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际 > 世界观 > 文章详情
斯诺登的新书来了,这次他会“泄露”什么秘密?
分享至:
 (9)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陆依斐 2019-09-17 20:12
摘要:“这一次,爱德华·斯诺登正在披露自己的秘密。”

沉寂多时后,“棱镜”监听项目曝光者、美国前防务承包商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最近重回公众视线,定于9月17日在美国、英国、德国等近20个国家发布回忆录《永久记录》(Permanent Record)。

轰动一时的“斯诺登事件”转眼已经过去六年,这一次,斯诺登会在美国宪法日披露什么秘密?美联社解读,斯诺登在新书中首次详细讲述了自己的人生故事,并解释了他为什么要冒着失去自由的风险,成为(或许是)有史以来最出名的揭秘者。

难以讲述

斯诺登现年36岁,他在2013年将包括“棱镜”监听项目在内的大量秘密文件透露给媒体,美国政府在“9·11”事件后的大规模监听以及滥用无人机空袭、开展网络战等行为遭到曝光。这一事件在美国内外引发关于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关系的激烈辩论,斯诺登也被不同人群贴上了“英雄”和“叛徒”的标签。

六年后,“这一次,斯诺登正在披露自己的秘密。”《野兽日报》写道。有评论称,斯诺登没有在新书中披露新的国家机密,但他提供了一本可读性很强的回忆录,讲述了自己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成长经历,详细阐述了他揭秘的理由,并回顾了之后政府监控的演变过程。

不过,《纽约时报》指出,披露国家机密很难,在回忆录中披露自己的故事可能更难。正如斯诺登在《永久记录》的前言中所说:“对我来说,相比讲述我的生活,给出政府不当行为证据更容易。”

何况对于在情报界工作过的人来说,发布自传本身就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斯诺登写道:“我一生中花了这么多时间试图避免被人认出来,结果却完全转过身来,在一本书中分享‘个人信息’,这很难。”

《永久记录》的出版商上月表示:“斯诺登冒着一切风险揭露了美国政府的大规模监控系统,他(在新书中)首次披露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包括他如何帮助建立了这个体系,以及是什么促使他试图推翻这个体系。”

麦克米伦出版社的首席执行官约翰·萨金特(John Sargent)说:“斯诺登29岁时决定为了国家的利益放弃自己的整个未来。他表现出了巨大的勇气,不管你喜不喜欢他,他的故事是一个不可思议的美国人的故事。”

《纽约时报》评论称,《永久记录》不太可能改变人们对斯诺登的看法,但当涉及到隐私、言论和宪法时,他的讲述阐明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华盛顿邮报》评论称,斯诺登解释了他如何完成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泄密事件之一,他在新书中探索了他对数字世界的醒悟,并用清晰有力的语言进行了解释。但该书最大的缺点之一是他几乎没有给出对于长期流亡生活的洞见。

良心不安

在饱受六年争议之后,斯诺登决定公开发声。他在新书中追溯了自己早期的人生经历——从一个痴迷科技的青少年到供职于美国强大的情报机构,再到决定揭露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和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在“9·11”事件后建立大规模监控网络。他在新书中讲述了自己如何以国家安全的名义,披露政府大量收集民众电子邮件、电话和互联网活动的秘密细节。

当斯诺登成为国安局的一名承包商雇员,他发现高科技间谍力量越来越令人反感。“每个人的通信都在系统中”,他写道,分析人员利用政府的情报收集功能来阅读现任和前任恋人的电子邮件,并在网上跟踪他们,滥用信息的可能性显而易见。

“简单地说,这是我在现实生活中见过的最接近科幻小说的事情,”他写道,允许用户输入某人的基本信息,然后浏览他们的上网历史,甚至回顾他们的在线设置,逐字观察人们在搜索什么。

斯诺登还在新书中讲述了自己如何发现了“星风” (STELLARWIND),他称之为“国安局最深的秘密”。该项目启动于“9·11”恐袭事件之后,成为了大规模监控工具。随着斯诺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他发现了更多高度机密,比如“棱镜”计划,据称国安局曾利用该计划监控全球通讯。

要不要让女友分担自己的烦恼?斯诺登很纠结。“我不能告诉她,我在国安局的前同事可以把她作为监视目标……我不能告诉她,她的信息正在被收集,每个人的信息都在被收集,这相当于政府的威胁:一旦越线,我们将利用你的私生活来对付你。”

斯诺登在为国安局和中情局工作的7年里得出结论:美国情报机构“侵犯了宪法”,把每个人的自由置于危险之中。如果他这一代人不干预,局势将会升级。他别无选择,只能选择成为一名揭秘者。他写道:“我决心揭露一个事实:我(国家)的政府在公民不知情或未经公民同意的情况下,开发并部署了一个大规模的全球监控体系。”

之后斯诺登获得避难许可,一直生活在俄罗斯。2015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美国自由法案》,对包括大规模收集美国民众电话记录在内的政府监控项目进行改革。而美国政府宣布通缉斯诺登,指控他涉嫌犯有间谍罪、盗窃罪和未经授权泄露国防和情报信息3项重罪。若被拘留,他可能面临数十年监禁。

有那么一段时期,斯诺登过得有些歇斯底里。“我一直想象着一群联邦调查局(FBI)特工埋伏在那里等我,”他写道,在召集一小群记者到香港揭露机密之前,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回美国了。他像一个将死之人一样开始准备后事——清空自己的银行账户,把现金放进一个为女友准备的箱子里,加密自己的旧电脑,删除信息。

最终目标

在香港待了一个月后,斯诺登担心自己会被拘留或引渡到美国,于是制定了在厄瓜多尔避难的计划。但当他在莫斯科着陆时,他的迂回之旅戛然而止。“我们(的飞机)在谢列梅捷沃机场降落,我们原以为会在这里停留20个小时。现在已经拖了六年多。流亡是一场没有尽头的停留。”斯诺登在新书中写道。

“在俄罗斯生活不是我的选择,”斯诺登近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另有报道称,斯诺登向多个国家的政府寻求政治庇护,包括法国和德国。

他住在莫斯科市郊的一套两居室公寓里,主要靠向学生、民权活动人士通过视频连线发表演讲收取费用为生。“我在电脑前花了很多时间——阅读、写作、互动,”他写道。在他租来的公寓里,“我把自己投射到世界各地的舞台上,向学生、学者、立法者和技术人员的观众讲述数字时代对公民自由的保护。”

《华盛顿邮报》称,如今看到斯诺登,很难不把他视为一个来自过去的人物,他向公众发出了关于隐私和自由面临严重危险的警告,而公众却继续轻率地向社交平台交出大量个人数据。他在书中写道:“我们的数据无休止地游荡。”

“随着人脸和模式识别等人工智能的完善,最大的危险仍在前方。”斯诺登坚持认为,应该进行立法改革,增加端到端加密的使用,以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我希望这本书能帮助人们自己做出决定。”

据报道,在宣传新书之际,斯诺登近期接受了美国和英国媒体采访。他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今晨》节目采访时说:“我想回到美国,这是最终目标。但是,如果我要在监狱里度过余生,我们必须同意的一个底线是,至少我得到了公正的审判。”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