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校园变身有温度的开放实验室,2020年上海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全覆盖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许沁 2017-04-26 18:48
摘要:在创新实验室建设中,教师面临角色转型,要求更多老师能够“跨界”。

在学校做实验的时间多一点,回家刷题、补课的时间少一点,创新实验室重在使用。截至2016年底,上海在656所中小学校建成创新实验室1141个,其中,高中阶段覆盖率达到82.93%。至2020年,上海中小学校将实现创新实验室全覆盖。


把校园打造成开放“实验室”

 

在上理工附中尚理实验中心,黄茹清老师给高一学生讲授“升降机械手的制作”,这节课是该校机器人特色课程中的一节,运用磁敏传感器、电磁铁等知识,引导学生团队合作制作“程控升降机械手”。“结合上理工的大学优势,在‘尚理’的理念下,培育学生工程素养,努力把校园打造成开放的‘大实验室’。”上理工附中校长沈洪说,学校整合区域资源,招募了区域内10所高中、初中和小学,共同组建“上理工附中创新实验室联合体”。“大教授、小课题”,杨浦区在区域内构建了大、中、小贯通的创新潜力早期拔尖人才链,打造无围墙的创新实验室,让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在上海市第三女子初级中学,“都市的菜园”是学生深爱的乐园。穿上白大褂,经过风淋、消毒室,走进操作间,坐在超净工作台前,女生们发挥创造力,亲手配置营养液,研究营养物质含量对植物的影响,俨然成为一个个小科学家。“第一次铲土、浇水、施肥、收获……从娇气的都市女生,成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小农民,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宋楚翘同学说,独具匠心的课程超越了停留在学习形式上的培养方式,明白了很多课程研究并没有想得那么深奥,完全可以按照兴趣投入热情,走入科学殿堂,不拘泥于标准答案。

 

一走进静安区和田路小学,便是“创造学院”四个大字的大楼。带上VR眼镜,跟着老师,完成任务……创造学院虚拟创新实验室有了新课程,通过在线学习和网络教学,让孩子们学会利用思维导图思考,进而解决问题。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教师黄茹清在创新实验室讲授该校机器人特色课程:机器人是怎样炼成的。本课主题为“升降机械手的制作”。

 

创新教育需要更多老师“跨界”

 

创新实验室不是一套冷冰冰的实验设备,而是基于课程和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有温度的机器。在交大附中校长徐向东看来,拔尖创新人才是自己“冒”出来的,是从实验室中“走”出来的,而校园是有生命的教育场。

 

交大附中的创新实验室全部集中在实验中心,在校园里是一栋独立的建筑。早在2006年,当时的实验楼“人迹罕至”。学校任命科技总辅导员朱乔荣兼任研究型课程教研组长,在接触全校老师的过程中,发现适合从事创新教育的人。一批适合创新教育的“积极分子”被发掘,并组建了STEM实验中心。如今,STEM实验中心累计超过1500个小时的创新活动课程资源。去年,实验中心办公室还增设了学生办公位,科技活动中表现出色、愿意引导低年级新生的高年级学生,在实验中心和教师共同学习、讨论与交流。目前,实验中心已成为近乎年中无休,包括寒暑假、双休日在内,时时刻刻都有学生、教师活动的场所。据对学生创新科技实验活动量粗略统计,全校1650名学生,每周在实验中心的时间达到700个小时。

 

吴淞中学语文老师唐秋明曾认为,学科教师就是上语文课,带好高考,与创新实验室不会有什么交集。去年,学校人文类创新实验室群“观澜书院”筹建,吸引了26名文科教师加入。如今,各类创新实验室的老师占全校教师总数的47.3%。

 

“作为学科教师,原先我们关注的是课标、教材和考纲;投入到创新实验室建设后,我们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没有课程标准、现成教材,也不需要考试说明。创新实验室课程比普通校本课程有更高要求。”唐秋明感到,在创新实验室建设中,教师面临角色转型,要求更多老师能够“跨界”。 

 

从“注重分数”向“综合素质评价”转变

 

为提升中小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2010年,上海颁布《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小学生创新实验室建设全面启动。

 

据统计,2010年前,上海共建有中小学创新实验室51个。截至2016年底,上海在656所中小学校建设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实验室1141个,创新实验室学校覆盖率小学阶段40.97%,初中阶段55.45%,高中阶段82.93%。至2020年,中小学校将实现创新实验室全覆盖。已建成的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内容丰富、门类众多,涉及理化生、工程、信息技术、艺术、金融等众多学科和领域,为学生提供多类型的课程和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成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一环。除了校内的课程建设外,创新实验室还与学生社会实践、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跨越校园的“围墙”。

 

对于跨学科主题式的项目学习,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贾炜说,从学习方式上,创新教育是从“学科学习”向“学科学习与跨学科学习并重”的转向,从“注重分数”转向对“综合素质培育”的评价。

 

上海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主任竺建伟建议,进一步推进创新实验室建设精细化发展,要坚持课程先行,使教师专业能力与创新实验室课程匹配,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和管理制度。

 

题图:上海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教师王智颖在创新实验室讲授该校工程素养特色系列课程:工程与机械。本课主题为“港口装卸储运系统—门式起重机的体验及应用”。 图片摄影:李立基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