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报考华东革大的青年们

海上记忆 2014-09-24 23:26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冯志阳

【会员权限·上海青年命运】诗人闻一多说过“青年永远是革命的,革命永远是青年的”,青年人的命运,往往折射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对于开风气之先的上海来说,这座城市青年人的选择,对于我们读懂一个时代、一座城市,更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从五六十年代的支援三线、上山下乡,到七八十年代国门初开后的出国潮,再到九十年代的白领梦……上海青年的命运沉浮,总是充满着无限的解读可能。

 

1949年7月9日,成为上海市委机关报还不到两个月的《解放日报》上,刊登了一则名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招生简章”的公告。这所两个月前才决定成立的大学,面向高中文化程度以上,18至35岁之间的知识青年招生。

 

同一时期,东吴大学、大夏大学和光华大学等也在《解放日报》上打招生广告。但与这些普通大学不同,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提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承诺:学习半年,然后分配工作。

 

这对上海乃至华东的众多知识青年而言,无疑是一大福音。解放战争后期,国统区的经济已经全面崩溃,“大学毕业即失业”。因此,在华东革大招收的学生中,不乏大学毕业生的身影,且不少来自名校,如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南京中央大学、苏州东吴大学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已然如此,那其他知识青年就更不用说了。

 

一位华东革大的毕业生在回忆文章中写道,“抗战胜利不久,我高中毕业,考入上海法商学院,大一没读完,就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了”。当时,大学毕业都很难找到工作,“何况我仅是个大学一年级的穷学生,即使跑断腿,也难找到混口饭吃的工作”。

 

在招生简章中,华东革大第一期招生名额暂定为五千。这是此前的普通高校难以想象的数目,它显示了华东革大对当时知识青年就业状况的判断。事实证明,这个判断是比较准确的。在规定的报名日期内,报考者达到6100余人。报名截止后,仍有数百人要求报名。经过考试,共录取4000余人,加上各单位保送的1000余人,完全达到预定的招生名额。

 

当然,华东革大的创办,绝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知识青年的就业问题,它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革命干部。这也与时代大环境密切相关。三大战役后,解放战争的形势突飞猛进,共产党自己也没有预料到,这么快就要接管全国。共产党对革命干部的培养和储备,远远落后于形势发展的迅猛程度。

 

毛泽东曾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表示,“现在准备随军南下的五万三千个干部,对于不久将要被我们占领的极其广大的新地区来说,是很不够用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华东局在接管上海前夕,决定在上海创办华东人民革命大学。

 

对于考生而言,找工作也不是唯一的入学动机。“有的学员把革大当做旅店,一旦找到理想的大学就走人。”这在当时应该是很正常的想法。一所刚刚成立的大学,一下子就招生5千,且学习半年就包分配,即使在今天恐怕也让人感觉不靠谱。

 

但是,华东革大免费向学员提供“一切膳宿服装、学习用品”,对于那些在上海无依无靠的穷学生而言,这不就是最好的“旅店”吗?

 

“还有个别学员把革大当做避难所,逃避父母的包办婚姻;个别学员到革大来目的是找一个中意的对象,一旦找到就双双离去。”逃避家庭和父母的束缚,追求独立,追求自由,包括自由恋爱,追求一种充满热血和激情的生活,不正是所有年轻人的青春梦想吗?当时为参军、为考革大,不少家庭的父母与子女之间起了争执。

 

一个家在南昌的高中生,起初想报名参加陈赓在南昌创办的二野军大四分校,父母极力劝阻,不得不妥协。后来,这位高中生的伯父,来信要他前往上海报考华东革大。这位伯父是参与接管上海的共产党干部。就这样,这个高中生才被父母放行,从南昌奔赴上海。

 

另一个家在济南的女学生,报考华东革大的过程更富戏剧性。女学生报名刚离开,她父母就急冲冲赶到当地招生办,表示反对女儿报考革大,要求予以除名。招生办以尊重本人意愿为由婉拒。不久录取名单公布,女学生名列其中。

 

出发前,女学生悄悄来到招生办,表示已受到家人监视。招生办几个年轻工作人员,决定帮她“逃离”家庭。出发之日,这些年轻人先是将女学生乔装打扮一番,然后由一群人簇拥着进入火车站,成功避开了在进站入口处四处张望的父母。

 

华东革大的学生甚至还编排了反映此类现实的戏剧。“父亲是资本家,母亲哭着劝女儿不要为参加革命而去白吃苦、担风险。女儿坚持说,年轻人要有理想,要革命,争论后终于出走。”可以说,“白吃苦”和“担风险”,应该是作为过来人的父母辈,极力劝阻儿女报考华东革大最重要的原因。

 

这不难理解。那时,共产党刚刚接管上海,国民党不时派飞机前来骚扰轰炸,潜伏的国民党特务也活动猖獗,整个社会秩序并不稳定。人们对于新政权能否站稳脚跟,是心存疑虑的。陈毅市长与华东革大的同学座谈时,便有同学提问,蒋介石有没有可能回来?陈毅笑答:有可能。话一出口,会场上的气氛突然严肃起来。

 

陈毅继续说:一种可能是他投降回来,另一种可能是做俘虏押回来。话音一落,同学们哄堂大笑,会场的气氛又立即活跃起来。陈毅的一句话解除了部分同学的思想包袱。”年轻的学生都不乏此种担忧,何况看惯“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父母辈。

 

后来的历史表明,父母们的担心没有成为现实,至少华东革大第一期的毕业生,都因为这段经历而享受到了离休待遇

 

对于那些为找工作而考入华东革大的年轻人而言,他们的希望也没有落空,只学习了不到三个月,他们便获得了一份工作,尽管大多数工作岗位不在上海,而是在浙江、西南和东北。

 

对于那些渴望“逃离”家庭束缚而考入华东革大的年轻人而言,从进入革大学习开始,他们就实现了自己的愿望。这些从家庭中“逃离”出来的年轻人,以选择华东革大为起点,从此开始了一段不用再为选择劳心费神的人生。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章迪思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

最新评论
打开上观新闻APP,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