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际 > 世界观 > 文章详情
1918大流感时如何抗疫?人们惊讶地发现,老照片上西方人都戴口罩
分享至:
 (3)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裘雯涵 2020-05-11 17:34
摘要:1918年各国政府遏制疫情采取的很多行动,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将新冠肺炎和1918年大流感画等号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在这场被称为“西班牙流感”的大流行病中,全世界至少有5000万人丧生。

这场大流感在1920年春季神秘地销声匿迹,病毒如何消失仍是热议话题。当人们对这场一百年前的大流行病进行回顾时发现,当时各国政府遏制病毒传播采取的很多行动,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

强调“社交隔离”

1918年春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场灾难性的大流感暴发了。1918年至1920年期间共出现了三波疫情,大流感传播至世界各个角落。

1919年英国亚瑟·纽瑟姆爵士(Sir Arthur Newsholme)写给皇家医学会的一份报告中称,疾病“像野火一样,在拥挤的部队运输车、兵工厂、公共汽车和火车上蔓延。”

1918年和今天相隔百年,也相差了一个世纪的社会、技术和医学变革。不过,在同样缺乏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1918年各国政府十分强调“社交隔离”,这对人们如今来说再熟悉不过。

当时,各国应对疫情的举措也各不相同。

根据斯坦福大学病毒学专业学生在网络发布的报告,当时美国和欧洲的公共卫生部门都采取了禁止聚会等基本措施来控制流行病。

当时,美国公共卫生协会(APHA)就在一份报告中发布了限制措施,包括禁止不必要的会议,关闭沙龙、舞厅和电影院,要求商店和工厂错峰运营,并让人们尽可能步行上班。

英国的规定则较为温和。英国广播公司(BBC)称,当时剧院、舞厅、电影院和教堂都已关闭,不过英国政府并没有采取集中的管控措施来遏制病毒传播,酒吧和部分足球比赛也未受到很大影响。不过,英国的公立小学均采取了停课措施。

在当时的西方国家,隔离患者也是一项共识。不过由于医疗系统压力,只有重症病例才能住院,轻症患者则会留在家中,这也与现在情况相似。

值得一提的是,和现在的情况不同,当年的纽约市比美国大多数城市应对疫情的准备都要充分。纽约市当时已进行了20年的抗结核病运动,因此死亡率相比其他城市更低。

BBC称,消灭病毒的努力持续了数年。资料图片显示,1920年的春天疫情已接近尾声,但伦敦街头人们仍在对公共汽车进行消毒。

英国历史学家凯瑟琳·阿诺德(Catharine Arnold)指出,在西方国家,遏制疾病是人们的首要观念,但也并没有全国性的举措。她也指出,在一些较为贫困的国家如非洲国家和印度,人们面对疫情几乎是无助的。

遵守法律,戴上口罩

如今,在翻看1918年大流行病期间的照片时,人们惊讶地发现在西方国家,几乎所有人都戴着口罩。

阿诺德说,当时人们甚至还为此编了一首顺口溜:“遵守法律,戴上纱布,保护下巴,别被病毒找上。”(Obey the laws, And wear the gauze, Protect your jaws, From septic paws.)

当时,戴口罩的作用比人们想象中更大。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就将美国旧金山市1918年发生的故事带回了公众的视线。1918年9月,旧金山市发现了第一例流感病例,当地卫生官员迅速行动起来。

根据密歇根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发布的一份报告,当时的旧金山市长詹姆斯·罗尔夫(James Rolph)马上实行了社交隔离的做法,并下令让人们强制性佩戴口罩。他是美国当时第一个这么做的市长。

密歇根大学医学史研究中心助理主任亚历克斯·纳瓦洛(Alex Navarro)说,当时的旧金山是一个“大量储备口罩的城市”,旧金山也在疫情初期成功遏制住了病毒传播。

纳瓦洛也表示,随着大流行病在一战期间持续蔓延,口罩后来甚至成了“战时爱国主义”的象征。当时美国红十字会的一份公告称,“不戴口罩的男女或小孩都是危险的懒汉。”

据商业内幕网站报道,当时美国出现了大量宣传广告呼吁人们配戴口罩,不仅将爱国主义和口罩挂钩,还指导人们如何自制口罩。

不过,口罩令的推行也并非一帆风顺。口罩令实行不久,旧金山市就有110人因不戴口罩被捕,监狱甚至一度人满为患,但大多数人之后都被释放。此后旧金山市还成立了一个“反口罩联盟”,很多人拒绝佩戴口罩,声称政府侵犯了公民自由。

随着旧金山市感染人数下降,1918年11月底,当地开始取消戴口罩的规定。但在1919年新年伊始,疫情再次暴发,10天内有300多人死亡。这也在侧面证明了社交隔离和口罩的重要性。

不要过早放弃社交隔离

人们从1918年大流行中学到的另一个重要教训是:不要太早放弃社交隔离。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流行病学家认为,在西班牙流感大流行期间,人们过早停止社交隔离,导致第二波疫情比第一波更严重。

BBC还讲述了一个著名的“双城记”故事。

1918年9月,美国各地都在组织游行宣传战争债券。当时,美国的两个城市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措施:费城推行此前的游行活动,而圣路易斯则决定取消。

一个月后,费城有超过1万人死于这场疾病,而圣路易斯的死亡人数低于700人。这种反差也成为应对传染病时需要保持社交隔离的例证。

普林斯顿大学几位美国经济学家也对1918年的封锁措施进行了分析。他们发现,封锁措施更加严格的城市在大流行之后的经济恢复速度更快。

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罗伯特·巴罗(Robert Barro)认为,当时美国近70万人因为大流行病而丧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过早放开封锁措施,“那时政策出台后通常持续四周左右,之后因为公众压力被放开。”他说。

巴罗认为,如果封锁可以坚持12周左右,结果可能会更好。

流行病学家拉里·布里安特博士(Larry Brilliant)说,人们想象中的病毒曲线像富士山一样是一座孤山,但事实并非如此。病毒更像是“海啸”,还将会出现第二波、第三波浪潮。

“之后的浪潮有多大,这将取决于我们。”布里安特说。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