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视频】新晋诺奖得主曾是学渣?威廉·凯林:“学会不断爬坡,永远不要走平路”
分享至:
 (1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黄杨子 2019-10-28 20:49
摘要:“当身边环境中的人都比我聪明、比我博学,发现自己不再是佼佼者的那一刻起,或许就是我们进入最飞速成长的时候。”

“当我在念医学预科生时,我研究的课题非常枯燥,丝毫提不起兴趣,怎样研究结论都是错误的,我告诉导师,这个课题我永远也完成不了!导师给了我极低分数——C+,并在成绩单上注明,‘凯林先生看起来是个聪明的年轻人,而他的未来就在实验室之外的任何地方。’”

导师眼里“不适合实验室的人” ,若干年后,荣膺2019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今天下午,新晋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得主威廉·凯林在接受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采访时,讲述了自己坎坷的成长经历,并鼓励年轻科学家,永远别放弃“爬坡精神”。

曾经一度以为自己与科学家无缘

威廉·凯林教授,今年以“发现细胞如何感知和适应氧可用性”荣膺诺奖。他坦言,得奖对自己来说有点小负担。“其实,每位科学家或多或少都有诺奖梦,即便如此,当得知自己得奖时,还是难以置信。”凯林一点儿也不隐瞒,“近十年来,我脑海里一直藏着个小人,他偶尔跳出来说,你收到了来自斯德哥尔摩的电话!就此,我的生活大变样。”没想到,这一切居然真的发生了!

在实验室里表现不佳的凯林,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徘徊与惆怅,一度认定自己与科学家无缘。“我对医学有兴趣,我想或许可以当医生,”此后他遇到大卫·利文斯顿,在后者的指导下,凯林才重新走上科研道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凯林在做临床医生时对“希佩尔—林道综合征”的深入了解,最终促成了他摘得诺奖桂冠。

“逆袭”的凯林,为青年科学家们提出建议:第一,可能求学或科研之路一开始是坎坷甚至痛苦的,“当身边环境中的人都比我聪明、比我博学,发现自己不再是佼佼者的那一刻起,或许就是我们进入最飞速成长的时候”;第二,永远不要走平路,而是要不断“爬坡”。“或许在某个阶段,你暂时无法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或心仪的实验室,但只要能尽自己所能去努力,一定会再上一个台阶。”

未来20年希望找到应对大多癌症的方法

凯林认为,科学家追求真理,应异常谨慎细致,这比严格更重要。他反复强调,自己更偏爱“rigorous”这个词,这比“strict”更有意义。谨慎细致意味着,人类离科学的真相更近一些,后人在前人扎实的研究基础上可以更有作为。

凯林的诺奖成就,一度被解读为癌症治疗的“新世界”。然而他却谦虚表示,“人类真的可以通过医学方法治愈癌症吗?这个问题还无解。”他告诉记者,科学家研究的步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快速。2000年以后,人类找到致病基因,犹如进入研究的时光隧道,但正像“不知道摩托车所有零件就修不好摩托车”一样,如果不了解人体全部的基因,便不可以妄下结论找到癌症的治愈方法。

“时至今日,我们没找到任何两个癌种类似。”凯林的愿望是,未来二十年,可以在全球同行的共同努力下找到治疗绝大多数癌症的方法。实现这一 “终极目标”,国际化的交流必不可少。“全球研究的共享精神,能大幅推动科学进展;面对面的思想碰撞,也将会有‘意想不到的火花’。”

采访现场,威廉·凯林也有模有样地学起了中文:“你好中国。”

栏目主编:黄海华 文字编辑:黄海华 题图来源:孟雨涵 摄 图片编辑:雍凯
视频制作:杨可欣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