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履行新《消保条例》赋予消保委的公益性职责,发挥消保委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的平台和桥梁纽带作用,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潜能,市消保委联合市外商投资协会于5月25日组织召开第七场外企消保圆桌会。市消保委秘书长、市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陶爱莲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市场监管局主题教育督导组、特食处、消保处、网监处、反垄断办,市药监局药品监管处,市知识产权局保护处,市消保委秘书处,市外商投资协会相关负责人及9家外资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陶爱莲在会上指出,外企消保圆桌会是履行新《消保条例》赋予消保委职责的具体实践。此次会议结合当前消费市场、营商环境,聚焦职业打假人、无理由退换货、惩罚性赔偿界定,以及明码标价、知识产权法律法规解读等重点内容,有效探讨了消费领域的权益保护问题。“6.18”临近,她呼吁各企业做好舆情防范工作、合理制定促销规则,少一些套路,多一些实惠,明明白白优惠,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她强调,新《消保条例》的修订强化了市消保委的法定地位,市消保委将加强社会监督职能,全力维护消费公平正义。一是构建更良好的消费关系,要积极发挥在消费维权社会共治中的平台作用,搭建服务消费者、经营者的共话维权平台;要推进先行和解和先行赔付机制,缩短投诉处置周期,减少投诉化解成本。二是营造更公平的消费环境,要通过体察评测、消费调查、提醒劝谕、公益诉讼等方式,助力构建公平竞争、健康发展、崇尚诚信的市场。市消保委将持续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强化与外资企业联系的制度性安排,打造长效常态化机制,帮助跨国企业提升消费舆情应对水平,提高消保问题化解能力,助推消费提质升级。
乐高、安可咨询、欧莱雅、万豪国际、飞利浦、爱茉莉、杰露泰理、葛兰素史克、3M中国等9家消费类外资企业,结合当前消费的新模式、维权的新挑战,围绕惩罚性赔偿的执行标准、恶意投诉举报的应对、不合理诉求的处理、无理由退换货范围的界定、“羊毛党”和职业打假人、社交平台曝光投诉、明码标价的法规解读、进口商品商标的注册、药厂飞检的触发条件、公益诉讼的启动流程等方面提出了问题和建议,市消保委、市市场监管局、市药监局、市知识产权局逐一予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