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在扬州,访寻这一位“文章太守”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张应 2019-01-16 07:06
摘要:文人的饮酒方式与众不同,常叫人去山下邵伯湖里采摘荷花千余朵,分插于百盆中,放在客人之间。然后让侍女取花传给客人,依次摘其瓣,谁轮到最后一片花瓣则饮酒一杯,且赋诗一首。

早年读过欧阳修的词《朝中措·平山堂》:“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书上注解说,是为欧阳修于扬州平山堂为友人刘敞送别之作。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乃欧阳修对刘敞的赞美之词。我对刘敞了解不多,无法将“文章太守”与刘敞关联,倒是觉得“文章太守”挺合适欧阳修自谓。于是,在我的印象里,“文章太守”便是那位做过扬州知州的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

 

很早我就有个想法,有机会去扬州,一定要在扬州古城里寻访近千年前知扬州那位“文章太守”的旧踪。于心里盘桓了多年的愿望,终于在丁酉年仲秋得以兑现。

 

欧阳修坐花载月平山堂

 

到了扬州,我径直去了位于扬州西北郊蜀岗山里的大明寺,找到了欧阳修词中的平山堂。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欧阳修离开了他笔下“环滁皆山也”的滁州,迁知扬州。在扬州,他继续推行他一以贯之的施政理念“宽简”。“宽”即戒绝苛政,“简”是去除繁琐。到任不久,欧阳修新官上任三把火,三下五除二,大刀阔斧将原本喧噪的官署治理得井然有序,宛若僧舍般宁静。他治下的扬州地方百姓安居乐业。一生好饮酒行游的欧阳修,有了空闲便寄情山水,交朋结友,饮酒赋诗。一次,欧阳修出城到蜀岗山上拜访大明寺,意外发现此地清幽古朴,是修身养性读书会友的好地方。欧阳修在此流连忘返,随后于此筑起一堂。堂在山上,扬州古城匍匐于山脚下。坐此堂上,江南诸山,历历在目,似与堂平,故取“平山”为堂名。

 

平山堂

 

我到平山堂,未进堂门,先见门前一株古柳。立刻想起了欧阳修词中一句“手种堂前垂柳”,那便是传说中的“欧公柳”。据说还有一株“薛公柳”,是欧阳修之后一位名叫薛嗣昌的官员知任扬州时,在“欧公柳”的对面加种了一棵,且自命名为“薛公柳”,意欲与“欧公柳”并列。可惜世人不买账,他一转背,那柳树便被人伐倒了。我在平山堂门前自然未见到“薛公柳”,只是听到有此一说。

 

整座平山堂,坐北朝南,硬山式屋顶。堂厅里,居中摆一张八仙桌,两把太师椅,试坐上去,面南而望,果有“平山”之感。堂内陈设简单,屋檐上、楹柱上、堂壁上,见缝插针挂满匾额,皆为历代名流之作,字字珠玑,蔚为大观。站堂前石台上,面前庭院清幽俊秀,书香文雅气息扑面而来。

 

从前的平山堂是文人雅士吟诗作赋的场所。欧阳修时常呼朋引伴到此聚会宴饮。那帮文人的饮酒方式与众不同,常叫人去山下邵伯湖里采摘荷花千余朵,分插于百盆中,放在客人之间。然后让侍女取花传给客人,依次摘其瓣,谁轮到最后一片花瓣则饮酒一杯,且赋诗一首。这游戏类似于后来的击鼓传花,玩起来热热闹闹。一帮文人饮酒吟诗,往往玩到深夜,披星载月,尽兴而归。你看,悬在堂上的“坐花载月”“风流宛在”之匾额,是后世人因追怀欧公趣闻轶事而题写。

 

解说员说完,抬手指指墙上牌匾,让大家看匾上文字有无异样。原来,“风流”的“流”字右边头上少了一点,“宛在”的“在”字右下方多了一点。据说这两个故意写错的字,错得颇具匠心,旨在警示后来人应该少一点风流,多一点实在。听了这个解释只是淡然一笑,心里并不苟同。后来人的“实在”其实够多了,唯在赋诗作文上的“风流”,真的没有几人能赶上欧阳修!

 

念欧公苏东坡建起谷林堂

 

穿过平山堂后面一道短廊,走向另外一堂——谷林堂。元祐七年(1092年),苏东坡由颍州徙知扬州,为纪念恩师欧阳修,乃在平山堂后另建一堂,并从自己“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的诗句中集取出两字,题名“谷林堂”。

 

谷林堂

 

到了谷林堂前,一行人在几株老梅、天竹和古松跟前停步了。据说,这是后来人栽植的岁寒三友,意在象征欧阳修和他的得意门生苏东坡的傲世风骨、坦荡襟怀以及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当年,平山堂建成后,苏东坡多次到访,且为平山堂留下了不少诗词杰作。抬头读墙上苏东坡的词作《西江月·平山堂》:“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足以想见,欧阳修离开扬州后,苏东坡再访平山堂时,眼前人去堂空,苏东坡心情失落至极,感慨万分,发出了万事皆空人生如梦之喟叹。

 

琼花观里琼花台,独立无双结琼果

 

回到扬州市区,在市中心文昌中路上找到了琼花观。

 

此去目的是访无双亭。在平山堂里,偶然想到了欧阳修的一首诗:“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读诗便能想到,琼花观里有一座无双亭,欧阳修知扬州时,曾在琼花观里无双亭下观赏琼花,趁着广陵好春光,尽诗酒雅兴。

 

扬州琼花闻名遐迩。北宋至道二年(996年),时任扬州太守、北宋初期著名诗人王禹偁来琼花观赏花,见琼花叶茂花繁,洁白无暇,一时诗兴大发,作《后土庙琼花诗》曰:“谁移琪树下仙乡,二月轻冰八月霜。若使寿阳公主在,自当羞见落梅妆。”且作序言:“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谓之琼花云,因赋诗而状其异。”

 

琼花观

 

庆历五年春天,以资政殿学士身份出知扬州的官员韩琦到了琼花观,也留下了惊叹琼花之美的诗句:“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后来,欧阳修到任扬州,发现琼花观是个难得的好去处,了解到有关扬州琼花的美好传说,欧阳修盛赞扬州琼花是世间独一无二的奇葩。遂在琼花观建起一座亭台,且以“无双”为亭命名。

 

如今,琼花已是扬州市花,琼花观亦被视为扬州标志性名胜古迹。扬州人爱说“不到琼花观,到了扬州也不算”。

 

我到扬州,寻访琼花观,也算顺理成章了。在“琼花观”公交站下车,走到琼花观前,首先看到坐落于文昌路北边,一座貌似华表四柱三间门楼式花岗岩牌坊。左右两根石柱,柱身上圆下方,中间横梁上嵌有一方石额,上有楷书“蕃釐观”三个大字。“蕃釐”即指琼花,出自《汉书·礼乐志》“惟泰元尊,媪神蕃釐”,意为多福。历经岁深月久的风吹雨打,牌坊的石柱上斑驳,古旧之意盎然。

 

进了大院门,先到三清殿。从标牌上发现,琼花观园林大院如今还是扬州市文联办公活动场所呢,羡慕扬州作家艺术家们格外有福。三清殿墙上挂满了书画作品,大殿已作展厅用。过了三清殿,便到了琼花观。在琼花观门前,因门边一副对联而停步。上联是“明月三分州有二”,下联是“琼花一树世无双”。无心欣赏联文的深意和书法的厚功,眼里只有对联最后两个字“无双”。

 

进得门去,才发现琼花观没有想像大,可谓小而精。站在门内,一眼便可看遍观内全景。花台正中一株不算古老的琼花树孑然而立,台侧石额上镌刻有“琼花台”三个隶书大字,却洋溢着古意,令人生发些许怀古幽思。一时有些遗憾,我到琼花观,来的不是时候,错过了琼花花期,眼前只能看到琼花树,无缘亲见琼花开放盛景。琼花原本为灌木,琼花台上这株却高大如树,枝繁叶茂,与乔木无异,实在罕见。

 

琼花台东北面有一座假山。在假山之上果然筑有一亭,造型精巧别致。亭檐上有一匾额,上书“无双亭”三个大字。走进无双亭里,极目四望,琼花观里,青翠之中点缀着红黄,秋意阑珊。琼花台上那株琼花树,没有开出雪白的花朵,倒是结出了丛丛小红果。走近琼花树,细看小红果,极似生于南国的红豆,仿佛每颗豆大的籽粒里面都孕育着一个冰清玉洁的小精灵。在那个秋天的下午,在和暖的阳光下,面对见果不见花孤零零地立于琼花台的一棵树木,心里陡然生出一种穿越千年的孤独感。

 

离开无双亭,走出琼花观,扬州之行随即划上句号。那一刻,忽然想起一个问题,欧阳修任职扬州不过一年时间,扬州人念念不忘欧阳修,千百年来,世世代代扬州人一直怀念欧阳修。在扬州古城,欧阳修的踪迹轻易可寻,风流宛在,仿佛他正行走于广陵古城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

 

那位文名盛于官名的“文章太守”,千年“无双”,却不孤独。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伍斌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