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原点 > 文章详情
有些事,我想我必须毕业前完成——全国26所大学年轻人公示“炒作”毕业目标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杨书源 向凯 2017-06-08 17:53
摘要:这场叫做“Before You Graduate | 毕业之前”的校园活动,意图发动身边大学生认真思考大学目标,并以富有“仪式感”的方式将目标在校园内公示。这项校园活动,迅速在两年多抵达中国26所大学。

在1993年生人陈裕明的眼里,“搞事情”是不折不扣的褒义词,意味着一种“搅动平淡大学生活”的能量。

 

比如,在眼下的毕业季,“一所大学、30平方米的人造墙、2000份便利贴纸,能带来什么改变?”

 

陈裕明和他的伙伴,是回答这个设问的操盘手。这场叫做“Before You Graduate | 毕业之前”的校园活动,意图发动身边大学生认真思考大学目标并以富有“仪式感”的方式将目标在校园内公示。这项校园活动,迅速在两年多抵达中国26所大学。

 

这两年多,陈裕明已经从暨南大学国际学院金融专业本科生变成毕业生,组织活动的校园社团也变为一家陈裕明任CEO的新媒体创业公司。

 

一家创业公司,为何要把一场公益性的校园活动坚持至今?

 

“这就是一场实验。”陈裕明慢条斯理地说,它能体现当下中国年轻人真实的精神文化状态,也符合他“在大学里做有趣事情”的标准,更重要的是,“总会改变一部分人的方向”。

 


“没有宏大叙事,但有些东西直指人心”

 

“你有没有大学毕业以前必须要做的事?”活动起源于李若馨在旅行中和朋友的一次闲聊。面对她的问题,朋友们一时语塞。

 

李若馨是陈裕明的大学同学。她想起了自己填写高考志愿时的模样,“我告诉当老师的妈妈,除了学医以外,其他专业你随便挑”。

 

“好像我们已经习惯了被决定的生活。”于是,这群年轻人决定聚首“搞事情”。他们在校期间开通微信公众号“WhatYouNeed”,聚焦年轻人“发人深省、出其不意的共性生活”,竟有多达近50万的粉丝。

 

第一场活动,是在2014年冬天的暨南大学。活动策划案在微信公众号主编陈裕明的授意下,反复改了12个版本,最后却去繁就简,回到了第一版。

 

团队中的“小胖”罗冠宇是学长,他等得不耐烦,在聚会上用力拍桌子:“我要毕业了,不能再等了!要么赶紧弄出来,要么就放弃。”

 

学校的图书馆前竖起了两块统一规格的“墙”,10米宽、3米高。

 

第一块板上,留着简洁、醒目的大字“Before You Graduate有些事,我想我必须毕业前完成”,这面墙是为绝大多数在校生设计的。

 

另一块板上,写着“有些事,可能再也无法完成了”,这是特地为即将毕业的学生设计的。

 

工作人员在一旁安静地分发牛皮纸便利贴。最终,墙上的贴纸数目达到了2400张。

 

“我们就是想要一个有所预期的对比,看看大家在大学里想要达成的事,是否就是毕业生在大学终点遗憾没有实现的事。”陈裕明说,这其实是在和多数大学生的惯性打赌,“因为很多人都是一样的,有太多的惰性,最终目标流产”。

 

结果没有出乎预料。两块板上的内容十分相似。许多蓄势待发的目标,都有可能在几年后沦为遗憾一桩。

 

“大部分把贴纸贴上去的学生,脸上表情都是上扬的、坚定的。”这是李若馨记忆里的现场。

 

陈裕明他们决心把活动办下去,同时,其他大学的学生在听闻之后也主动邀请他们来学校策划。

 

截至今年5月,“Before You Graduate | 毕业之前”已经抵达26所大学。而陈裕明将这个活动的最终场次数设定在100次,希望影响100所高校的学子。

 

华南师范大学的活动负责人郑敏在今年5月初承接了活动,这是第20站,回收了2000多张目标卡片。

 

她发现,所有那些想要完成或者未完成的目标都能非常容易地归入3类——学习、恋爱、旅行。

 

“没有什么宏大叙事,甚至出现很多雷同。但有些东西真的直指人心。”郑敏说。

 

一位师范专业学生的愿望是,毕业之前一定要带爷爷逛一逛华南师范大学的校园。她写道:爷爷曾是小学校长,而奶奶一辈子也没念过书。

 

“我们更加在意的就是活动的仪式感,这是有意味性的,毕竟目标公诸于众了。”郑敏记得,活动最后一天,广州下起了雨,为了让这些具有仪式感的牛皮纸能够继续贴在展板上,郑敏他们找来了保鲜膜覆盖在每一张纸上。

 

两年前,中山大学大二学生张恺玲也以一个校内新媒体社团的名义在中大校园承办了这项活动。恺玲发现,参与者多数都是平时在校内“玩得开”的普通学生,而那些“学霸”级人物不是旁观、就是在展台前匆匆一瞥就离开了。

 

“我读了大部分人写下的牛皮纸,它们大同小异,是一些比较生活化的内容。仿佛和我们就读的是哪所大学无关。”恺玲认为,“这场活动的意义或许会迟到。”

陈裕明的创业公司内,90后的办公氛围轻松开放。 杨书源 摄

 


“就像一剂因人而异的药”

 

一张最富有戏剧性的牛皮纸,是在各高校承办此活动的社团分享会上“跳”出的。

 

牛皮纸的主人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2017届音乐系毕业生陈晓鹏,他是校内一支以阿卡贝拉(纯人声无伴奏演唱)为特色的乐团团长和指挥。

 

两年前,“毕业之前”活动在学校广播台的承办下来到陈晓鹏学校。看到满满一墙的牛皮纸,晓鹏不由自主写下一句——和乐队开一场毕业演唱会吧!

 

“我写下的时候,头脑其实一片空白。事后心虚了,因为当时我们只有两三首表演曲目,怎么够支撑起一场演唱会?”晓鹏记得,那时内心多少有些尴尬。

 

而正是因为这一次写在纸上的豪言,乐团走上高速运转的道路:每天排练时间超长,逢比赛就参加来积累经验……

 

不过,专注的乐团生活终究被不同的毕业志向冲散了。大部分成员都想在毕业后寻找一份稳定的音乐教师工作,只有一位坚持想让乐团走上职业化道路。

 

一天,有成员退出了乐队的微信群。乐队训练也逐渐因为几个人进入了实习期被搁浅。

 

实习结束后返校,成员们不约而同想做一件事——在学校筹办阿卡贝拉社团。“如果不能走上职业化的道路,那就想办法把阿卡贝拉在学校留下。”晓鹏说,仅一个多月内,社团招募了100多人。

 

社团筹建中,开演唱会的倡议被重提。最积极的响应者,正是那位离队的成员。

 

成员们决定把演唱会开进学校礼堂内。此前,学生自发组织的演唱会从未有先例踏足过此类仪式感颇足的“官方场地”。

 

今年4月,演唱会如愿成真。

 

“我们穿着不同颜色的西服,从校外借来我们所见过的最赞的音响。站在台上的瞬间,像是回到了逼仄的小琴房,大一刚组乐队时,我们7个男生的清唱声破喉而出的样子。”晓鹏回忆,那场演唱会,可容纳1000多人的现场座无虚席。

 

演唱会后,陈晓鹏翻出了两年前在“毕业之前”的活动现场悄悄拍下的那张牛皮纸,坦然发在了朋友圈。

 

当然,像晓鹏这样的“传奇”,在26所高校活动中,实为罕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生杨立松,是他们学校活动的发起人。那是活动的第5站。

 

此后的两年里,他做了一个有意思的尝试:在每年毕业季,通过各种校内媒体渠道,倡导参与活动者将自己写下目标的牛皮纸领回去。

 

即便消息已在学校传播得铺天盖地,但将近2000人的活动参与者,来领取的只有几十人。

 

“很多人如果没有实现当时立下的目标,就不会现身了。”杨立松他们在对领取学生的回访中发现,即使是回来领的,也只有一半真正实现了目标。

 

他意识到,这场活动“就像一剂因人而异的药”,或许一下子让人醍醐灌顶,或许什么都没有改变。但毕竟,这已经是一场试图改变的实验。

 


“生活并不都是按部就班的样子”

 

在张恺玲的理解里,活动本身就是陈裕明所在团队的一次自我成长。“我初次接触他们是在中山大学承办活动之前。那是关于两家校园媒体的合作。当时我发现他们并不清晰社团未来发展方向,直到这个活动落地,他们就像是找到了路,一发不可收。”张恺玲说。

 

由于难以割舍微信公众号的近50万粉丝,陈裕明在去年毕业后创立了一家新媒体内容运营公司,取名“广州阳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陈裕明出任CEO,李若馨、“小胖”罗冠宇等5人为公司合伙人。

 

校园里的小团队,毕业之后正式进阶为创业公司了。

 

小胖是香港人,他最初加入微信号的身份,是一名写手。高中时他为了弥补欠下的50份语文作业,在老师要求下参加新概念作文港澳赛区比赛,获三等奖。

 

班里和他一起参赛的“厉害女生”没有得奖。这让他第一次感觉到——“生活并不都是按部就班的样子”。 

 

再一次打破陈规,是他上大学时。小胖在留学生中间发起一场打水球的比赛,不分肤色和语言的年轻人在一个盛夏的下午一起大汗淋漓。后来小胖才知道自己打破了一个“不成规矩的规矩”:此前留学生们按国籍自动分成小圈子,不同圈子之间极少互动。 

 

1991年出生的陈安琪,从一家大公司的行政岗位离职数月后,被陈裕明公司的招人启事吸引。在她眼里,这个微信公众号,在广州本地“有一定文化见识、追求生活品位”的大学生中间,本身即为谈资。

 

然而,就在她接到面试地址——珠江新城一座非常传统的甲级全江景写字楼时,犯嘀咕了:他们,会不会其实并没有传说中那么好玩?

 

“嘀咕”很快不攻自破。

 

这里的人在以各种姿势办公,有人奇怪地裹着毛毯;十几双来回走动的脚,没有一双穿着高跟鞋,全是跑鞋。

 

起码,外表看来,他们仍然是那个充满“少年意气”的团队。

 

陈裕明身材不高,穿着整洁的白衬衫,脖子里挂着常年不脱的耳机,鼻梁上架着一副圆框眼镜。

 

每天下午的选题“头脑风暴”,当众人为一篇推文中的观点争得面红耳赤时,他就蜷在角落里,假装痛苦地呼号:“好累呀!好绝望呀!”

 

五花八门的咖啡杯、奶茶杯,汇聚在会议桌上。“喂,你当心别把饮料里的椰果喷出来。”与会者毫无征兆地冲着发言者来了一句。

 

头脑风暴后,一天的工作仿佛刚开始。每天公众号更新的时间是凌晨,这显然不符合坊间各种版本的“微信最佳推送时间”,但陈裕明说:这是年轻人的生物钟——这个时间段是他所认为的最适合阅读的时间。

 

推文的后面,有后台精选出的读者留言。陈裕明说,那种一味说好话的称赞评论,他都觉得没意思,不愿意摆出来。  

 


已经“公诸于众”的目标,“总得去做一做”

 

两年前在活动第一站暨南大学,陈裕明也在牛皮纸上写下过目标:希望公众号可以一直经营。如今每日改稿到凌晨的他,依旧抖擞地走在那条实现目标的道上。

 

大四,因为如火如荼和常常引爆校园话题,在他眼里“落入俗套”的事情发生了——他第一次接到作为校园讲座主讲人的邀约。

 

大学几年,他一直对“同辈成功经验分享会”抱有自己的看法。但那次校内分享会,他还是去讲了。

 

演讲第一句,他坦言:“实话实说,我的那些经验可能对你们没什么用。还是撒开腿去做你该做的事情。”

 

陈裕明在公开场合还乐于分享家庭故事:小时候家庭条件很普通,父母创业后家境逐渐丰裕。

 

这位“创二代”每每这么说的意图,不在于炫富,而是希望传递一种积极的心态:生活是可以被改变的,至于他自己,只是“有了更多试错的成本”。  

 

2014年年底,一篇名为《少年不可欺》的帖子在互联网上热议,文章投诉了某商业广告片对其创意的抄袭。陈裕明却在他们的微信号上发了一篇“唱反调”的文章。

 

文中观点来自团队对全网资料客观检索和呈现,清晰严密。平时并不喜欢讨论社会热点的他,第一次如此全身心参与公共话题。他的理由很简单:实在是想要呈现一些本该如此的事实。

 

那篇推文之后,公众号里“争议很多,涨粉很快”。“或许人们需要更多这种交流。”他告诉自己。

 

不过,陈裕明所带领的这个团队,虽在大学生群体中声望颇高,却还常被有的人冠以“有趣”却“矫情”的标签。知乎上甚至出现一个提问:“能不能完整地看完一篇‘我要WhatYouNeed’文艺癌晚期的文章?”

 

陈裕明并不在意这些争议,他更关心的依旧是自己所在意的。

 

今年4月,中山大学“毕业之前”活动承办人张恺玲从广州远赴北京,去一家人工智能公司实习3个月。她把在北京的这段时光当成“毕业旅行”。

 

因为没有向父母开口要额外的生活费,她在朋友帮助下借宿在北京大学。有时,她会路过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门口的“敢当石”,忽然有一天,她心里冒出疑问:为什么学院的标志物上不刻“敢想”,只有“敢当”?

 

她回想起了两年前组织的那场校园活动,答案渐渐明晰——大学生敢想是常态,敢当却难得,要敢于对自己的现在、未来负责,要敢于担当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梦想。

 

这次,是张恺玲真正的“毕业之前”。

 


编辑邮箱:eyes_lin@126.com

题图来源:李若馨供图 题图说明:“Before You Graduate | 毕业之前”在暨南大学的活动现场。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