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城事 > 微观上海 > 文章详情
我在外企这八年
分享至:
 (0)
 (1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萨琳娜 2014-09-24 23:26
摘要:

若干年前,进世界500强外企绝对是一种值得炫耀的经历。而现在,随着外企进入越来越多,也愈加本土化,诸多特殊待遇正在日渐消失。在外企工作了8年的Serena,看了《公务员:这一年少掉的福利》后深有感触,也给《上海观察》发来了这篇稿件,叙述她在外企八年的感受和变化。

 

在这家世界500强大型外企待了近八年,今年第一次感到寒意。往年到了十二月,公司早就打扮得花枝招展:超炫的圣诞树,超大的圣诞老人。有一年,甚至还在大门口搞了个超酷的漫天飘雪花的实景装置。

 

但这两年全球市场都不景气,今年的利润目标眼看又要完不成,美国总部三令五申年底必须节约开支,于是大家纷纷掀起省钱大比拼,圣诞装饰几乎不见踪影,连各类庆祝活动也趁机一并取消。

 

让人寒心的还远远不止前台那颗稀稀拉拉又矮又矬的圣诞树。下半年开始,不停地有老同事离开。有自觉前途黯淡主动走人的,也有被公司裁员心有不甘的。

 

坐我斜对面的爱丽丝在这公司已经十年,属虎,10月份刚过完虚岁四十的生日。那天她休了一周长假刚回到公司就被HR叫过去,被告知由于所在业务部门战略调整,她的headcount将被迁至新加坡。公司会给她N+1的赔偿金,但必须当天就签字。

 

回到座位,她失神落魄,想不明白为何十年的工作霎那间说终结就终结。裁员竟然就像歌里唱的,“没有一点点防备也没有一丝顾虑”般突然出现

 

时光倒回到2005年,当我通过校园招聘拿到这家公司的管理培训生职位时(在行业内排名全球前三),所有人都表示羡慕嫉妒恨。南京西路最顶级的办公楼,出差全是豪华五星酒店,每年15-20%的工资普涨,每两三年还有级别晋升及大幅度涨薪。

 

工作氛围更是轻松随意。那时候公司刚进入中国市场没几年,总共两三百人,再大的老板也是和蔼可亲笑容可掬。中午请大家吃西餐,再买些cheese蛋糕带进办公室,下午开瓶红酒聊聊明年的市场计划。

 

姑娘们也都穿得光鲜靓丽,小伙们每天把头发梳得油光锃亮。销售们的蓝牙耳机跟耳屎一样寸步不离,动不动就故作忧郁地感慨“今年40个million美金的指标very hard to achieve”。

 

年底,美国的一帮大佬坐着公司的专机从底特律飞到上海,参加上海办公室在滨江大道高级餐厅举办的年会,席间还斥重金安排了黄浦江边的烟花表演。那一朵朵缤纷绚烂的烟花,清晰地映照出了每一个员工脸上的志得意满。

 

只是这绚烂也如烟花一般短暂。对中国市场的高预期让公司进行了疯狂扩张,经过一系列的兼并重组及大规模的招聘,现如今在上海的员工达到了1800人,办公室也早已搬到了偏僻的郊区。

 

外企的加速本土化,导致各项福利急剧缩水。很快我们发现,涨薪的幅度降低了,晋升也变得艰难。冰箱里早就不见了免费的水果和饮料,连招待客户的瓶装水都得跟老板申请。

 

员工数量的急遽增长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据说早两年公司还有免费茶点的时候,好几次茶水间的几罐麦乳精刚放出来,半小时内就空空如也。

 

当然,公司表面上继续一片温馨祥和,能容纳1000人的公司食堂每天中午还是那么熙熙攘攘,总裁每个季度开大会还是在高谈阔论大中华区的机遇和增长,hr总监每到年末还是能捧回最佳雇主的大奖。

 

只是由于近几年公司所在行业的不景气,以及美国经济的持续衰退,中国市场又迟迟不发力,导致一些负面的低落情绪在员工间蔓延,尤其是那些经历过公司辉煌时期的老员工。

 

大家都在感慨,公司的文化变了,变得不再那么包容、开放、坦诚。与此同时,官僚、势利、压抑、层级分明,这些以前我觉得只有在国企和民企才有的风气,也开始在外企大行其道。

 

08年金融危机初现端倪之时,公司有史以来第一次宣布裁员,很多人惶恐焦虑不适应。现在5年过去了,大家貌似已经习以为常。虽然离职时给的package越来越少,从N+3退化到了N+1,但大家还是纷纷祝福了爱丽丝,毕竟以她的工资和年限,可以拿近50万赔偿金走人。

 

而且现在每年都不断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招进公司,年轻、有活力、英文流利,关键还便宜。对于我们这些资历尚浅的员工来说,很多人都感到了压力,且默默担心等轮到自己走的时候还不知道能拿多少钱。

 

那些已经做到公司中高层的人也有忧虑。我知道的一些几年前被裁员或者主动离开的前同事,现在日子都不是太好过。大部分适应不了国企民企的节奏,也没有勇气自己创业,所 以还是跳槽去外企的居多。

 

其中一个是我以前老板的老板,45岁已在公司做到很高的职位,年薪一两百万,09年公司搞收购兼并的时候突然就没了他的位子。被架空之后他熬了很久,后来好不容易找到同行业的一家小公司在上海的总经理的位置,开的薪水也还不错。

 

可是没到半年,这家小公司的瑞典总部决定把整个公司卖掉,被收购后公司换了大老板,自然不买他的帐。于是,他只好主动离开,据说现在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前几天我在电话里祝爱丽丝圣诞快乐,顺便问她找工作的进展。她苦笑着说,猎头说现在年底谁都想拿双薪和bonus,根本没什么好的机会,等过完农历年再看看吧。

 

她随后又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我年纪又大又挑剔,离家远的不去,非熟悉行业的不去,工资低的自然更不去,我要是猎头我也不推荐自己。我于是笑着安慰她,至少她这个年纪很早就进了外企,二十年的打拼已有不少积累,在上海好几处房产,确实也有资本挑剔。

 

可是更多的外企人呢?行业及市场的瞬息万变,内地对外企的政策调整,以及外企内部的天花板效应,每一个风向标都在不断挑战外企人的神经。

 

我不敢也不愿想这么多,可是身边的人和事时刻都在提醒我,像我妈就经常在电话里问我:你在这外国公司能干到退休吗?你要是被裁员了,老了还能像我们一样拿到退休金吗?

 

我默默地挂了电话,觉得这个年底确实有点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李宝花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