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①|打造“国际时尚之都”的三个发力点
 (14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凌燕 王嘉敏 2024-06-17 06:39
摘要:培育海派时尚集体记忆;推动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时尚创意人才培养。

5月17日全国旅游发展大会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6月1日《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指出“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2023年上海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陈吉宁强调,要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开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时尚产业是上海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城市消费升级和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催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建设引领时尚、定义潮流的国际“时尚之都”,使上海成为时尚出品地、潮流集聚地、创新策源地、消费引领地,是“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一、培育海派时尚集体记忆,提升海派时尚引领力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也是产业发展的底座。海派文化作为融合江南吴越文化与开埠后传入的近现代欧美工业文明而形成的特有文化现象,从其形成伊始,就以“时尚性”在中国城市群中独树一帜。如本雅明所言,时尚是“永恒重生的新”,海派文化正是在永不停歇的创新中,形成了兼容并蓄且极具张力的时尚品格。

然而,相比世界四大时尚中心,当前海派时尚在参与全球时尚话语建构与时尚产业价值链分配中仍未掌握充分话语权,究其缘由,既有西方强势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掣肘,也有海派时尚自身话语建构的不足,需在加强海派时尚叙事中不断提升显示度与引领力。

一是加强海派符号叙事,提升海派标识显示度。比如从海派建筑、服装、生活、影视、绘画等艺术形象中提炼出体现海派美学和价值观念的标识与符号,以叙事的方式展开与世界的对话,逐步破除西方对东方的审美想象,打造独具东方神韵的时尚景观,提升海派时尚的显示度。

二是构建常态化传播网络,提升海派时尚辐射力。2023年10月发布的《全球时尚产业指数-时装周活力指数报告(2022)》显示,上海国际时装周在“媒体传播度”方面仅次于巴黎和纽约,位列全球第三,这表明在时尚活动传播方面上海已取得不错业绩。但赛事覆盖周期短,要形成常态化传播网络,还应挖掘生活中的时尚事件,定期设置特色时尚文化事件议程,通过绵延不绝的信息流,培育大众对海派时尚的集体记忆,提升海派时尚对生活的渗透力、对世界文化的辐射力。

二、推动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

数据显示,2021-2023年上海奢侈品消费额分别为650亿元、520亿元、535亿元,位居国内城市第一。而相比时尚消费能力,上海本土时尚品牌在市场占有率、品牌影响力与全球领导力等方面却有所不足。当前,应把握“慢全球化”背景下全球制造业与产业链供应链区域化、本土化、数字化重组的机会,通过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推动时尚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自主品牌竞争力。

一是发挥长三角时尚产业联盟优势,推动时尚产业区域化集聚化发展。目前全球四大时尚中心都在某些领域形成了不可替代的竞争优势,如纽约的影视广告业,巴黎的珠宝、化妆品和香水,米兰的纺织服装、皮革制品和鞋类,伦敦的创意产业等。而上海的时尚产业品类繁多,《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分类目录(2022)》中设有媒体与艺术、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时尚创意、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休闲娱乐、文化装备制造及销售等十二大门类。2024年6月推出的“上海时尚出品”也包括服饰尚品、化妆美品、精致食品、工艺精品、数字潮品等“时尚八品”。当前,可在广泛布局的基础上,通过长三角区域化发展集结力量,推动相关企业并购重组以提升规模、能级,在1-2个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形成核心竞争力。

二是抓住数字化时代弯道超车的机遇,推动时尚产业智能化及可持续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提取时尚数据、生成用户画像、实现时尚资讯个性化推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可以“+互联网”为切入口,加速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时尚+科技”的融合发展。通过建设时尚数据集成平台,实现供应链优化及库存管理可视化。人工智能也可参与到产品设计与创新中,为设计师带来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此外,还可以通过构建数字消费场景、开发数字文创产品,提升文化创意产品及消费的多样性,推动可持续时尚与循环时尚双向奔赴。

三、加强时尚创意人才培育,提升海派时尚设计力

人才是产品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源头活水。不断逐新的时尚本质及新时代时尚消费的个性化需求,给时尚人才提出了比其他行业更高的能力要求。时尚人才的两类核心能力,包括时尚洞察力,即敏锐把握流行趋势,预测各类时尚产品材质、款式、风格变化的能力;时尚表现力,即运用明暗、线条、色彩等符号表达时尚以形成产品独特性的能力,都需在长期艺术熏陶及设计实践中逐步养成。

一需优先投入,建立完备的时尚教育体系。世界四大时尚中心都拥有顶尖的艺术设计类院校,如纽约的帕森斯设计学院、纽约时装学院;伦敦的伦敦艺术大学(旗下拥有六个全球知名艺术设计学院);米兰的米兰理工大学、马兰欧尼时装学院;巴黎的法国高级时装学院、巴黎服装工会学院等。从上海来看,目前同济大学的建筑设计、东华大学的服装艺术设计、上海大学的影视艺术等在全国已有一定影响力,但相较独立建制的世界知名艺术设计类高校,其综合实力与全球竞争力还有明显差距。未来须把时尚创意类人才培养放在与技术创新类人才培养同等重要的位置;对于符合上海时尚产业发展规划的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可在专业新增、硕博士点申报、高峰高原学科建设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不断优化时尚设计教育体系。

二需拓宽渠道,厚植人才培养的沃土。可通过产教融合等方式,为人才成长搭建广阔的实践平台。既要鼓励学生走进企业,熟稔各类本土时尚品牌的调性;也要鼓励学生走向街头,了解受众的审美与需求;还要鼓励学生走近民族文化,从非遗等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更要鼓励学生走出国门,广泛接受异域时尚与审美熏陶,从而拓宽视野,在与西方时尚的对话与交流中更快地成长。

(作者分别为东华大学时尚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东华大学时尚文化与传播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