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视觉 > 见识录 > 文章详情
爱申活 暖心春|【大学生的新春视角】江西:返乡扶贫的检察长
分享至:
 (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丹瑶 2018-02-24 13:25
摘要:今年75岁的王晓阳,曾是九江市一名基层检察院检察长,退休后驻村扶贫,一干就是16年……

今年75岁的王晓阳,曾是九江市一名基层检察院检察长。出生在彭泽县芙蓉墩镇太字村12组的他,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当过生产队长、也干过村支部副书记。

“我对三农工作有感情,有一种使命感,要把它做好”,祖祖辈辈都生长在农村,使他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与期满轮换的驻村工作队成员不同,王老凭着这份对乡村故土的深情和基层工作的热爱,驻村一待就是16年。

 

手持保温杯,拎起工作袋,戴一顶灰色老年帽,脚踏一双运动鞋,这是王老一天的工作装备。

 

2001年从地方调任市检察院调研员后,原本单位对王晓阳的工作安排是在城里给中小企业查账,“我对这个不太感兴趣,所以就向单位要求去扶贫蹲点”。扶贫的第一个村庄是修水双井,干了一年后王老到了退休的年限,但他觉得驻村能为老百姓干点事,所以就申请留在双井村继续扶贫,只拿退休工资。

驻村工作队是由扶贫单位派往贫困村庄的一支帮扶队伍,王老作为扶贫驻村工作队的成员,主要负责贫困户建档立卡,制定实施脱贫计划,积极引导社会资金等工作。

修水双井村黄庭坚故里旁、庐山波湖村新修的自来水厂里、彭泽先锋村的希望小学,彭泽康庄村口的候车亭中,都留下了王老深深的足迹。

2010年完成庐山波湖村的建设后,王老向单位请求回老家彭泽去扶贫。“当时我就提了这么一个要求,就是想回到家乡去做点事”。怀着这样一颗对故乡的赤诚之心,王老开始了家乡的扶贫工作。


王老手机不离身,电话是他联系工作的重要工具。

 

尽管王老每日的行程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但他还是觉得自己的时间不够用。

2018年2月3日这天,清晨6时天还未亮,老人就起床洗漱整理。早餐后花1块钱从家门口搭乘10分钟的公交到班车点,再从班车点花9块钱搭一小时的班车到村口。除了每天上下班2小时的通勤,王老还常常需要奔波在县市之间争取项目和资金。

十六年来,王老在工作中已形成了 “一听二问三访四座谈”的一套方法。犹如中医“望闻问切”再开出治病良方一样,王老认为“听问访谈”是了解村庄情况,寻求解决方法的好途径。每到一个村,王老都会先去百姓家里了解情况,从最迫切的需求开始解决。

2015年王晓阳来到康庄村的时候,村民们对村口的一块大广告牌忧心忡忡,它曾掉下来砸伤过村民,有很大的安全隐患。于是王老决定干脆拆除广告牌,在村口集资修建了一个候车亭。

如今康庄村的候车亭,成为了附近3个乡镇15公里道路上唯一的候车亭。“以前天气不好还要在风雨里等车,有了这个亭子出行方便了不少”。谈起新建的候车亭村民连连称赞。

 
王老听取村民的意见。

 

针对村子的实际情况和村民的建议,王老和村委制定了康庄村的脱贫发展计划。主要内容是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发展特色产业以调整产业结构。

康庄村位于太平关乡东部,地势低洼,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基础设施薄弱。每年汛期河岸涨水,都有危及农田的风险。由于圩堤年久失修,部分已破损,王老为此向水利部门争取了几十万元的资金用于修补,一直现场跟进,密切关注工程进度。

修固项目最近正处在收尾阶段,现场监督工程的村民小组反映目前圩堤加固的质量并不达标,多处厚度未能达到验收标准。王老反复叮嘱施工小组,一定要按标施工,质量问题不能马虎。

 
这道圩堤在去年汛期保卫了200多亩的水田。

 
王老在施工现场了解工程进度。

 

王老对扶贫工程质量的严格要求,是他一丝不苟认真工作“硬”态度的体现。而在工作的其他诸多方面,却也可以看到王老那股不懈韧劲与适应乡土的“软”方法。

谈到驻村工作的难点,王老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是群众工作。村里的一些长远规划,有时村民不理解接受,就只能一家家反复上门去跑。交心地和他聊天再解释政策”。说服贫困户刘铭养鸡,就是用这样的办法。

村里主要的脱贫产业是养鸡,王老提出了养殖大户带贫困户的帮扶方案。2016年底,依托养殖大户,康庄村创办了扶贫养殖专业合作社。近两年来,带动村里22户贫困户养鸡3860只,每户贫困户年均增收约5000元。

刘铭是养殖大户带贫困户政策的受益者,但一开始他并不想加入合作社。

“讲实话,最开始这个养鸡我是很不想干,弄不好会发瘟”。刘铭笑着继续说道,“后来王老来了我家好几趟,给我讲了政策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建议我可以利用自家后院山坡的小竹林散养鸡。来的次数多了,又说鸡苗可以免费领,我就想那就试试吧”就这样,在参加了几期合作社的培训班后,刘铭开始饲养免费领来的鸡苗。

现在,刘铭家后院竹林里,散养了150多只蛋鸡。虽然天气寒冷,但每天至少能出产50只土鸡蛋,有人专程上门收购,有时候甚至供不应求。

刘铭算了一笔账,每天1.2一个鸡蛋约50多元的收益,除去饲料成本,一年卖鸡蛋大约能收益七八千元。100元一只的公鸡,一年能卖20只。养好了的话,这个项目年收入破万不是问题。

去年,刘铭家完成了危旧房改造,奔着好好养鸡争取永久脱贫这个目标,他对2018年很有信心。

 
养鸡大户陈和平向记者展示合作社销路颇广的特色品牌“一脚泥”。


刘铭与后院竹林里的蛋鸡。

 
驻村时间长了,王老对村里各户的情况都很熟悉。精准扶贫中要求“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穿,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安全住房),而王老也会根据各家的情况,为他们争取最需要的帮助。

同吃同住,分忧解难,王老与村子里的村民们有着实在的真感情。

刘美患有罕见的疾病,需长期卧床,全家六口人为此负债累累。王老曾在刘美重病住院期间自掏腰包送来1000元,也多次联系市县医院专家对刘美的病情进行会诊,一家人感激至今。

在康庄村,很多家庭都接受过王老自费的帮助,而他一个月5000元的退休金也因此所剩无几。

村长说村里有人半开玩笑地说这样自费资助的行为就是个“傻瓜”,但王老认为“自己是个快乐的月光族,有时候碰到了这种情况不忍心。所以能帮一点是一点,也是积德”。

 
长期服药的高昂费用,让这个六口之家为债务阴云所困。


看到王老进门,刘美母亲执意要炒一锅新鲜的米糖来待客。

 
一锅米糖在这个贫困的家庭中,已是最珍贵的招待。

 
老陈今年47岁,过去12年来的每一个春节,他一直在异乡漂泊,没有安身之处。虽然2014年已经脱贫,但由于在老家没有宅基地,住房一直是困扰他的老大难。

2017年,为了帮助老陈建屋,王老征求村民小组成员的同意后,层层向政府协调申报,最后经土管部门同意,为老陈争取了一个建屋指标。

老陈这些天,打算趁着好天气,赶赶工期粉刷一下,在属于自己的新屋里好好过个春节。房屋的粉刷工作快要完成,老陈和老母亲用小三轮买了一些家当,准备搬进这个真正意义上属于自己的新家。


老陈从屋里迎出来邀王老进屋喝水。


新屋建成后,老陈脸上是掩不住的喜悦。

 

“能做成点事老百姓高兴,我也高兴。所以我是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味”,王老忘我的工作状态,常常会让人忘记他已是位年过古稀的老人。而王老的身体则还是会诚实地时不时“提醒”他,要多注意休息。

每天饭后,王老都会从兜里的餐巾纸包里拿出降糖药服用。身患腰椎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他,常常是刚打完针就继续坚持干工作。最近,带状性疱疹发作,王老腿脚疼得厉害,赶着去开会没时间去医院,他就听着村民的土办法去“划一下”。开会回来还是疼得厉害,王老终于决定把打针事宜安排上日程。

王老随身携带的还有一张边缘已经磨得厉害,但清晰可见“忠诚 公正 清廉 文明”八个红字的检察院一卡通。虽然已从检察院退休多时,但这几个字的含义可能早已内化在了王老的生活和工作中。

 
王老饭后准备服用的降糖药。

 

这个随身携带的塑料餐巾纸包,是王老的多功能便携包。里面放置着药物、看病诊疗单和一些零钱。

 

扶贫工作点的周期是每五年一个村庄,但对王老而言扶贫绝非是种有期限的任务,而对一个村的牵挂也远不止五年。王老回家途中常常会顺路去自己待了五年的另一个扶贫村——先锋,看看村里的新变化,和老搭档村长聊聊天,探望曾经借宿的房东一家。

村头的先锋希望小学,是每次回去王老必看的。离村后,听闻学校装修硬件还差50万元的缺口,王老多方筹集资金,最终使得小学顺利开办。

“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既是王老对孩子们的寄语,也是他毕生践行的箴言。

 

 王老和先锋村村长一起共事过五年,这对老搭档每每见面,都会熟络地聊起村里的近况。

 

为了这所学校建成,王老曾奔波往返市县80余次。

 

曾经借宿5年共同生活的房东一家是王老一直记挂的亲人。2011年,王老开始驻村扶贫的时候,房东的孙女楠楠还没出生。转眼间,楠楠已长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见到王老也亲切地喊“爷爷、爷爷”。

知道王老时不时会回来看看村里的情况,房东夫妇自家二楼的那间房一直按原样留着。报刊资料整齐地摞在桌上,生活起居用品井然有序。

 

房东夫妇每次看到王老回来,都会很高兴。
 

王老与房东孙女楠楠,两张映着夕阳的笑脸,格外暖心。

 

王老的家人都在城市生活,一个月也见不上几次。谈起会不会想念家中老伴和孙儿,他说人之常情必然会想念,但是这个工作性质就决定了没法常回家。王老老伴有时候嘴上也吐槽他,“家里什么事也不问,像现在要过年了,家里好多东西都没准备”,但心里其实还是明白王老那个认准了就要做下去的劲头。转头默默给王老回村的行李里多备了点药。

对于处理自己的疾病与工作之间的关系,王老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理念,“生命就在于抗争,不能说因为自己小病小痛就整天病恹恹的。在有生之年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能为百姓解决一点事情我就会一直做下去”。面对家人对他身体的担忧,王老也向他们做了保证“放心,我一定会把握好自己身体状况的那个度”。

扶贫工作的十几年中,王老一直在写扶贫日记。日记详细记载了每天的工作日程,也不乏一些与村民互动的暖心小故事。除了方便工作查看之外,对于日记王老有一个自己的愿望,“到80岁以后,我想整理扶贫日记,写一个回忆录。记录自己的一生的人生轨迹。我将来也没有什么遗产,就是要留点精神财富给后代”。

 
晚上回到家中,王老做的第一件事是习惯性地打开手机,查看微信工作群里有没有新的消息和工作安排。

 

 

一本厚厚的软皮抄够写三个月的工作日记,一年可以用掉4本,累计十万余字。

 
八十岁后王老的心愿是出一本回忆录,记下这些年经历的事和遇到的人。

王老常说“人不能忘本,不能变质”,生长在农村的他最初选择回到家乡是源于一份对于故土的深情,而如今对于故土的情感不仅来源于生长于斯的那份亲切,来源于他对于工作的那份韧劲坚守,更来源于与他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对他的信任与支持。
   
王老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给很多户人家带去了温暖,对于每户人家而言的意义可能并不相同。

有的温暖带来的是看病救命的钱,有的温暖是让你能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有的温暖是予人好好生活自食其力的信心,有的温暖则是长久而胜似亲情的陪伴。

一份珍贵的新鲜炒米糖,一串出于信任而交付的家门钥匙,一张张真诚淳朴的笑脸,人们也以各自的方式回赠着这样的温度。正是这些不同多样的意义组合在一起,构成了这片故土上最令人挂念的深情与温暖。

(文中贫困户均为化名)

栏目主编:张春海 文字编辑:张驰 图片编辑:张驰 编辑邮箱:8903168@qq.com
本文采写拍摄,系上海大学新闻传播系学生。
指导老师:赵士林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