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3·18讲话一周年,重温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要”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孔祥成 2020-03-18 11:29
摘要:总书记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项要求,为思政课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并给出了路径。

一年前的今天,2019年3月18日,全国两会刚刚结束,习近平总书记就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由总书记亲自主持一门课程教师的座谈会,这在共和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其中,培养什么人和为谁培养人是目标,是顶层设计;而怎样培养人是目标实现的方法和过程,这一过程最终实现的主体还是要落实到“谁来培养人”教学终端上来。也正是从这一意义上,习总书记直指硬核问题“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那么,什么样的思政课教师才能胜任习总书记的这一要求和期望呢?或者说思政课教师怎样才能成长为符合党和国家所寄予厚望的标准的教师呢?对此,总书记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六项要求,为思政课教师的成长指明了方向,并给出了路径。一年后的今天,仍有必要对这六项要求做深入思考。

政治要强、情怀要深:站位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将政治和情怀贯通起来审视站位问题,本身也是对思政教育理念的创新。

政治要强,体现了思政课特殊的课程属性和教师特有的职业觉悟。正本清源,守正方能创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办学中的指导地位,对于思政课教师而言就是要真懂、真信、真用。在思政课上,讲好中国故事,还要讲出蕴藏故事之中的道理和道义,揭示出故事背后的道路问题,这才是思政课教师政治强要达到的境界。

政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站位问题,不能让很高的政治站位悬浮于半空中,需要深沉的家国情怀来支撑和托起这个政治站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培养具有家国情怀、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家国情怀在中国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文化底蕴。中国传统士人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提高自身素养的路径。宋朝理学家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句成为后世无数志士仁人的座右铭,而同为宋代的范仲淹则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将中国士大夫的家国情怀推向高潮。此外,还有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觉民《与妻书》中的“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

家国情怀的红色基因也一直流淌在我们党的血脉之中。李大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为了宣传马列主义、救国救民而壮烈牺牲;方志敏以生命书写《可爱的中国》;艾青1938年写下《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字里行间饱含热爱家乡和祖国的赤子深情;毛泽东青少年时代以诗言志“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邓小平践行“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的家国情怀;习近平提出中国梦,拓展了家国情怀的内涵:“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紧紧联系在一起。”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实践中,思政课教师不仅要有政治的高度,还要有理论的深度和情感的温度。何谓情感的温度?就是要有家国情怀的责任大爱和把学生视同己出的情感之爱。著名的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曾言:“孩子是自己血脉的延续,但学生才是自己思想的传承。”展望中国梦实现的宏伟蓝图,我们既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接力棒的传递演绎出家国情怀强大的动员力和号召力。

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能力问题

思维要新和视野要广是能力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难就难在,不仅政治要强、情怀要深,而且还要体现出思想性和理论性,这就需要思维要新、视野要广。

从根本上讲,思政课教师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学识功力和理论功底,教师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课堂教学,通过有深意、有新意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把事理讲清楚、把道理讲明白、把原理讲透彻,要求教师具备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正如太史公司马迁所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优秀的思政课教师首先应该是博通的学者,要上知天文地理,下知网络新语,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学生将问的下一个问题是什么;需要在上下五千年、纵横几万里的深入比较中辨析事理,在循循善诱中启迪学生心智,在润物无声却有情中传播真理。

有人可能会说,思政课教师是否就是什么都懂一点、什么又都不懂的杂家了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如上述司马迁所言,究天人之际和穷古今之变的不仅有历史学家,还有天文学家、地理学家、人类学家、政治学家等都可以研究天文地理,但只有历史学家才能贯通和会通,只有对历史有真知灼见的历史学家才能终成“一家之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循此道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通”基础上,仍然要“专”,不断提升业务能力。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威胁全国人民的生命健康,而且对于教师授课模式也带来挑战。从教室上课改为网络直播、批改作业本到回帖留言,从整体授课的大水漫灌切换为一对一的精准滴灌,防疫特殊时期涌现了很多别样红的思政课教师。发源于上海、风行于全国的“中国系列”课程思政,引起了思政课教学思维方式的创新和变革。东华大学的《锦绣中国》双声道更是锦上添花,将中国思政大课堂向外国留学生开放。这充分说明:用心、用情、用功的教师和教学,总会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自律要严、人格要正:操守问题

自律要严和人格要正是操守问题。所有老师都有一份共同的责任,那就是立德、树人、铸魂!只教知识和技能的是培训师,而老师除了授业、解惑还要传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广大教师要自信、自律、自尊、自爱,并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上述“六个要”集政治的高度、情怀的温度、理论的厚度、创新的频度、视野的广度、自律的强度和人格的亲和度六位一体。只有知行合一,牢牢把握新时代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定位和特点,才能把这一关键课程上好。

作者为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