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见识录 > 文章详情
城市光影七十年 | 陆元敏:归来仍是少年
分享至:
 (7)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董天晔 2019-06-22 16:18
摘要:在大时代的浪潮里翻滚过来的陆元敏,用成年人的世故和小心保护着另外一个自己——那个在上海老房子二楼把头探出窗外,看着梧桐树下人来车往的怯懦少年。

城市光影七十年

2019年,当全人类即将迈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之际,我们伟大的祖国也迎来了70周年华诞。70年风雨兼程,中国的变化举世瞩目,而上海作为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前沿阵地,获得的伟大成就更是令每一位新老上海人感到自豪。

在这70年浩浩汤汤的历史变革大潮中,有一群小人物。他们不常出现在聚光灯下,也未曾因某件惊世骇俗之举而广为人知。但在平淡的岁月流转中,他们走遍上海的街头巷尾;在历史性的关键节点上,他们从来不会缺席。他们用自己的双脚丈量上海的每一寸土地,用自己柔软的内心去仔细聆听城市的呼吸,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上海发展的一点一滴,用自己平实而又关切的视角为全体上海人民保存下一份共同的时代记忆。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上海摄影师。我们将以十期的篇幅,向广大读者介绍十位或来自上海,或扎根上海的摄影师。从30后到90后,从新闻纪实,到城市风光,再到观念摄影……这群摄影家代际不同,风格迥异,但他们的作品形成的丰富维度,可以带我们穿越进关于上海辽阔的时空走廊。

让我们一同在这十位上海摄影师的影像世界中回望历史,相信未来。


即使在上海的摄影圈子里大概也很少人会意识到,再过一年,陆元敏就七十了。

1990年代,陆元敏从原先旧的摄影秩序内苦苦挣扎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声名鹊起就在一夜之间。虽没有反叛者的凶狠之姿,他却也强而有力地走进观念摄影家的前列。

陆元敏是老三届毕业生,彼时年逾四十,大家怎么都想不到,在普陀区的群众文化馆里,藏着一个怀揣相机,天天在苏州河边游荡、摄影,形如森山大道的街拍扫地僧



和陆元敏说话,让人觉得他身上充满着微妙的矛盾。

他用避世的心态生活,眼睛却并未从人群移开;他用消极的态度拍照,却比谁都更勤于走上街头;他试图消解摄影的神圣性,却又如虔诚的教徒般一路追寻好照片的定义;他愿意和你无话不谈,却又总会在某些时刻欲言又止,似乎还是怀揣着一些不足为外人道的小秘密;他说话时不分对象,永远保持老派上海人的低调谦和,却也从来不避讳自己内心某个小角落,一刻不停地想要使点坏。

在大时代的浪潮里翻滚过来的陆元敏,用成年人的世故和小心保护着另外一个自己——那个在上海老房子二楼把头探出窗外,看着梧桐树下人来车往的怯懦少年。


陆元敏街头摄影作品 2010年代


60年代,中学毕业的陆元敏到崇明农场下乡。三年以后,从小练就的美术功底把他从田间地头的艰苦劳作中解放出来。

一开始,他被要求绘制一些宣传画,随后竟成了农场里的电影放映员。这大概是彼时许多下乡青年梦寐以求的工作:操控电影放映机,变魔术般地将外面的世界透过光影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地道战》,《地雷战》,《英雄儿女》,《上甘岭》……陆元敏说,他最喜欢的还是《列宁在1918》,那个年代看苏联人,很是洋气。

电影放映员的工作给陆元敏的人生产生了两个重要的影响。其一是他到今天依然以一天两部的频率在看电影,他说,新电影一遍看过算数,但是老电影可以反复看,有的甚至可以看十几遍;其二是当年的小陆因为会放电影,于是天然地被认为也会操作相机,1976年回上海以后,他被安排进上海市政研究所,成为一名摄影师。


陆元敏街头摄影作品 2010年代


1982年,陆元敏为了一个可以自由使用相机,拍自己想拍的东西的机会,去了宝山文化馆。

于是,他每天来回6个小时奔波在路上,这样的生活过了7年。直到1989年,他调至普陀文化馆,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上海城市摄影


陆元敏街头摄影作品 2010年代


近两年,陆元敏拍的最多的题材就是虬江路。每天两部电影的消耗量让他必须隔三差五去虬江路淘碟,那里有上海最便宜的蓝光DVD

从家旁边的上海动物园地铁站出发,坐10号线到四川北路,再拎着相机一路慢悠悠晃到虬江路,这条固定的路线上恰好保留着上海如今难得残存下来的市井风貌。

这大概是上海人的某种生活智慧——别专门为了一件事出门一趟,而是把各种想做的事串联起来,安排的正正好好,这样不仅有一种充实的乐趣,感觉上也不会吃亏


陆元敏街头摄影作品 摄于虬江路 2010年代


1990年代的陆元敏,也是抱着和去虬江路买碟同样的心情,开始了苏州河项目的拍摄。

每天上班去单位,陆元敏要沿苏州河骑四十分钟的自行车。文化馆工作清闲,陆元敏边走边拍,常常是到了中午才到单位,顾不上吃饭就冲进暗房洗胶片,当下就能看到上午拍摄的成果。

彼时上海已经进入的发展的快车道,苏州河却还尚处于发展变化的前夕,陆元敏见证上海眼花缭乱的快速变迁,意识到自己已经站在了苏州河历史的十足路口上,现在拍下的,是90年代的上海,是50年代的上海,也是未来将不复重现的上海。


陆元敏《苏州河》,摄于1990年代


在这组作品中,陆元敏的视角近乎游戏,他从不有板有眼地去构图,一切凭借本能,关注抓取人物瞬间的动作与表情。

这种看似随性的拍法,让照片中的人都活灵活现:他们沉浸在自己的剧本里,完全没有意识到镜头的存在,一切都很真切,却也因为抓取瞬间带来的戏剧张力而让场面一下子脱离了过于日常的平庸叙事。

羞于与人交流,羞于入侵式抓拍的陆元敏,为观者打开了一个十分生动的苏州河世界,而他则像个恶作剧得逞的男孩,继续高高兴兴地隐藏在了照片的后面。

吊诡的是,陆元敏在90年代试图讲述的,是往前倒推几十年的苏州河故事,然而在他之前的几十年,也确实并没有人在用这样平凡、有力,甚至带有一些超现实意味的视角,去好好观察和记录苏州河,以及河边人们的生活。


陆元敏《苏州河》,摄于1990年代


与苏州河拍摄项目平行的另外一个主轴,是陆元敏拍摄的上海人系列。这个系列从很纯粹的为朋友拍照开始,自然生长出了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谱系:有上海人在传统民居中坐在窗边的环境肖像;有人们自顾自打麻将聊天的日常生活;也有街巷里弄中,人们无所事事或行色匆匆的身影。

不同的拍法,不同的视角中,光影的迷幻和人们放松自然的状态是贯穿不变的气息。

如今学界将陆元敏这个阶段作品的价值往往定义为为了不复存在的时代存证,但出于这一功能的作品并非陆元敏独有。

在这个作品中,真正属于陆元敏的,大概还是他如同技艺高超的小偷一般,从人们的生活里窃取雪泥鸿爪的能力,这种碎片式的轻松叙事少了几分纪实摄影的刻意与粗粝,变得温情且有烟火气,简单说来,这是上海人拍摄的上海日常。


陆元敏《上海人》摄于1990年代


苏州河项目和上海人项目,对于陆元敏来说,是机缘所致。恰恰是完成了这两个项目以后,他又进入、或者说恢复了摄影的日常游戏的本来状态。

直到今天,在街头纠结和胆怯于别人的眼光,不敢举起相机,依然是陆元敏拍照的常态,然而这种紧张感恰恰又成为了他在街头拍摄的一种瘾,他用不同的器材,不同的焦段,以及相伴而来的各种不同的拍法,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街头影像实验。

他用lomo相机、乐凯胶卷、超焦距的拍法,在上海街头进行大量的盲拍,劣质镜头和低价胶卷并没有降低照片的冲击力,反而与国际上的快照街拍思潮不谋而合;后来,他又用奥林巴斯数码微单的黑白模式将这种独特的风格过渡至了数码时代。


陆元敏使用数码相机的黑白模式拍摄的上海街头 摄于2010年代


现在,陆元敏依旧在用各式各样、因为设计缺陷而造成画面感独树一帜的老镜头进行着拍摄,把一支镜头玩腻了,就换一个新的玩,他希望自己的照片依然有变化,希望拍照不要太容易,因为容易不好玩了

客观上说,这种游离于传统的摄影体系,不断寻求变化的过程,让年近七旬的陆元敏依然保持着对于摄影高度敏锐的直觉,也让他的不断变化的作品风格一直处于一种可观赏的良好状态。


陆元敏使用数码相机的黑白模式拍摄的上海街头 摄于2010年代


今年五月,陆元敏受朋友之邀,去了一次南疆;在此之前,他还受邀去纽约进行过一段时间的拍摄。

拍了一辈子上海的老陆说,那些地方虽然很好,但是太好拍了,跟自己似乎也没什么关系。回了上海,知道朋友们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他的心才能定下来。

对陆元敏来说,生活和拍照从来都是不可分离的事情,而他为生活拍照的初衷,也为上海留存下一份充满人情味的私人城市影像。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张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