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援鄂后再出发,第一目的地在哪?上海中西医名校“博导带博士”,都变身新乡医
分享至:
 (2)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20-09-04 12:25
摘要:为武汉拼过命的人,又成了医术高明的扶贫人。

今年春节前,李庆云医生退掉了与老婆孩子回乡探亲的3张机票,改飞封城之后的武汉,担纲上海市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医疗组组长兼ICU主任。这个山西汉子,在武汉三院光谷院区人称“李爹爹”,在重症监护区战“疫”55天方才凯旋。

此后,“爹爹”一家三口还是没机会回家看看。直到这个夏天,当李庆云再次踏上黄河边的黄土地,他是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同行们一起,随“博导带教”三下乡的“联队”而来。

援鄂后的第一目的地,正是今年刚刚脱贫摘帽的吕梁山区县乡之间。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随行中,听见他问诊的第一句总带着乡音:“你咋了么?”李庆云和博导级“白大褂”,以及他们门下的医学博士生们,用中医的仁术和西医的精诚变身新乡医,与子同袍、治病救人,让老乡们稳过小康。

【像抗疫的节奏:过家门而不入】

一下飞机就跳上大巴,博导博士团打开餐盒、扒上几口,离开临汾机场,高速不经市区,直奔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永和县,一个与陕北隔黄河相望的地方。这3个小时节奏,赶得上抗疫时的逆行与驰援。

“PTSD是?”终于喝上当地的小米粥,听李庆云不止一次说起这个专业词汇,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好奇地问他。没想到能说爱笑的李庆云直言,自己回沪后很容易发脾气,多少有点“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有一点很肯定,他至今有些嗜睡。“长时间戴着N95口罩,一直呼吸二氧化碳,所以大脑缺氧呗……”

这位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医师,为三天三夜在隔离病区建起供氧站而流过泪,曾每天收到十岁儿子制作的疫情数据电子表,出舱脱下防护服与搭班医护都要高歌做操减压……为武汉拼过命的人,又成了医术高明的扶贫人。

上海中医大和交大医学院医生、医学生,走进永和县人民医院暨山西白求恩医院永和分院,不仅熟悉了抓药材、配方子的中药房,还熟悉了大屏互动的远程会诊中心。“作为扶贫攻坚的一线,这里硬件很不错了,但缺的就是学医从医的人。”在此挂职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办主任、县医院副院长孙玮告诉上海同行。

事实上,沪上整支医疗扶贫队有十分之一是山西籍。李庆云带的2018级内科学直博生张柳就是其一。根据导师从前线传回的需求和想法,这个女博士连续设计了“可局部照明并防飞沫的咽拭子采集装置”“气溶胶传播范围与轨迹的可视化系统”专利。而这次,她当“后浪”一心跟导师走出实验室和诊室,只下乡、不进城,过家门而不入。

【十里八乡满场:村医也来求诊】

“上海的大专家给咱瞧病啦!”在这片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卫生顾问白求恩大夫战斗过的大山里,早在几天前,名校名家要驻县进村开展中西医联合义诊的消息就传开了。

永和县坡头乡索驼村,这个古老驿站因求索骆驼而得名,形成了如今数百人规模的村落,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116人。这里的玉米地、高粱地里,引种哈密瓜、架设光伏板,一心脱贫致富,也一直很晒很干。

“你们是上海来的医生吗?”正午时分,一位村里的大叔拉开了窑洞的门帘。窑洞里,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处处长、骨伤科研究所副所长赵咏芳和中医大研究生院副院长葛芳芳,还没来得及换上白大褂,“老乡,你怎么说?”

只见这位村民拉起裤腿和袖口,比划着说关节疼,这些天痛得发麻……赵咏芳问起基础病史,从他口中初步判断,似乎并不像自述的类风湿关节炎。“别急,义诊下午3点前开始,有时间的话回家一趟,把拍过的片子、开过的方子拿来,我再给你细看……”

高坡环抱的索驼广场,几乎没有阴凉处。上海的主任医师们按呼吸与危重症科、骨关节外科、儿科、内分泌与代谢科、中医骨伤科、中医内科、针灸推拿等多个科室分工,将小桌椅一字排开,与来自十里八乡的满场乡亲们一一坐堂。没过多久,白衣之下的T恤都已汗湿,要时不时摘下口罩补水。

记者发现,连村医也来求诊了。与不少当地农民一样,寇秀云兼职村医,平日干农活不免劳损。“我拿筷子,出得来、回不去,”他专门带来X光片,给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骨关节外科主任医师岳冰读片子。岳医生端详起寇秀云的胳膊肘,发现这种退行性病变似乎不太可逆,“你看,这地方就像轴承卡住一样。”即使手术,疗效也未必好,还是建议爱护左臂,避免重活,延缓进程。

寇秀云苦于不会中医,只能回到村卫生室。在唯一的推拿床上,学针推出身的上海中医大团委书记吴平接着教他几招筋骨推拿。“村里人口外出打工多,留守老人最需要看病。”

这时,中医大基础医学院2019级中西医结合基础学专业博士生伍睿昕所在的小组就成了排队最长的“窗口”。中风两年、半身不遂的老伯伯,坐着轮椅等针灸。伍睿昕和小伙伴在他脑门上、颌面部扎入六七针,不消20分钟,老人的手指能弯了。

【吃饱更要吃好:博士卖瓜自夸】

山村里,放学后,张家小姐妹笑得都很甜。在记者看来,高出一个头的必然是姐姐;但实际上,交医附属新华医院发育行为儿童保健科主任医师颜崇淮一语道破:“这情况,是‘姐姐长成了妹妹’。”果不其然,大的9岁多,才36斤;小的快8岁,倒有42斤。

颜医生摸摸她俩的肚皮、检视姊妹的指头,告诉张妈妈:姐姐营养不良,除了不能挑食,还得补补铁和锌,再用药打打寄生虫,也可以喝酸奶调菌群。一边说着,他在处方单上写下了“肠虫清”。

根据医生们的田野调查,这一带乡村的饮食结构并不十分健康,喝酒抽烟的“三高”不少。吃饱更要吃好,于是全队年龄最长的颜崇淮当起网上“吃播”。晚上,在索驼窑洞大院的红灯笼下,他接过自己门下的公卫学院博士生王苏苏用手机直播带货的瓜,推介口中的索驼品牌网纹甜瓜。

国家卫健委团委书记、索驼村第一书记徐宏等“吃瓜群众”,都纷纷打起手机闪光灯“人肉照明”。实践团里的中医博士们更是从岐黄养生角度在线插播:“瓜中甜王,绿色有机;甘之如饴,生津止渴;消除烦热、缓压舒经……”

从村里到县里,这期义诊服务百姓已近500人,上海医生还想留下更多。作为子承父业的村医二代,寇秀云拿到了交大附属六院内分泌与代谢科主任医师刘芳向村委会捐赠的她们科室主编《糖尿病防治路上指南针》《糖尿病防治中的新鲜事儿》等科普书,帮助身边人自我健康管理。中医大师生还以五禽戏图解、中医药香囊等相赠,特别给建档立卡贫困户送上家庭药箱。而他们得到的则是永和特色剪纸,纸虽薄、情却重。

扶贫让扶贫的人扶起精神,面对当年红军东征抗日、西渡回陕的革命老区,交医组织胚胎学与遗传发育学系副主任、博导黄雷在路上写下一首小诗:“东征精神定乾坤,脱贫攻坚有能人。健康科技齐上马,智慧聚集索驼村。卅兆光伏添动能,大棚瓜果更喜人。教卫扶贫上轨道,永和骆驼待驰骋。”

图片编辑:邵竞
本文图片均徐瑞哲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