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落幕的2023年国际棋联女子世界锦标赛对抗赛上,来自上海的居文君力克挑战者雷挺婕,最终第四次荣登世界棋后宝座。如今,新科棋王、棋后均为中国棋手,这无疑开创了中国国际象棋前所未有的高度。7月25日下午,居文君凯旋回沪,“希望中国国象在竞技水平上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希望喜爱国象的孩子们也能因为这项运动,获得积极和正能量的生活态度……”居文君说道。
是什么让她第三次逆转夺冠
本次对抗赛7月5日在上海开启,在前半程比赛中,挑战者雷挺婕表现出色,前6局以3.5比2.5领先。从上海转战重庆,居文君比分落后,而对手又是主场作战。
最终经过12盘慢棋的激烈角逐,居文君在一度落后的不利形势下,顽强追平比分,并在最后时刻取得关键胜利,以6.5比5.5取得本届女子世界冠军赛胜利。谈及从落后到打平,再到最终的成功逆转。居文君认为一方面归功于自己前三次夺得“后冠”的宝贵经历,“感觉自己的心态还是调整得不错,到了重庆之后,我彻底地放下了所有包袱和压力。”
而居文君的团队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比如战术策略上的建议,或是一些必要的心理疏导。据了解,那段时间,每晚用过餐,居文君和奥赛团体冠军、特级大师王频一同绕着酒店散步,聊聊当天的棋赛。王频说:“上半程下得不顺,但她还能hold住,没有表现出很急躁或者很烦躁。”她感觉到,这一次居文君的心态调整得不错:“我跟她说,作为一名老‘江湖’,结果并不是很重要。她说,开心下好每盘棋就好。”
居文君这一次面对的情况,和前两次的“棋后保卫战”非常相似。2018年年底,居文君在淘汰赛制的女子世锦赛中,一路过关斩将杀入决赛,并在决赛中力克俄罗斯名将拉戈诺;2020年年初,居文君在女子世锦赛对抗赛中,击退俄罗斯希望之星戈尔亚奇金娜的强力挑战,再次卫冕成功。那两次“封后”,居文君都是在落后的情况下实现翻盘,展现了她临危不乱,越是关键时刻越稳的“大心脏”特点。相反,雷挺婕在决胜局就显得非常紧张,没能把此前积极主动、敢打敢拼的气势保持下去。
从无名小棋手,到中国国象领军人
从一个无名小棋手,到四夺世界“棋后”,32岁的居文君“走”了 25年。1991年1月31日,居文君出生在上海普陀区。爸爸居建华爱下棋,闲暇时会和小区的一些老邻居“杀”上几盘。文君刚学会走路,就跟着爸爸出门,围着爸爸和叔叔们的棋盘蹒跚着绕圈儿。耳濡目染下,文君爱上了圆圆的棋子,同龄女孩都抱着洋娃娃玩时,她则拿着棋子,在棋盘上摆放出一个个有趣的图案。
1998年,文君在上海市江宁路小学读二年级,老师让学生选课外兴趣班,其他同学都要回去和家长商量,文君则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际象棋。自从正式接触国际象棋,文君改变了,以往坐不住5分钟的“小猴子”,竟能安静地坐上一两个小时,琢磨一盘棋。而在家里,爸爸经常和文君下棋,他既是女儿的引路者,又是女儿的好对手。妈妈为了让女儿得到更好的发展,先后挑选了两所在棋类人才培训上比较优秀的学校,让女儿就读。在爸妈的帮助下,7岁的文君就有幸拜师在昔日的国家队主教练戚惊萱门下,当年已50多岁、同为上海人的戚惊萱,被国际象棋联合会授予“国际大师”称号。凭着多年培训人才的经验,戚惊萱一眼就相中文君的才华。在他的严格训练下,文君不负所望,2004年获得了到国家队集训机会。
后来居文君就开始了“北漂”的生活,从“下棋爱好者”到“专业棋手”,也历经过挫折和低谷,但她从未放弃对国际象棋的热爱,也因棋结识了很多良师益友。而她也终究靠着奋斗取得了如今的成就——四夺世界冠军,她也因此成为谢军和侯逸凡之后,第三位达到这一成就的中国棋手。谈及是否已经开始憧憬五连冠时,居文君表示:“我会尽自己的努力,也有信心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能看到我们国家两位这么优秀的棋手,下出这么高水平的比赛,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中国国象的胜利!”中国国际象棋队女队总教练倪华说。两个多月前,中国棋手丁立人刚刚夺取了世界棋王的荣誉。这也使得国际象棋的中心第一次来到了中国。对于目前中国国际象棋所处的领先地位,国际棋联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雷兹尼斯·奥佐拉表示:“我希望这也可以成为激励别的国家的理由,希望他们可以更加努力地来挑战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