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上观号 > 书香上海 > 文章详情

读在·浦东|郑小悠×茆巍×郑诗亮:清代官员办案指南

转自:书香上海 2023-05-19 23:14:22

清代一般的办案流程有哪些?命案检验通常如何进行?在刑侦技术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于案件的疑点,办案人员究竟如何推敲案情,追索真相?

让我们暂且从乾隆年间的一桩案件入手,一窥清代的案件推理过程:

乾隆三十六年(1771),湖南永顺县有因奸杀死亲夫一案。湖南巡抚首次具题时,将案情叙述为:潘文科与彭金贵之妻彭氏母家相邻,乾隆三十五年(1770)六月潘文科趁彭氏归宁与其通奸,随被彭氏之母撞见,禁绝来往。次年三月,彭金贵带着锄头,同妻子一起到岳父家帮工,行至牛角山,见潘文科与其侄潘开崽在路上割草,于是招呼潘文科过来吃烟。彭金贵因为彭氏敲断了烟袋将其斥责,彭氏顶撞,彭金贵用锄柄殴打妻子。彭氏躲避一边,潘文科向前劝解,彭金贵遂迁怒于潘文科,转而用锄头向他打去。潘文科用割草的镰刀抵挡,不小心伤及彭金贵额颅,彭金贵跌下山墈,磕伤后脑殒命。彭氏欲报官,潘文科用言禁吓,将彭金贵尸体埋葬,带彭氏回原籍芷江县躲避。彭金贵之弟彭金武报案后,潘文科被捉拿归案,湖南巡抚将潘文科以斗杀律拟绞监候,彭氏拟杖。

刑部湖广司官员看后,认为此案情节存有疑窦,予以驳回。其中提到的最重要疑点是:“其原验额颅一伤重至损骨,死在登时,绝非抵格致伤可比。”意思是说,在知县验伤所填的尸格单内,彭金贵额颅之伤极重,已经见骨。以前额颅骨的坚硬程度,只有被重物正面主动撞击,才会出现“损骨”的重伤,绝非题本内所描述的以刀背“抵格”锄背的动作所能形成。除此之外,刑部官员还提出,彭氏何以因为点烟小事即行远避?潘文科不过是上前劝解夫妻吵架,何至于被彭金贵用锄头狠殴?彭氏在丈夫被杀事后的十余日内又为什么不找机会报官?

经地方官覆审,案情变得完全不同。覆审报告称:乾隆三十五年(1770)潘文科与彭氏通奸被彭氏之母制止,潘文科时常眷恋。乾隆三十六年(1771)三月,潘文科两次潜至彭金贵家附近探望,诱使彭氏与其同逃,并起意致死彭金贵。潘文科向彭氏询知本月十四日系其母生日,彭金贵同往庆祝,遂与彭氏相约十五日在牛角山等候。当天,潘文科带刀在牛角山望见彭金贵与彭氏先后行走,即潜伏草丛中,伺彭金贵走近,突然用刀背击伤彭金贵额颅,使其滚跌墈下,当即身亡。潘文科之侄潘开崽锄地路过,瞥见惊问,被恐吓后弃锄跑回。潘文科将彭金贵尸体掩埋,先与彭氏同住岩洞,后将彭氏送往老家芷江。潘文科害怕事发到官被判重罪,于是捏造出劝架互殴的情节,教令彭氏等人到官供述。

湖南巡抚二次具题时,将彭氏依照“妻妾因奸同谋杀死亲夫”律凌迟处死,潘文科依“奸夫同谋杀死亲夫,系奸夫起意者斩”例斩立决,刑部拟以照覆。

此案两次具题,由一件近似于过失的斗杀案,变成了奸夫奸妇同谋杀害亲夫案。二犯由一绞候一杖罪,改为一凌迟一斩决。破案的关键是刑部官员在地方官填写的尸格中寻找漏洞,如确认尸伤的位置、深浅与案情叙述有无不符之处,通过现代法医学常用的场景复原方式推敲案情的真实性,再与一般的生活经验与办案经验相结合,对看语和供词进行逻辑推理。

5月19日(本周五)19:00—21:00,青年学者、《人命关天》作者郑小悠和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茆巍将做客陆家嘴读书会,与读者聊聊清代官员办案指南。《澎湃新闻·上海书评》执行主编郑诗亮担任本场活动特约主持人。

活动介绍

活动主题:

清代官员办案指南

活动地点:

融书房(浦东新区浦城路150号 3楼)

活动时间:

5.19(本周五)19:00—21:00

扫描二维码即可报名:

直播地址:

嘉宾简介

郑小悠,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北京市第十二届青联委员。研究方向为清代制度史、政治史,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擅长历史文学、历史普及类作品的写作,已出版《年羹尧之死》、《清代的案与刑》、《九王夺嫡》(合著)、《英和日记》(整理)、《人命关天:清代刑部的政务与官员(1644—1906)》。

茆巍,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博士,曾于广州市荔湾区检察院任职多年,现为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史、法律与医疗、法律与科技,著有《洗冤:清代命案检验取证研究》。

特约主持简介

郑诗亮,《澎湃新闻·上海书评》执行主编,读书播客“午后偏见”“边角聊”主播。著有《百年斯文:文化世家访谈录》,编有《殊方未远:古代中国的疆域与民族》,译有《书海历险记》《红色童话》《绿色童话》《悬疑小说的构思与写作》。

相关推荐

《人命关天:清代刑部的政务与官员

(1644—1906)》

郑小悠 著

本书综合编年体官修史书、各类典章、档案、文集、年谱、笔记等史料,对清代刑名制度的发展做出了详细梳理。同时,在制度史研究中引入对人、事的考察,刻画了具有相当专业素养的刑部技术型官僚形象,由案件的驳议往来,再现刑部与其他中央机构及地方官员在法理、人情、利益交织情况下的多重博弈。

全书通过分析清代皇权在刑名体系中的环节性作用,揭开了有清一代如何提升刑名体系的运作效率,以维持全面制度化治下的政治与社会稳定,由此缓解统治合法性的危机。

《洗冤:清代命案检验取证研究》

茆巍 著

该书结合多种史料,具体对清代法医检验技术与制度进行了研究,作者分别从清代法医理论、命案检验人员构成、命案取证程序、相关制度安排等几个方面展开,分三篇展开论述:上篇“洗冤之术”,探讨自宋至清洗冤技术与相关用书的发展,结合现代法医学、中医学、医疗史知识,探讨其进步的根源与动力,并由此结合《洗冤集录》的产生探寻传统检验知识的本质。中篇“官仵与文书”,聚焦于清代检验活动的具体负责者——地方官员及仵作,并对检验中重要的代验现象及其沿革作出解读。下篇“检验与处分”,探讨的是检验的具体运作,依初验、复检、终结、处分的脉络作了展开。

资料:文景

编辑:马泽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