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用水墨穿越时间,和两千年前魏晋名士心灵互动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钟菡 2019-06-16 07:00
摘要:丁小方的世说新语艺术特展亮相八号桥艺术空间。

用水墨表现《世说新语》,能否画出新意?“重塑经典——丁小方的世说新语艺术特展”6月15日—7月9日亮相八号桥艺术空间1908粮仓,集中展出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丁小方以《世说新语》为主题创作的近百件作品。丁小方擅长以写意手法塑造人物,笔墨古拙,妙趣横生,正如《世说新语》的文风,寥寥数语,入木三分。

用水墨画出名士风度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420年~479年)临川王刘义庆编撰的一部志人笔记小说,主要记述东汉末年至南朝宋时两百多年间士族阶层的言谈风尚和琐闻轶事,鲁迅先生称其为“一部名士底教科书”。《世说新语》涉及各类人物1500多个,一千多个小故事,要将其转为绘画作品,却是个大难题。“重塑经典”是丁小方给自己定下的创作课题,四年前,他创作了《水浒传一百零八图》,这次他更迎难而上,选择了这部《世说新语》。“从《水浒传》到《世说新语》跨度很大,前者有名家创作珠玉在前,后者几乎没人画过,而且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把《世说新语》的气息传达出来,幸运的是我终于找到了我想要的格调和风格。”

《世说新语》背景在中古时期,历史文献和出土资料稀缺,为了创作,丁小方花了大量时间收集素材,也充分调动艺术想象力。在画面中,他用了灰冷的色调,营造出一种历史的烟尘感。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会长、导演朱枫发现,画面中许多人物的眼睛微闭,或是眯着,丁小方用这种巧妙地神态处理体现出高傲、超然的名士风度。背景也是他重点着墨的对象,有些背景和人物主体纠缠在一起,树、月亮、柱子等景物放大夸张,太湖石或在人物前,或在人物后,体现出魏晋时期人与自然合一的美学风尚。这种着重背景营造的探索,也是区别于传统中国人物画高士图的创新之处。

上海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教授汪涌豪认为,魏晋名士追求自然、表达自我,他们的言行举止揭示生命和生活的真相,也是每一代人都向往却不敢去践行的主题。“画《世说新语》,是受到中国文化的感召。”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毛时安认为,丁小方的创作并不是对原著的被动图解,而是与文字形成了互动感,包含画家自己的理解和当下的解读。“这是建立在现代人和一个两千年前高士之间的心灵互动,这种互动是碰撞出新意的。”

变中有度,合乎中国画规矩

《世说新语》中,魏晋名士们放浪形骸的行为态度尤为引入注目,丁小方挑选其中有画面感的进行创作,让观众可以看到顾恺之倒吃甘蔗,王徽之雪夜访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嵇康赴死前慨然一曲《广陵散》等等一系列具体形象。这些形象化创作也受到了专家和学者们的认可。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中国画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陈翔还记得读大学时,在章培恒先生的古籍整理课上,课堂练习就是拿一本没有标点的《世说新语》做点校。“我对《世说新语》有一份特别的感情。丁小方的作品符合现代人对传统的理解,也许现代人读《世说新语》可能有隔阂,但看了他的作品后,更加容易接受。特别是淡雅平和的画面中有超凡脱俗的气息,难能可贵。”《任诞》篇是他特别喜欢的,有幅作品中,丁小方在画面中将船斜着画,尤让他觉得有趣。“作为《世说新语》这样的作品,还可以可以更开放一点,狂一点。”

用古典审美的水墨画表现名士们的放浪形骸,是否难以淋漓尽致?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文艺评论家杨扬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规范,高手体现在中规中矩中的张力,在变中应有度,合乎中国画的特色。“丁小方的《世说新语》把人物和自然景物结合,相比传统中国画布局丰满,现代气息非常强,带有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在海派绘画的装饰性中也体现出变化。每个人的变化力度不同,太过实验性的变化未必是让人舒服的。丁小方的画作给人感觉如沐春风,这和《世说新语》的意境是一致的。”

重塑经典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近年来,上海一批人物画家自觉用中国画形式重塑经典,比如朱新昌画过《聊斋》《山海经》,马小娟画过《红楼梦》。丁小方结束《水浒传》《世说新语》创作后,还将继续创作《金瓶梅》。“往大了说,是如何用中国画形式表达民族经典,建立文化自信。往小了说,怎么用中国水墨占领年轻人的市场,影响下一代,是我们当代画家要思考的。”在丁小方看来,重塑经典,弘扬传统,核心更在于重塑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当代画家画经典,不是复古,而是要在经典中注入当代的审美,拉近当代人与传统的距离。文汇报副总编、上海市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诗人缪克构认为,在艺术界普遍心态浮躁的当下,丁小方耐得住寂寞,花费大量时间精力重塑经典,令人敬佩。

前不久,丁小方与画家汪家芳、音乐家廖昌永携手,在日内瓦、维也纳等地推出“中国古诗词书画艺术歌曲独唱音乐会”。他用书画作品为诗词歌曲“伴唱”,让中国文化的传播更加深入人心。“在国外巡演过程中,我对中国画也有了全新的认识,发现画上的随类赋彩和唱歌布局等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也更加坚定了用古典绘画结合音乐方式传承传统文化的信心。”6月15日,廖昌永特意带着女儿来参加开幕式,他认为,应该让更多孩子来阅读和欣赏重塑经典作品,参与和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相比我们,他们更加国际化,通过培养,也要让他们带领中国书画、美学文化走向国际。”

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金贵认为,丁小方的《世说新语》作品在传承古人笔墨形式的基础上,又带有时代感。“艺术作品不能解说文字或者图解文字,而要在文字基础上升华。看完这些作品,感觉古人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穿越了时间。”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施晨露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