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拿着《印迹》寻踪宋元文化:这里有上海唯一元代地面建筑和地下遗址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栾吟之 2018-08-20 10:10
摘要:普陀区文化局局长王春明说,《印迹》的出版,不仅是对普陀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脉的一种梳理,是普陀打响“苏河十八湾”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还原一个更真实、更全面的上海历史文化。今后普陀区将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研究和探索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利用,延续文脉、传承传统,赋予历史文化遗产以新的生命和活力,为卓越城市的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这座城市的宋元文化史迹为数很少,弥足珍贵。上海唯一的元代地面建筑真如寺大殿和唯一的元代地下遗址志丹苑水闸遗址,都存于普陀区,被完好保存至今时今日。

 

在本次书展首发新书中,一本由普陀区文化局主编的《印迹——上海市普陀区文化遗产图志》(以下简称《印记》),细述了这两处全国文保单位不为人知的“秘史”。这本装帧精美的图志,以文化遗产的保护等级和保护体系为纲,运用珍贵的图片资料和史志式的文字,再现普陀区考古遗址、古建筑、革命史迹、近现代建筑遗产的今昔风姿。

《印记》封面为中央造币厂旧址 摄影 钟经纬


一殿一闸,尽显元代风华

 

上海这座城市,历史到底有多悠久? 在上海郊区,“上海之根”松江、“上海之源”青浦等等,蕴藏着五六千年的史前文化;在中心城区,宋代龙华塔、徐家汇明代光启墓、老城厢明清建筑等等,诉说着成陆繁荣的过程。

 

而长久以来我们都忽略了一些弥足珍贵的宋元文化史迹:在历来被认为是老工业发源地的在普陀区,存在着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这里有上海唯一的元代地面建筑和唯一的元代地下遗址——真如寺大殿和志丹苑水闸遗址。

 

位于今天真如城市副中心的真如古寺内,保存着一座距今已有近七百年的元代大殿,以及与大殿同年岁的古银杏树。这是如今江南地区仅存的几处元代木构大殿之一,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

真如寺大殿

 

古朴的大殿内,两根前金柱间横梁上“时大元岁次庚申延祐七年癸未年夏月乙巳二十日巽时鼎建”的题刻,清楚地告诉人们它从1320年起就已经矗立于此。真如古镇便是因寺而兴,从寺到镇,再到今天的上海城市副中心,真如寺大殿见证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风云变幻和发展轨迹。

 

延长西路上还有一处元代的地下文物——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这是位于古代吴淞江支流赵浦上的一座水闸遗址,被专家认为是规模最大、做工最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闸遗址。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的发现,曾为评为2006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它是上海的城市进程的重要实物史料,在中国水利工程发展史上有着重要意义。

元代水闸遗址博物馆

 

如今,市民可以进入建在遗址之上的博物馆,零距离感受元代水闸当年的气势和精湛的工艺。这座水闸由元代著名的上海籍水利家任仁发设计建造,据史料记载,任仁发曾主持建造了多座水闸,而今日能见者,仅此一座。值得一提的是,这位元代的大才子,还不仅仅是一名建筑师,还是一位著名的画家,他存世之作,件件是精品,不是被历代帝王赏玩而收藏在北京或是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内,就是独领拍场风骚——2016年最贵的中国艺术品、成交价突破3亿的《五王醉归图卷》就是他创作的。

 


一塔一桥,别具南宋遗韵

 

除了元代的两处重量级文物,在如今的桃浦智慧科创城内,有一座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古迹——韩塔。相传南宋年间,金兵南下,韩世忠驻兵于此,建双塔作标渡。两塔相距十里,韩塔为北塔,故又称白塔,南塔则早已不存。如今的韩塔历经沧桑,虽然经过了重修,但仍依稀可见宋代遗韵。

韩塔今貌

 

离韩塔不远处,还有始建于南宋、清代重修的古桥绿杨桥。这些塔桥都是上海宋元文化的珍贵史迹,它们的历史可上溯千年,还将继续伴随着这片土地的历史步伐前行。

 

上海的红色文化和海派文化,都可以在《印迹》中找到众多踪影。普陀区所在的沪西地区,曾被誉为“赤色沪西”,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发祥地之一,近一个世纪以来,工人运动此起彼伏,可歌可泣。《印迹》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和历史资料,将总工会第四办事处、沪西工友俱乐部、顾正红烈士殉难处等革命遗址呈现给了读者。

 

普陀区的工业遗产特别丰富。这里保存着中央造币厂旧址、上海啤酒厂旧址、福新面粉厂旧址、申新纺织第九厂旧址、中华书局印刷所旧址等近20处工业遗产。例如,上海啤酒厂旧址是匈牙利著名建筑设计师众多建筑作品中唯一保存下来的工业建筑,这里如今是展现苏州河优美环境的环保主题公园梦清园;民族资本家的信和纱厂旧址,保存了自上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各时期工业建筑,如今这里是M50,早已成为了闻名中外的艺术创意园;荣氏家族的福新面粉厂旧址,正是今天“网红”建筑“天安阳光千树”在所在地,历史建筑和现代建筑在这里得到了融合……

中央造币厂旧址

邬达克设计的上海啤酒厂旧址

“天安千树”地块的阜丰机器面粉厂旧址

大夏大学的群贤堂

圣约翰大学理科楼旧址

宜昌路救火会大楼旧址

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旧址

 

普陀区文化局局长王春明说,《印迹》的出版,不仅是对普陀物质文化遗产和历史文脉的一种梳理,是普陀打响“苏河十八湾”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也有助于还原一个更真实、更全面的上海历史文化。今后普陀区将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积极研究和探索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科学利用,延续文脉、传承传统,赋予历史文化遗产以新的生命和活力,为卓越城市的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本文图片由钟经纬摄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