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任我行 > 文章详情
收入比不上房租、只靠馆主苦苦支撑,民间博物馆发展需要“借力”
分享至:
 (6)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裘雯涵 2017-06-11 10:36
摘要:馆主郭纯享告诉记者,原本这一排商铺都是民间博物馆,在上世纪90年代末陆续进驻多伦路,如今只剩下他和另一间筷箸博物馆还在苦撑着。

在多伦路文化名人街上,有着一排小小的店铺,其中一家名为“大上海1933”的家庭集报馆还在稳定经营。馆主郭纯享告诉记者,原本这一排商铺都是民间博物馆,在上世纪90年代末陆续进驻多伦路,如今只剩下他和另一间筷箸博物馆还在苦撑着。“大上海1933”几步之隔外,筷箸博物馆大门紧闭,门口的报纸也好几天未收。郭纯享告诉记者,因为馆主的身体原因,筷箸馆目前也不时处于半关停状态。

 


 

【多伦路上的民间博物馆只剩下两家】

 

之所以将博物馆取名为“大上海1933”,郭纯享说是因为他最喜欢那个时期的上海,收藏的许多藏品也和这一时期有关。

 

每个走进馆内的人,都会惊讶于郭纯享藏品的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每个角落都摆放着各种搪瓷杯、紫砂壶,旧路牌和民国时期的宣传画多到只能悬挂着,几排“三五牌”座钟甚至塞满了最上层的架子,顶到了天花板。这里对于喜欢收集旧物的人来说,就像一个宝库,你总能在角落里找到惊喜。

“三五牌”座钟甚至塞满了最上层的架子

 

在林林总总10万多件藏品中,郭纯享最喜欢收藏的是旧报纸。他收藏旧报纸已有30多年,累计到现在共收集了3万多种报纸,其中不乏民国时期发行的《新崇明报》、《解放日报》创刊号等珍贵藏品。这些藏品被他小心翼翼地收集在阁楼里,一般不轻易对外售卖。楼下的空间则由两间铺子打通而成,堆满了郭纯享自1999年搬入多伦路后,近20年内不断从民间收集的各类老上海文物。馆里放不下,他还找了个1000多平方米的仓库来堆。

“大上海1933”内,每个角落都是藏品

 

原先郭纯享的藏品只用来展示,但随着重复的藏品越来越多,民间博物馆也渐渐冷落,郭纯享就开始展销结合,将多余的藏品以极低的价格转售给爱好者。因为没什么利润,每月的收入还比不上隔壁收到的房租。

 

过去,多伦路上一共有11家民间博物馆,但大部分都支撑不下去,只能无奈转型。“大上海1933”旁,现在经营着一家翡翠玉石店,店主几乎是和郭纯享同时来多伦路的,那里曾经是一家毛泽东像章藏馆。如今,只有二楼阳台上的毛泽东像和牌匾能让人找到过去的一丝踪迹。“还有一家钟表博物馆,馆主年纪大去世了,现在变成了一家纹身店,”郭纯享说着,有些落寞。

 


 

【民间博物馆的另一面:企业博物馆】

 

和郭纯享这种民间私人藏馆不同,沪上另一批企业博物馆也同属于民间博物馆的范畴。石库门屋里厢博物馆就坐落在太仓路新天地内,在一片商户中,这是一处被完整保留的石库门房子。

 

虽然保留了整体结构,但石库门房子经过重新装修,分成了天井、客堂、亭子间、主人房等。博物馆的主人被设定成一位在洋行里工作的职员。他的家庭在上世纪30年代时,也属于中产阶层。也因此,每间房间都按照房间主人的身份,摆放着设计师从各地淘来的老上海物件。

屋里厢博物馆内“主人”的书桌

 

主人的书房内,椅子与茶几很洋派,而写字桌则又是地道的中式家具,桌上既放着毛笔架,也摆着打字机,体现出主人中西合璧的特色。女儿房内的梳妆台上,则摆放着当时的胭脂盒,引得不少女性游客凑近打量。

女儿房间的梳妆台

 

逛了一圈后,记者发现,企业博物馆的管理更为规范,馆内有专门的志愿者进行讲解,门口也有专人售票,进行引导。博物馆与其他旅游景点还进行联动,不少观众都拿着景点套票来参观。另外,在表演艺术新天地活动期间,屋里厢博物馆也是演出场所的一部分,演员们在这里表演浸入式京剧,吸引了不少观众。馆内负责人告诉记者,遇上节假日高峰时期,馆内每天能迎来5000多名观众,其中不少都是外国游客。

 


 

【民间博物馆下一步何去何从】

 

对于两种风格不同的民间博物馆,上海市收藏协会会长吴少华认为,这恰恰反映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多元性。其中,那些优秀的民间私人博物馆更是上海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一大亮点,能起到保护历史记忆的作用,甚至可以成为公共收藏的有效补充。

 

民间私人博物馆生存困难,吴少华认为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他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民间博物馆很难再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大部分民间馆主的经济实力有限,凭借个人的经济条件,难以维持一间博物馆的开销。另外,许多民间博物馆都开在民居内,也造成了不方便,比如展览、接待不到位等等。一批民间收藏家年纪渐大,后继无人,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这排商铺曾经都为民间博物馆

 

过去上海的民间博物馆曾有过一段辉煌时期,但现在,能够接待游客的民间博物馆不超过50家。对此,吴少华也呼吁,社会应多关注这批民间博物馆,政府也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其实早在2010年,国家文物局就下发了《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支持民间博物馆发展,并对符合要求的民间博物馆给予一定补助。郭纯享也曾主动进行申报,但由于准入门槛较高,对展览面积、消防设施等都有一定要求,他和多伦路上的几家民间博物馆都没有拿到补助。

 

私人民间博物馆下一步该怎么走?吴少华认为他们应该主动寻求突破,向企业博物馆进行借鉴,和旅游景点、会展、企业经营等互相结合。只要引入新鲜的理念,就一定会有发展空间。比如,京剧戏服收藏家包畹蓉就得到了上海奉贤海湾旅游区的支持,建立了包畹蓉中国京剧服饰艺术馆,收藏了千余件近代京剧服饰。昨天,几位民间收藏家在上海大学图书馆举行了集报收藏展,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去观展。

 

郭纯享也觉得是时候做个改变了。由于堆放藏品的仓库搬迁,他已经在青浦金泽镇物色好了房子,准备将藏品都移过去。他说,这一次他要按照政府对民间博物馆的要求,办一个更好的“大上海1933”。

 

(题图为大门紧闭的筷箸博物馆。图片均由作者拍摄。编辑邮箱:renwoxinggy@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