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上映:超长大片还要未完待续,你接受吗?
分享至:
 (85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2023-07-16 11:55
摘要:好莱坞大片为何流行拍一半?

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动作巨制《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已于7月14日上映,作为最具影响力的动作电影系列之一,该片在定档后就备受影迷期待。不过,片名中打出的“上”,预示着观众并不能在这部电影中看到故事的完结。

最近不少上映的好莱坞大片都分成上下集的形式上映。《速度与激情10》《蜘蛛侠:纵横宇宙》尽管片名中并未标明,但都在生死攸关的高潮戛然而止,后续剧情要隔一年甚至几年才能揭晓。而且,两部影片都超过140分钟,《碟中谍7》的片长则达164分钟。

如今超过150分钟、160分钟的超长大片在影院比比皆是,对观众的注意力和耐力提出很大挑战。这不禁令人疑惑,电影越拍越长,还要分成上下,是不会讲故事了吗?

上下集多为系列片最后一部

《碟中谍》系列讲述由汤姆·克鲁斯饰演的特工伊森·亨特执行“不可能的任务”的故事。在《碟中谍7:致命清算(上)》中,亨特和他的IMF小组开启了迄今为止最危险的一次任务,再度解救全世界的危机。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切合时事,亨特这次的对手不是普通人类,而是AI。故事延续了该系列高潮迭起、节奏紧张的风格,一些情节桥段不失幽默。比如为抵御AI入侵,特工们不得不手工备份数据到纸上;AI控制了语音导航系统,模仿队友声音给亨特发误导信息等,都让观众颇有代入感。

影片上映当日,豆瓣开分8.3分,在IMAX举办的上海观影活动上,其动作场面、谍战剧情、演员表现,以及IMAX的视听效果和沉浸氛围都颇受影迷认可,有人称赞它“在沉浸感上做到了动作电影的榜样”。正如主创介绍,“和汤姆一起拍摄《碟中谍》特技镜头时,是没有限制的,我们每一次都在挑战上一次的极限”。

汤姆·克鲁斯对实拍动作场面的坚持,也在不断造就新的银幕奇观。在《碟中谍7》中,他挑战了一项很少有人涉猎的运动——速降伞,拍摄时要做螺旋下降,以超过每小时80公里的高速度着陆。这些实拍的惊险动作场面配合IMAX大银幕效果,为影片带来充分的影院观影理由。

不过,《碟中谍7》的故事并未讲完,最终亨特能否战胜AI,需要等待下部揭晓,这已经是今年上映的第三部只有一半的系列电影。拆成上下集上映,是因为120分钟内讲不完故事了吗?

在上海社科院文学所助理研究员杜梁看来,大片拆成上下集,更多出于商业层面而非叙事层面的考量。表面看是延长电影IP的长尾效应,提升经济效益,本质是版权经济时代电影制片厂的IP焦虑症。“好莱坞流行高概念电影,强调高投入和高回报,但也带来高商业风险。将IP拍成系列电影,是降低商业风险的重要方式,可以吸引受众不断为后续作品买单。”

吴宇森的《赤壁》《太平轮》都曾拆成上下集上映,但由于没有前期受众基础,票房并未得到市场保障。也因此,通常系列片是上下集的前提,拆成上下集上映的电影,大多是该系列的最后一部。比如《速度与激情10》就是速度与激情系列的最终章,《碟中谍7》据说也是该系列的完结篇。此前上映的《复仇者联盟3:无限战争》和《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同样可以视为复仇者联盟系列最终章的上下集,毕竟《复联3》以灭霸打了一个响指结尾,把能否反败为胜的悬念留待一年以后上映的《复联4》揭晓,整个故事的起承转合是在两部电影中完成的。

“再好的IP也会有终结的时候,片方更多考虑的是IP在终结之前,如何产生更多经济效益,拆成上下集上映是简单易行的方式。能延长出一部影片的体量,多出来的也许就是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的票房。”杜梁说。

只要作品好,所有等待都值得

大片奔着多赚一部是一部的想法拍上下集,不少粉丝抱着看一部少一部的心态支持。影迷洪七叔第一时间看了《碟中谍7》,对影片剧情和动作戏场面评价颇高,并且打算二刷。在他看来,同样是拆成上下集上映,《速度与激情10》剧情拖沓注水,看完上部已经让人对下部提不起兴趣;而《碟中谍7》节奏紧凑、故事相对完整,会更加期待下部的上映。“如果能够两部一口气看完当然好,但看电影时间长了也会注意力不集中,身体吃不消。只要作品好,等待是值得的。”

尽管《碟中谍7》有不错的口碑,但票房破亿用了1天9时46分,不及近期国产片的表现。影片上映前,就有影院经理担心片名明显标注只有上部,会给票房表现带来未知数。“对想要在选片时‘避雷’的观众而言,片方能清楚标明上部当然是好的,但未完成的故事可能吸引的主要是核心受众,使得影片流失掉一部分非核心的观众。”杜梁说。拆成上下集上映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在片名里明确写了上,尽管上下两部影片口碑都不错,但上部票房仅有1.2亿元,下部则有4.02亿元。

上映前,很多观众不知道《速度与激情10》《蜘蛛侠:纵横宇宙》实际只有上集。目前《速度与激情10》票房已近10亿元,但口碑仅有6.2分。抱着告别心态来影院的观众吐槽,这只是一个大结局的“超长预告片”。《蜘蛛侠:纵横宇宙》前半段故事进度较慢,后40分钟几乎都是高潮,在主角生死关头突然结尾。观众赖女士认为,这样的结尾方式非常大胆,也挑战观众的接受能力。好在许多伏笔在收尾时有所交代,炫目的视觉效果和超凡想象力也提高了影片观感。“蜘蛛侠是个超级大IP,观众还会有耐心和容忍,如果它是一个原创动画作品,这样做很有可能就会丧失大部分观众。”

拆成上下集上映,对延续IP热度或实现商业利益更大化是利是弊?“商业层面肯定是利大于弊的,但确实会给部分观众带来不好的观感。尤其是那些完全可以两个小时之内讲完,靠疯狂注水强拆成上下集的作品。”杜梁认为,对核心受众而言,由于已经形成审美惯性,很难从一个IP中抽离出来,但对普通观众来说,面对这样的未完成故事就有更大的选择权——口碑不好,等下部再说。

何必拿我的时间赌你的口碑

如今,许多单部上映的影片也越拍越长,120分钟的时长已经无法适应时代需求了吗?“现在精品剧集的火爆推高了制作水平,在较长的时长里将一个故事铺垫得更完整,相比之下,电影120分钟的时长也许对导演表达和满足观众需求来说都是掣肘。”洪七叔认为,时长为内容服务,此前扎克·施奈德的《正义联盟》院线上映片长120分钟,但口碑遇冷,后来线上推出长达242分钟的导演剪辑版就获得观众认可。“有些内容可能120分钟内讲不完,也讲不好,只要能把故事讲好,拍多长我都不介意。”

蒙克是艺术影片爱好者,他在今年上影节期间看了《阿拉伯的劳伦斯》,片长216分钟,在影院看过时长最长的电影则是《美国往事》。“艺术影片我可以接受3个小时的时长,对爆米花电影来说,如果内容够刺激,视效够精彩,长一点也没关系。”

橙影在影院看的最长电影是181分钟的《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最近,他在朋友的推荐下看了168分钟的《长安三万里》,尽管看完后很喜欢,但他坦言,168分钟的时长是自己原本不会考虑的。“国产剧从以前二三十集发展到如今动辄六七十集,节奏拖沓、注水一度成了普遍现象。如果大家都可以接受超长时长电影,我担心靠注水撑时长、抬票价也会成为电影行业的普遍现象。”

“90到120分钟是经过市场验证的最佳时间,但这只是对商业电影而言,不适用于以导演为中心的艺术片表达,很多艺术电影都远超120分钟,甚至长达六七个小时。”杜梁认为,胶片时代普遍从压缩成本的角度对影片时长严格控制,数字电影时代拍摄自由度提升,素材大量增加,再加上近年来类型融合趋势加强,大多数影片都不仅有一种类型元素,这些因素都会导致普遍时长偏长。在他看来,120分钟对大部分商业电影已经足够,今年春节档超长大片《流浪地球2》设置了太多叙事线索,导致一定的逻辑和结构混乱。

洪七叔表示,为了看190分钟《阿凡达:水之道》晚上的场次,他特地一个下午没喝水。橙影也表示,如果不是冲着《复联4》大结局,自己无法在影院里忍耐3个小时。“观众的流失可能是长片注定面临的问题。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IP续作,没有熟悉的人推荐,我不会去买票。没人愿意拿自己的时间和膀胱去赌一部电影的口碑。”

“部分影迷也许会觉得电影越长越好,但如果想要吸引更多人走入影院,还是要拍120分钟以内的电影,这也符合普通大众的观影习惯。”杜梁介绍,美国电影市场是靠影迷撑起来的,也就是平均每年观影次数在12次以上的观众群体,这使得其电影生产机制和票房可预估性都比较强。

按照猫眼研究院统计,2021年我国人均观影数量为2.4部,半数观众一年只看一部电影。“为什么国内电影票房有时看起来有随机性?因为我们的观众大部分都没有特别明确的观影期待和类型需求。”他认为,未来如果要创作更多超长时长的国产片,需要加强对观众的引导和培育,在创作者和观众之间形成良好的沟通。但对当下而言,我们需要更多在120分钟内可以讲清楚故事的电影。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图片来源:IMAX,豆瓣截图等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