城、商业圈、度假区、居民楼,陆续出现众多建设发展热点,虹桥、川沙、顾村、吴淞、莘庄等地区城镇建设早已与中心城相融,形成内外日益融合的城市发展格局。

正如20世纪70年代伦敦内城经历旧有产业衰退之痛时背上“割裂”大锅的绿环,逐步借助绿链、绿斑、绿楔等生态资源整合模式的创新和融合,为伦敦内城的复兴提供了生态的保障和吸引。上海的外环绿带作为限制中心城无限扩张的一种规划手段,也在守城与融城的历史车轮中反复校验。在当前的绿色发展背景下,外环绿带既要给城市留有喘息的可能,也要遵循城市发展内生规律、平衡发展秩序,才能在保障自我生长的同时也发挥规划调控作用,焕发蓬勃的生命力。

外环线内外各5公里范围内的城市功能组团布局图

来源:《外环绿带专项规划实施评估及后续调整研究》,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用科学讲述生命力

绿带深处有生境。经过近30年的休养生息,这条森林茂密、郁郁葱葱的绿带犹如一根绿色长藤串起一个个城市“绿肺”,以上海陆域总面积的1%,为高密度的中心城构筑了一道天然屏障。这条生命走廊,将城市分散的生态岛屿串联起来,实现动物的短距离扩散。猛禽在上空翱翔、狩猎,獐、刺猬、华南兔已重新回归森林,家燕和戴胜巧妙地与人类同在一个屋檐下生存,林灌鸟、水鸟、草原平原鸟、滩涂鸟在第一时间从这里飞翔而去。根据观测数据,外环绿带记录有鸟类74种、哺乳动物6种、两栖动物6种、爬行动物2种,上海市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5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近危物种中游隼、凤头蜂鹰、丝光椋鸟、小太平鸟4种,鸟类数量更是占上海全市的15%。

然而,置身于这片都市密谷中,在感慨高密度城区有如此宝贵的绿色资产的同时,也不禁会发问:为何这些树木看起来是病怏怏的?在外环绿带建设初期,什么树长得快、抵抗力好,就种什么,这一做法造成林项结构集聚性特征显著,少数树种主导了整个林带。香樟、女贞的应用频率超过了10%,外来树种数量远高于乡土树种(比例超过3:1),乡土树种类型只占上海总量的16.7%,群落地带性极不明显。同时,种植密度过高也是外环绿带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密度高达2000株/公顷,超过健康密度平均水平的1倍。随着树木生长,对光照的竞争加剧,生态位严重重叠,形成了大量树冠畸形的植株和“鸡毛掸”植株。

种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种什么品种、群落如何组合、间距如何控制都影响着水土条件、光照作用、土壤微生物环境,进而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性和稳定性。

3.用人气鲜活场景力

绿带深处有生机。外环绿带以环形形态优势成为距离上海市中心最为均衡的大型带状生态空间,一处处缤纷动人的环上公园构筑了主城区半小时自然游憩圈,生活场景丝丝入扣。2020年上海唯一一家坐落于公园的婚姻登记中心在闵行文化公园启用,良缘为美景增色添彩,美景为良缘制造浪漫,海派婚姻文化与大自然亲切的融合,使这里成为当之无愧的“浪漫地标”。2023年坐落于金海湿地公园内的上海首座城市湿地科普馆开馆,在保护环上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资源的同时,为市民提供了一处近距离感受湿地之美的场所,也以小见大地呈现出国际化大都市人与自然共生的探索历程。

一处处环上公园浓缩为一个个美好片段,让人远看是风景、近看是生活,持续加码的藤上绿色场景书写着独特的生活美学,演绎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谛。

相较于颗颗瓜的真香,长藤林带却还是让人望而却步。长期以来位于外环高速下方,一直让市民“看得见却走不进”,观感乱、声感吵、触感脏、方向感迷都着实影响了它的可亲可敬。作为市域重要的客货运通道,外环线日均10万辆以上的交通量、50%以上的货车比重、部分路段无隔音板,使得川流不息和振聋发聩成为很多区段的第一感受。规划全长125公里的外环绿道,目前已建65公里,主要集中在浦西地区(浦西50公里,浦东15公里),区区交接处被迫绕行、兜转寻觅找不到入口、全环只有2处驿站,都成为制约其出圈的主要原因。目前外环绿道贯通断点共计131处(交通断点60处、河道断点50处、公园绿地断点21处),其中,有一定实施难度、需要相应工程性措施才能打通的断点有24处,工程量不大的一般断点有70处,通过协调实现贯通的断点有37处,分类、分期的有序贯通是外环绿道的当务之急。期待那一天,人们可以步移景异、畅游其中,让这条绿色动脉将美好的生活场景颗颗串联。

申城热点

03

展未来:人民的向往

1.风送飞花入四邻

回望1993年“迈向21世纪的上海”的战略研究,作为重要专题报告之一的《21世纪上海环城绿带建设研究》这样描述:“坚持大思路、大举措、大效益的发展思路,环城绿带要在更大的空间范围中、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在更高的起点上规划上海生态环境,成为造福于世世代代上海人民的生态工程。”在今天看来,放眼国际、把握在规律中收获的真知灼见仍不过时。纵观国内外绿带,包括环状圈层式、楔形放射式、环网放射式、廊道网络、绿心模式等多种形态模式,而上海的生态网络格局也为外环绿带连起来、长出去提供了充沛的沃土。由环内楔形绿地、环外生态间隔带一同打造构成的,面积约为外环绿带3倍的主城区环城生态公园带,耦合张江科学城、迪士尼旅游度假区、西岸文化艺术示范区、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南大智慧城、桃浦智创城、吴淞创新城、外高桥保税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城市核心资源,将织补渗透式地带动主城区城乡同频更新升级。一个会呼吸、有生命、见山水、拾野趣的环城生态公园带正缓缓走来,让申城何处不飞花。

结合外环周边部分区段功能定位与交通联系需求,外环高速的北段、西段、东南段将逐步抬升 “站起来”,届时虹桥与中心城、张江与唐镇等环内环外地区将实现空间与功能的深度融合,将外环周边的河道、林荫道、绿道串联成网,在城市的美化风光中畅快地游览漫步。越来越多的市民将惊喜地发现,林荫绿廊串联起家门口、通勤路、跑步道,一路慢生活、一路好风光。

主城区环城生态公园带结构示意图

来源:《上海市生态空间专项规划(2021—2035)》

2.螺蛳壳里做道场

不是天生丽质,后天如何补拙。与伦敦绿带、成都环城生态区、北京首都绿隔相比,上海外环绿带既无壮丽高山也无万顷碧波,宽度窄、噪声大,先天的窘迫更需要巧思的雕琢。石库门里容得下七十二家房客才是上海调性。何谓上海调性,是喧闹的价值主张、丰富的人文表达、精致的融合创新,是对科学的尊重、对生活的热爱、对卓越的追求。上海的外环绿带也理应是包裹良辰、美景、佳音、百味、千香的全方位感官体验,需要运用更加精细与科学的规划设计手段去实践探索。例如开展专业声景规划,通过模型绘制声景地图,通过精心的建筑设计、景观设计以及将声景原理应用于绿色空间中,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创造相匹配的声环境,促进听觉与视觉的交互影响,在城市之绿中感受春雨酥、夏虫鸣、秋风起、冬日斜。

何妨再鉴山水画意。画面空灵要留白,都市生态需留野。通过物种调查、生态敏感性评价,规划合理的生态留野区,有意保留野花野草的自由生长、花草共存。将林和水、物种和群落、岸上和岸下进行统筹保护与修复,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塑造林水相依、绿意盎然、鸟语花香的荒野式自然景观。用生命咏唱生态,才最为生动。探索林地植物群落配置,力求把外环绿带建成接近自然森林的“次生林”,预留生物迁徙廊道,设置鸟岛、昆虫旅馆等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装置,打造完整生物链。入画有妙境。以密林、农田、湿地、花园生境为晕染,以精致游园景观为墨章,层层迭迭,形成韵致无穷的倒影、叠影景观。

3.雕梁结庐在人境

笔落画成,犹需游园人题跋。无论是一江一河滨水空间还是环上公园,都要“引以为曲水流觞”,从功能组团中谋求流量到留量的转化。通过连接商圈设施、文体中心、交通站点、环上公园等兴趣点的慢行步道网络塑造,合理布局外环绿道出入口,建立统一清晰的标识系统,以适宜的设计感开展自然郊野式驿站设计,让市民能够从容进出、畅行无碍。

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

有一种滋养叫庇护。5万亩森林、100万棵树木碳汇环有如环线护盾,给高密度城区带来一缕清凉、一份安心。结合风环境模拟与建筑耦合,塑造通风廊道,疏通弱风地区,调节局部小气候,有效促进热岛效应的减缓。通过人口热力、灾害评估、地形设计与路径模拟,将外环绿带和周边地区组建成为若干韧性组团,通过缓冲空间与备用空间的合理分区,提供避难、隔离、保供等防灾功能,用山林秘境滋养一方水土。

有一种归属叫乐享。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绿色空间是一个奇妙的行为集市。结合不同区段的人群画像与行为特征,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幅闲适自得的生活场景。运动场、发呆亭、观鸟驿、美食站等多种功能点缀期间,在周围高楼大厦的映衬下更显得宁静美好,成为市民生活里的小确幸。

有一种美育叫无形。如果说一江一河滨水空间感受的是江岸之宽阔,那么环城森林便应该是谧谷之幽深。漫步其中,或凌空跨越,或曲折穿行,多样的感受,将审美启智与生态教育贯行于潜移默化之中,体味一座城市的活力气息与生命之美。

申城热点

结语

上海外环绿带的规划建设历程是我国生态文明道路演进的窗口与缩影,是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平衡协调的探索之路,是规划编制技术与实施建设经验磨合升级的实践典范。正如坚持 “一张蓝图干到底”,干到底的是理念与价值的秉承,而一张图便是不断深化与时代发展相契合的方案与行动。面向发展新格局、产业新结构、空间新层次、职住新趋势,从中心城到主城区,从绿色城墙到城中花园,从隔离防护到融合链接,外环绿带需要紧密地联动产业、交通、公共服务等领域,遵循新地理时代“创造宜居、吸引人才、汇聚资源”的生态价值逻辑,更周密地贴合城市发展动能规律与人民福祉需要,把握超大城市发展转型的契机,在一代代规划和建设者的创新开拓与接力耕耘中,谱写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的上海新篇章。

注:

1 外环线环城绿带,在市政府颁布的专项法规中简称“环城绿带”,强调围绕中心城而建设。在“2001版总规”“上海2035”及相关文献中简称“外环绿带”,强调绿带的位置是在外环线周边。本文论述以“外环绿带”为主,涉及相关法规政策命名,也会用到“环城绿带”。

2 1986年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是上海第一个经国家批准、具有法律效力的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上海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3 2001年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1999—2020)》,提出上海的发展目标是建设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并将逐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和国际航运中心之一。

4 2012年市政府批复的《上海市基本生态网络规划》,在上海“两规合一”工作的基础上,聚焦市域生态网络,明确中心城形成以“环、楔、廊、园”为主体,中心城周边地区以市域绿环、生态间隔带为锚固,市域范围以生态廊道、生态保育区为基底的“环形放射状”的生态网络空间体系。

5 五次规划包括《上海市环城绿化系统规划》(1994年)、《上海城市环城绿带规划》(1994年)、《城市外环线绿带实施性规划》(1999年)、《生态专项建设工程规划》(2006年)、《外环绿带及沿线地区慢行空间贯通专项规划》(2021年),四项工程包括100米林带工程(1995—2002年)、400米绿带工程(2002—2003年)、生态专项建设工程(2006—2017年)、环城生态公园带(2021年至今)。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来源:市规划院、供稿人:总体规划分院  王彬  杨伊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