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凭什么让世界瞩目?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段雨泓 付丽萍 2018-07-13 06:40
摘要:7月10日,第二届“沪滇论坛”暨“龙门论坛”(第九期)在云南省委党校举办,论坛的主题是“改革开放的理论意蕴与实践品格”。

改革开放40年,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让世界为之瞩目。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全面回顾和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创新成果,进一步提高党校行政学院的科研资政水平,7月10日,第二届“沪滇论坛”暨“龙门论坛”(第九期)在云南省委党校举办,论坛的主题是“改革开放的理论意蕴与实践品格”。

 

论坛分为专家交流发言和现场互动交流两个环节,由云南省委党校副校长欧黎明教授和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郭庆松教授共同主持。来自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云南省委党校的14位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改革开放的重大理论意蕴与现实经验总结,结合各自学科背景畅谈自己的学习研究心得。

 

改革开放的理论意蕴

 

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理念与发展方式经历了速度理念与粗放型增长、效益理念与集约型增长、人本理念与发展方式转变,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不断认识,反映了党和国家发展理念的不断升华。欧黎明教授以思辨精神阐释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提出人们之所以要解放思想,根本原因就在于人的需要、人的实践和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他认为,新时代要在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辩证统一中来解放思想,努力推进解放思想与新时代的深度融合,实现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云南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杨铭书在论坛互动交流中谈到,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的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而云南以前强调自身优势在于自然资源丰富。转换思维方式有利于全面、多元地了解问题。从整个中国的区位角度看,云南地处边疆,但放眼于世界版图,云南则是亚洲的中心。

 

改革开放40年来,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的体制机制改革,使各方面制度改革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上海市委党校研究生部主任罗峰教授认为,“实事求是”意味着改革告别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治浪漫主义,改而定位聚焦“实际”、“实惠”,遵循市场逻辑。而随着人的主体性地位的确立以及制度变迁,生产力和创造力被大大激发,实现了改革的速度、力度和承受度的有机统一。上海市委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程竹汝教授从发展战略、制度健全、制度能力三个方面概括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成就,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最集中的体现是形成了适合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治理的政治发展战略,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为基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为途径。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云南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张光雄副教授以改革开放以来云南党的建设为线索,提出云南边疆党建四十年来的成就与经验为构建和谐边疆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上海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陈方刘教授从历史维度论述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谈到传统文化是“基因”、“血脉”,要把其中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上海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副主任赵刚印教授认为,改革开放精神是红色文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体现,有助于丰富完善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改革开放的实践品格

 

改革的人民性。人民性是改革开放的核心价值,改革开放始终坚持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人民首创精神、改革过程人民广泛参与、改革成果人民共享。上海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周敬青教授认为,新时代条件下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坚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把“蛋糕”做大,并把做大的“蛋糕”分好,妥善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改革的实效性。实效性是改革开放显著特征,40年来“一切从实际出发”贯穿始终,全党全国不断探索改革方向,坚持问题导向以求改革实效。云南省委党校省情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陈辞教授从云南40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成果谈起,分析云南改革“深水区”里如何“逆水行舟”,探索构建包容性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突破口。云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朱秦教授立足云南实际,循着发展中问题的“声音”,阐述了新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着新变化、新问题、新挑战,论证新时代如何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以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改革的系统性。系统性是改革开放的总目标和总要求,随着改革向纵深不断推进,客观要求我们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紧紧围绕“着力补齐重大制度短板,着力抓好改革任务落实,着力巩固拓展改革成果,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进行改革。云南省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王云强副教授提出云南要变“边缘”地带为区域“中心”,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和氛围,从而为云南边疆治理塑造良好的社会基础和社会支撑机制。上海市委党校上海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潘文轩副教授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的演变特点谈起,认为加快城市化与工业化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提出了要重视农村非农产业发展对农民增收的作用,充分发挥转移性收入调节农民收入的功能,建立健全有利于农民增收的制度与政策环境等政策措施建议。云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谭鑫教授从“生”、“态”的辩证关系解读新发展理念,认为生态和发展的内在逻辑在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提出云南要当“竞争衍生、适应自生、协同共生、循环再生”的排头兵,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生态带动发展,以发展保护生态。

 

改革的创造性。创新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而以改革创新的思想推进发展、深化发展,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应对各种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不断开创良好新局面的一大利器。上海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唐珏岚教授认为,进入新时代,上海必须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代表国家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云南省委党校文化与科技教研部主任樊泳湄教授论述了云南民族文化建设的历史背景、经验和不足,提出基于“四底”——底色、底蕴、底子、底气来选择发展路径,实现由文化自觉至文化自信,最终实现文化自强,实现云南由民族文化大省到民族文化强省的发展路径。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