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17年前遇冷,如今一票难求,《巴黎圣母院》见证上海音乐剧市场之变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桐 2019-07-20 08:52
摘要:巴黎圣母院被修复前,他们在剧场重返“大教堂时代”。

几个月前,巴黎圣母院大火牵动了全世界的心。许多人在社交媒体转发一首歌——《大教堂时代》,寄托哀痛与致敬。这曲《大教堂时代》,是1998年诞生的法语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开场曲,气势恢弘。它将观众带回1428年的巴黎圣母院,唱出时代的更迭和人类命运的沧海桑田,成为许多人“入坑”法语音乐剧的原因。7月18日,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大教堂时代》重新被唱响,《巴黎圣母院》首演20周年纪念版开启了在上海一连30场的演出。扮演卡西莫多的意大利演员安杰洛·德尔·维奇奥说:“继续歌唱巴黎圣母院,是对她所遭不幸的最好安抚。”

今年4月,巴黎圣母院的大火

三度来沪,一部戏的命运转折

唱起《大教堂时代》的诗人格兰古瓦,由法国演员理查德·查雷斯特扮演,他至今已出演了超过1000场《巴黎圣母院》。2002年,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在上海大剧院上演,查雷斯特当时也在巡演的队伍之中,那是上海观众第一次在家门口欣赏法语音乐剧。

诗人格兰古瓦唱出开场曲《大教堂时代》

当时,《巴黎圣母院》在上海大剧院演了五场,由于观众对音乐剧的认知不足,加上引进大戏票价较高,票房并不尽如人意。文化广场副总经理费元洪还记得,2002年的冬天,他坐在上海大剧院的观众席上,周围许多座位都空着。“谢幕时分,我和许多观众一起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热烈鼓掌与欢呼,那场面大概就如同一根根燃烧的蜡烛一般伫立在观众席中。”

转眼到了2011年,以音乐剧为定位的文化广场正在筹备开幕事宜,恰逢英文版《巴黎圣母院》正在计划世界巡演。种种缘分,让它成了文化广场引进的第一部国外经典音乐剧,连演24场。就在《巴黎圣母院》来沪的前一个月,大型音乐剧《佐罗》遭遇了票房惨淡提前停演的命运,这不免让人担忧:英文版《巴黎圣母院》会不会成为文化广场开业的滑铁卢?

顶着巨大的压力,文化广场借助多元的大众媒体和社交媒体发起了长达两个月的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请来专业翻译人员精心翻译剧本,并举办了一系列线下活动让不同观众群体了解这部音乐剧。开演前一个月,不断攀升的票房,让大家心上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卡西莫多抱着死去的爱丝美拉达,唱出全剧最后一首歌《再为我跳支舞》

2018年,为了庆祝首演20周年,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在20年前的演出场馆巴黎议会宫举办了12场复排演出,并开启了世界巡演。这一次,《巴黎圣母院》还没来上海,已经有许多法语音乐剧粉丝主动通过社交媒体表达他们对这部戏的期待,希望文化广场能早日引进这部剧。没有2012年那样猛烈的宣传攻势,但《巴黎圣母院》上海站前两轮场次开票当天即宣告售罄,临近首演,30场演出全部售罄,连加座也一票难求。

17年间,三度来沪,音乐剧《巴黎圣母院》证明,一部好戏,即使需要等待,但总有被观众接受的一天。

金曲不断,坚持风格自成宇宙

《巴黎圣母院》此次连演30场,除了对市场潜力的判断,更有对该剧品质的信心。理查德·科西昂特经典的旋律,和吕克·普拉蒙东谱写的隽永的歌词,成就了《巴黎圣母院》的经典。这部音乐剧的同名原声唱片销售达3000万张、DVD销售近1000万,创造了法语音乐剧销售记录。在《巴黎圣母院》首演现场,73岁的作曲家理查德·科西昂特,顶着一头恣肆的卷发,在谢幕时登台,还拿着话筒清唱了一小段,让观众惊喜不已。演员们返场一曲《大教堂时代》,竟然引发上海观众用法语进行大合唱,足见这部音乐剧多么深入人心。

73岁的作曲家理查德·科西昂特接受记者采访

与人们熟悉的百老汇音乐剧不同,《巴黎圣母院》从头到尾没有对白,整个故事由50首风格迥异的歌曲讲述,整部剧就像一场演唱会。除了《大教堂时代》,还有许多首传唱广泛的歌曲,比如那首曾被世界众多著名歌手翻唱过的《美人》。这首曲子由剧中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主教弗罗洛、卫兵队长菲比斯三位男主角共同演绎。他们同时被吉普赛女郎爱丝美拉达的美貌深深吸引,但卡西莫多因为容貌丑陋而自卑,弗洛罗因为宗教信仰而挣扎,菲比斯因为已有婚约而纠结。歌词的戏剧性,加上现场出色的三重唱,赢得了上海观众的热烈掌声。

三位男主同唱《美人》

“我的作品不是歌剧,不是流行乐,也不是摇滚乐,就是属于我自己的音乐风格。” 理查德·科西昂特说,“我试图让整部剧从头到尾都保持同一种色彩,一开始其有人批评我,认为音乐剧的每首歌应该有不同的风格,但我坚持,每一部音乐作品都应该自成一个宇宙。”诞生20年来,科西昂特更是拒绝对《巴黎圣母院》的音乐进行任何的修改。

不走寻常路的科西昂特,造就了不一样的《巴黎圣母院》。不走寻常路的法语音乐剧,也在过去40年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除了《巴黎圣母院》,近年来法语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摇滚莫扎特》都在上海进行了不止一轮的热演。这些音乐剧依靠明星效应和浪漫写意的风格,赢得了中国观众的追捧。

越来越多法语音乐剧进入中国观众的视野,也让中国音乐剧创作者看到,在百老汇之外,音乐剧还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模样。不必遵从和照搬某种固定的套路,可以走出自己的路来。

1482年的巴黎,启示当今世界

虽然故事发生在1482年的巴黎,但音乐剧《巴黎圣母院》的舞台却十分简洁现代。一片石墙,几尊怪兽雕像,一片教堂花窗的投影,就勾勒出这座古老哥特建筑的侧影。演员们的服装,也十分简洁,脱离了时代的禁锢。

剧中还加入了攀岩、跑酷等当代元素。不同肤色的杂技和舞蹈演员,在从天而降的大钟里倒挂、在巴黎圣母院的高墙上攀登、在云中横杠上漫步……这些“请勿模仿”的高难度动作,营造出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它可以指代中世纪的巴黎,可以指代雨果曾反复书写的大革命时代,当然,也可以指代今天。

舞台十分当代,剧中还加入了攀岩、跑酷等元素

《巴黎圣母院》中,吕克·普拉蒙顿谱写的歌词,时至今日也依然充满启示。扮演艾丝美拉达的黎巴嫩歌手希巴·塔瓦吉在《享乐La volupté》一曲中唱到:“我们不同的肤色,汇成同一炬火焰”。1428年的巴黎挤满了吉普赛难民,巴黎人把吉普赛人看作犯罪的化身。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在菲比斯遇刺后轻易地就相信了大主教的“诬陷”,相信她就是诱惑和杀害菲比斯的“女巫”。此外,剧中《非法移民》《进攻圣母院》等曲目更是直指当时的社会问题。

卡西莫多的低音温柔又炸裂

而2019年的今天,非法移民的问题仍然困扰着巴黎。就在几天前,刚有数百名非法移民闯入并占据了巴黎著名地标先贤祠,要求法国政府给予他们合法地位。如何对待非法移民,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们如何共处,仍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理查德·科西昂特在上海首演场谢幕时说,《巴黎圣母院》的主题,是“爱与和平”,这是他对这个世界的美好祝愿,也是《巴黎圣母院》今天仍然如此打动观众的原因。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题图为扮演艾丝美拉达的黎巴嫩歌手希巴·塔瓦吉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