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学思践悟十九大】思想者|石建勋:十九大报告为何要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石建勋 2018-01-28 06:39
摘要:此前,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已分别提出“开放型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那么十九大报告为什么还要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

【编者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深刻理解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科学内涵?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近日,同济大学石建勋教授在海南国际旅游岛讲坛上就此问题进行了演讲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创新性地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是我们党根据新时代的历史新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以及新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提出的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部署和制度性安排。

 

此前,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已分别提出“开放型经济体系”和“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那么十九大报告为什么还要提出“现代化经济体系”?今天,我主要围绕这个问题和大家作一些分享和交流。

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

 

在我看来,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来加以理解。

 

(一)微观层面:要素现代化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微观层面的建设目标,也是要素现代化丰富内涵的科学概括。

 

质量变革,强调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高质量发展是强国之基、立业之本和转型之要,提高效率效益是发展的永恒主题。2017年12月的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发展质量是以质量变革为主要目标和方向的重大战略部署,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也涉及老百姓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质量变革意味着提供更多高端产品和优质服务,不断提高的质量标准也能让消费安全更有保障,衣食住行用都更放心;质量变革意味着单位GDP的能耗降低,污染减少,天更蓝、水更清、大气质量不断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提高;质量变革意味着更加均衡更加协调的发展,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和城乡的发展差距不断减少或消除,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社会公平。

 

效率变革,强调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导向,以往的高速增长往往容易掩盖经济发展中的低效率。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的情况下,必须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增加投入产出比,使经济增长往潜在产出水平靠近;必须打破能源、交通和金融等重点领域的行政性垄断,引入市场竞争,扭转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减少社会福利损失;必须优化生产要素的配置结构,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激发要素资源的生产潜力,带动产出效率的提高。

 

动力变革,强调创新驱动和发挥人力资本质量优势。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投资和外贸对于经济的拉动相对乏力,过去依靠成本优势和政策刺激的粗放式发展已不合时宜,必须加快推进经济增长的动力变革,实现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到技术、管理创新驱动的过渡。动力变革要求以质量效益作为目标导向,以创新性主体作为支撑;动力变革要求打造人力资本的质量优势,全面提高各领域各层面的教育质量,切实增强劳动者综合素质;动力变革要求通过深化改革充分释放红利,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动力变革要求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升科技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依托创新驱动培育壮大新动能。

 

要素现代化的落脚点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微观层面的基本任务和主要目标。全要素生产率是指在要素投入既定的条件下所达到的额外生产效率,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生产要素有效配置等方式提高。这是因为,以往支撑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因素和条件正经历重要变化,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要素投入所塑造的比较优势将不复存在;基于投资和外贸需求的拉动效果也难以为继,全面刺激政策边际效应明显递减;经济发展新旧动能的体量差距依旧悬殊,旧增长点的退出是波动性的,新增长点的发力也不平稳。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三大变革”导向的自然结果,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也要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不断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二)中观层面:产业体系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目标。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这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观层面的建设目标,也是产业体系现代化丰富内涵的科学概括。

 

产业体系是经济体系生产环节中的重要内容,是经济体系的物质基础和内核。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由处于全球价值链中高端、高附加值、技术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组成,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代表着未来产业升级和消费结构转变的方向。这就需要将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建设和产业协同发展的主体,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升级,通过金融体系源源不断地为现代化经济体系供血,不断提升人力资源的素质,充分提高劳动、资本、技术三要素协同投入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和人力资源的协同发展。

 

实体经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主体。当前,我国实体经济正面临着中高端产业向发达国家回流、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向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分流、产业资本和社会资本向虚拟经济倒流的“三重挤压”,实体经济中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要素配置失衡,遭遇债务风险累加、转型困难的经营困境。这就需要把实体经济作为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把握好全球制造业处于调整失衡结构、重塑竞争优势这一关键时点,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动力。我国的科技发展成效卓著,但科技创新能力仍与我国的经济实力不相匹配,自主创新能力依然不强,科技资源分配不合理,科技创新激励不足,科技成果转化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仍不明显。这就需要依靠创新发展,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

 

现代金融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血脉。仅就金融资产规模来讲,在某些指标上,我国甚至超过了美国,但金融竞争力却和美国相去甚远。我国金融现状是大而不强,看似庞大的金融体系存在着资金供给受限和配置扭曲问题。巨额资金长期在金融体系内自我循环,而实体经济投资严重不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长期得不到缓解。因此,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必须将现代金融从服务业中凸显出来,上升至产业体系中重要的协同部门。这就要求金融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加快金融领域的各项改革,支持、鼓励和引导金融资本脱“虚”向“实”,切实降低企业杠杆,化解金融风险,让金融体系提供合理高效的融资服务,为实体经济持续输血。

 

人力资源是现代化产业体系最宝贵的资源。我国劳动者群体规模庞大,但人力资源的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转型的生产创新要求脱节,形成“高精尖”的科技人员和技能人才的供给缺口。经济与社会待遇差别的客观存在,也造成人力资源领域的“脱实向虚”。这就需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推进人才发展的体制和政策创新,以产业转型的趋势为导向,培育专业性和实用型人才,弘扬工匠精神,壮大高素质劳动者的队伍,以满足实体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多层次要求。

 

(三)宏观层面:经济体制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保障。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这既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宏观层面的建设目标,也是经济体制现代化丰富内涵的科学概括。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近年来,随着政府“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推进,有力地激发和释放了市场活力。同时,宏观调控方式不断创新,实施正确的宏观经济政策,采取区间调控、定向调控、精准调控等措施,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微观宏观经济体制还有许多亟待完善和解决的问题,与建设现代化强国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因此,必须加快建立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匹配的经济体制,必须摆脱对过去赶超型旧体制的路径依赖,对于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和机制大胆革新。

为什么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了解了什么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很多人可能马上会有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要选在当下这个时候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理解其迫切性与必要性。

 

(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基本途径。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是建立在高质量发展基础之上。高质量发展是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新时代。只有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才能形成经济富裕、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公平、生态良好的发展格局,才能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不断化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表现是供给相对不足和供给结构性失衡,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在于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供给。而要实现这一点,只能通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经济体系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将从根本上扭转供需错配现象,使供给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从而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适应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跨越发展关口的迫切需要。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跨越关口,实现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依靠创新发展,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强产业链与创新链有机融合,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竞争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必由之路,唯有如此,才能改变长期以来在赶超型旧体制下形成的速度、数量偏好的粗放型发展特征,才能使供给结构较好地适应需求结构的快速变化和不断升级的趋势,才能真正地化解过剩产能、降低经济杠杆、加快振兴实体经济,才能提供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供给。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着力点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举措和战略安排,我重点讲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牢牢抓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线和战略措施。党的十九大报告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摆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重要部分的首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

 

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撑,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和主要任务。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大而不强”的特征仍然十分明显,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生产资本等要素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牢牢把握住做大做强实体经济这个着力点,将科技、人才、资本等生产要素组合起来,协同投入实体经济,进一步优化存量资源配置,着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实体经济的重点难点都在于制造业,要实现中国制造的历史跨越,必须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型升级,其中包含了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和品牌建设的战略层次推进。

 

要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重点在“破”“立”“降”上下功夫,取得新成效,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需求新变化,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的动态平衡。

 

此外,还要注重发挥人力资本的作用,加强产业发展的软实力建设。要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充分调动企业家和劳动骨干这两个经济活动中关键群体的生产积极性。倡导合作精神和健康的竞争文化,鼓励企业组建创新联盟,聚焦行业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研发。通过调动人力资本和社会协作的积极性,提高供给体系质量。

 

(二)贯彻落实创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格局重塑中,创新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性发展,依靠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挖掘发展内生动力。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做好国家战略科技和创新链的整体布局优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鼓励国际一流科学人才和研究团队积极参与或牵头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为世界的科学发展贡献出“中国智慧”,增强国家创新体系的开放程度。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能力、善于集成创新资源的创新性领军企业,以最佳的比率和最快的速度实现技术创新的转化应用。

 

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紧紧围绕“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三个主攻方向进行前瞻布局和协同推进科技创新,打通从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链条上的每个关键节点。把人才作为支撑科技发展的第一资源,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环境,加快推进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队伍建设,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加快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三)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建设完善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保障条件,这其中的关键靠改革。

 

首先,要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制约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要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着力清除市场壁垒,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

 

其次,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进一步完善保护产权制度,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依法甄别纠正社会反映强烈的产权纠纷案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发挥民营经济在满足多样化市场需求的优势。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产权多元化,以多途径多方式实现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交叉持股、双向进入,重构和再造企业微观主体。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协调,保障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拓宽民众参与分享发展红利的投资渠道。

 

第三,深化政府“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厘清政府权力边界,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部门“瘦身”,政府要注重从宏观角度为企业创造健康运行的良性环境和合理机制,通过制度来引导企业的行为,发挥好政府的市场维护、市场引导、市场培育等方面的作用,真正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破除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的障碍,向市场和社会放权,激发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发展与创新活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增强市场主体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稳定市场主体投资和创新的预期。

 

此外,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性导向作用,健全财政、货币、产业、区域、消费、投资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财税制度,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效防控金融风险。


【思想者小传】

石建勋 同济大学国家创新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首席专家,同济大学财经研究所所长,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金融系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决策咨询点首席专家。中共上海市委十九大精神宣讲团成员、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项目首席专家。发表经济与管理论文两百余篇,出版《新常态新金融新未来》《读懂后危机时代的中国和世界》《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作用》《国际经济关系与经济组织》《企业并购与资产重组》等专著和教材18部,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