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上观学习 > 文章详情
孔子从不开小灶——先秦诸子教给孩子的都是大智慧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小白 2019-07-14 10:31
摘要:先秦诸子家庭教育思想如何影响后人

先秦诸子引领的思想文化,从其内容、形式和学风来看,无不对秦汉以后的社会文化产生深远影响,诸子的学说也往往成为人们探讨中国文化传统的灵感来源。国人重视家庭教育的传统源远流长,结合诸子的相关著述,探求其中家庭教育的基本经验,或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华民族重视教育的思想渊源。

保持基本的家庭伦理秩序观念

在先秦社会,君王、贵族和平民在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理念等方面存在差异。诸侯、国君主要接受治国方略和君德的培养。贵族则围绕如何立身处世、保全家族和维系世卿世禄地位等目的,教导子弟学诗礼、忠君主、尊长上、谦恭勤谨、去奢戒骄。平民家庭的子弟,一般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君王家”,以功名求利禄,从而实现社会身份的上升与转变。

尽管不同阶层的家庭教育内容有别,但先秦诸子却提出了一些较具有共识意味的教育原则。先秦思想家们强调家国一体,认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家园国土的稳定,要以礼规的形式对其成员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左传·隐公十一年》提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人民、利后嗣者也”。《论语·为政》也提出只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才能使人“有耻且格”。由此,一些符合家庭需要的道德规范,甚至惩罚措施皆应运而生。如晏子所谓“君令臣共,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等伦理化内容也都被认为是“礼”。后世逐渐形成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五教”,其中孝慈又被视为五教的核心。

与晏子同时代的孔子,崇尚周礼且又推陈出新,提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尤其强调以“孝悌”为仁之本的家庭伦理教育理念。孟子承孔学,倡导仁政,明确家庭伦理关系中父子、夫妇、长幼之间的亲别有序。荀子崇礼法,重仁义,提倡在家庭教育中强调中和、孝慈、宽恕、诚信、恭敬、礼让、自强、廉俭、节制等德行。

墨子重仁义,强调兼爱,“壹同天下之义”,尤其提倡忠、信、孝、慈、节。道家主张自然无为,不过仍视仁义为立人之道,家庭教育中的孝慈、诚信、谦虚等规范为其所认同。兵家出于实际需要,对忠、信、仁、义、智、勇等源于家庭教育所能达成的德行也着重提倡。

法家在家庭伦理教育中与儒家所取方式有别,但从根本上说二者殊途同归。韩非出于对人性的深刻认识,抛却孔孟脉脉温情的仁爱面纱,强调家教当以“薄爱”、“用严”为原则。“厚爱”不能治家,乃在于人性多是受宠便骄、得势便横,承认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所以要以法为教,家庭成员的行为不能超出法度之外。儒法兼取“仁”与“严”,恩威并重,互为补充,构成家庭教育的两条路径。

总而言之,先秦诸子就家庭伦理教育的说法尽管侧重不同,但彼此主张却有共通之处。这也能从侧面说明,虽然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异说纷纭,而各诸侯国仍能保留相对稳定的家庭伦理秩序的原因。

偏重理想化的教育理念

诸子著述中不乏家庭教育方面的记载,最为知名的当属《论语·季氏》中的“庭训”一则。其中记载,陈亢曾经问孔子的儿子孔鲤:“你在老师那里听到什么特别的教导吗?”

孔鲤回答说:“没有。有一次,我父亲独自站在庭院,我快步走过时,他说:‘学过《诗》没有?’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如何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次,他又独自站在庭院,我快步走过时,他说:‘学过《礼》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如何立身处世。’我回去就学《礼》。我只听到过这两次教导。”

陈亢回去,就高兴地说:“我问了一件事,却得到了三点收获:其一懂得了要学《诗》;其二懂得了要学《礼》;其三知道了君子不对自己的儿子有偏爱。”

唐以前古注和朱熹的集注都提到,陈亢怀揣“私意”,认为孔鲤身为孔子之子,应该会有“开小灶”的机会,就想问问孔鲤有没有这回事。孔鲤想了想,就说有那么两次,一次是问我学没学过《诗》,二次是问我知不知道《礼》。孔鲤都回答说没有学过,然后孔子就说学《诗》、学《礼》是人进行言语表达和立身处世的关键。透过孔子与孔鲤的问对,生动的展现了孔子高尚的为人和家教的原则。孔子对自己的儿子没有过多的偏爱和私厚,甚至还远远不如教导弟子们来得“诲人不倦”。

孔子奉行“有教无类”,其门下多由平民家庭出身的子弟构成。至于说士人阶层内部的家庭教育,历史上还有不少值得回顾的内容。在诸子活跃的春秋战国时代,为防止出现“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的情况出现,以及改变“位尊而无功,俸厚而无劳”的状况,以重视家庭教育的保家之道受到贵族、官吏和士人的重视。

春秋时代,鲁国大夫文伯之母敬姜以亲自纺丝绩麻,引导儿子勤于政事,敬姜说:“吾闻之先姑曰:‘君子能劳,后世有继。’”君子应该做到贵而不矜,才能“后世有继”。孙叔敖幼年受母训诲,终成楚国贤相。还有战国时代,齐相田稷之母要求田稷“修身洁己,不为苟得”,提出“不义之财,非吾财也;不忠之子,非吾子也”的观点。原因是田稷之母得知儿子受下吏之金百镒之事,一方面严肃批评了儿子,另一方面又心平气和的向他讲明其中道理。田稷羞愧难当,不但归还了所受之金,还向国君请罪,知耻而后勇,终成齐国贤相。

至于说孟母为子寻求良好的教育环境而三迁其居,还因子废学而引刀自断机织,促使孟子幡然悔悟,良好的家教终使孟子成为一代大儒。还有曾参为教子诚信而烹豕存教,故事在民间广为传颂。乃至于西汉王陵之母为巩固其子效忠刘邦的志愿,不惜伏剑自刎的故事。无不彰显先秦时期家庭教育的独特魅力。这些家教实践,作为先秦家庭教育理念的现实反映,实际上大致涵盖了后世社会关于家庭教育的基本理念。

显然,先秦思想家们针对家庭教育有着更为明确的、更为普遍的教育理念。这些教育理念,既可视为时代之反映,也可作为先秦思想家们所属学派的理想化实践要求。

重视基本的“家庭”教育理念

先秦宗法组织的最基层单位是家庭,家庭之中父慈子孝、长幼有序是求得家人和谐相处的基本条件。先秦思想家强调将这种观念扩充到整个宗族,认为社会秩序也会因此得到基本维持。宗法系统之外,反映社会等级秩序的诸如忠君、尚贤等观念也是当时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舍此之外,人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活动,还要持之恕道,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下的彼此相安无事,进而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

儒家重视家庭教育,其中涉及道德知识教育的论述很有启发价值。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提到:“好仁不好学,其弊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弊也贼;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基本的道德知识教育成为孔子展开德育观念的前提。孔子有意将人培养成仁人君子,关乎道德情感、道德实践与注重内省和改过等问题,在孔子的言论中有相当明晰的论述。

孟子、荀子身处社会更为动荡的战国时代,他们师法孔子,但他们的家庭教育观念则较为实际。孟子关注学子的独立创造精神,以及从事学问之道所需的循序渐进、坚持不懈的精神毅力,同时他很强调选择学习环境。他说:“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环境能改变人的习性,适当的环境对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辅助作用。荀子认为人需要“礼义法度”的约束才能“化性而起伪”,视教育的目的在于改造人性,强调人是能被教育好的,一如其“制天命而用之”的实践观念。

相比于孔子意在培养仁人的教育理念,墨子迫于挽救社会与国家的危局,注重培养“兼士”、“贤士”,强调教育的实用功能。举一例可知墨子甚至比孟子还要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墨子悲丝的成语,便可视为墨子针对环境教育对人的素质有决定性影响的典型故事。

老、庄彼此虽有学派立场的不同,但针对教育的观点却有相合之处。他们对现实教育持否定态度,“绝圣弃智”的话语背景是认为教育束缚了人性,不合自然的轨度,但老、庄又各为学派,涉及学派的传承,就不能不对教育发表意见。庄子主张行不言之教,认为教育要潜移默化,以精诚的态度感人,利用模范效应才能带动教育。学习目的在于实践,还要求学者与所学内容名实相符。

法家的主张最为实际,堪比后世实用主义的某些观点。他们论及教育方法时,强调实际效果,轻视不着边际的言说,尽力令民众知道国家提倡和禁止的内容。此外,法家依照法制精神,着重教育实践,认为教育必须经得起考验才行。

先秦诸子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思想界最为活跃的时期,儒、墨、道、法四家影响卓著,他们关乎教育的旨趣各有侧重。如儒家倡导仁义德治,道家倡导自然无为,墨家倡导兼爱节用,法家强调法制精神。有鉴于此,举凡克己复礼的仁义之士、无为逍遥的至人、视彼犹己的兼士以及明法行法的法士便成为四家理想化的教育目标。当然,四家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或有不同,但基本的教育共识则不会有大的变动。

综上所述,诸子家庭教育观念大致以春秋战国社会背景合辙:封建贵族日失其权,世卿世禄的尊位不保,同时平民阶层渐渐脱离桎梏,活动日趋自由;社会等级衰减而世态呈现新貌。原有的定型化的社会结构趋于解体,个人成长乃至个性发展无复拘束,思想自由,人人以才能寻求身份转变,生活竞争加剧,社会呈现结构性的转变。这一切都迫使家庭教育在保持固有观念的同时,增强家族子弟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先秦诸子家庭教育基本理念的异同,无论是共识,还是基于学派特色而做的调整,无不是针对变化了的形势而进行的指导,因而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加之先秦诸子在中国文化史上的轴心意义,他们的教育理念不免或增或减地对后世产生影响。


栏目主编:王多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