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纵览 > 文章详情
还记得那位自打耳光的周书记吗?我们采访了他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学习小组 刘成友 2018-08-14 15:12
摘要:日前,人民日报记者联系到周振兴老人,在青岛对老人家进行了专访。

【学习小组按】

 

一个月前,小组推送文章《周书记的一记耳光》,讲述38年前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看到一位为革命作出巨大牺牲的老人吃不上半碗猪肉而深感自责,在参加县委的汇报会时眼含热泪、自打耳光的故事,感动了很多组员。翻看网友留言,周书记为当地人民还办了很多实事。

 

 

日前,人民日报记者联系到周振兴老人,在青岛对老人家进行了专访。

 

回忆当年那记耳光,老人说详细情况记不清了,但当时内心充满自责和愧疚,激动到自打耳光,这都是应该的。他对当前干部作风建设提出了自己的希望:不管通讯有多么发达,干部都要多跑跑基层,少一点蜻蜓点水,多一点扎实深入;交几个农民、工人朋友,对做好工作还是有利的。

 

本次专访部分内容,刊于今日《人民日报》17版,更多内容,请看全文。

 

 

【谈干部作风】

内心充满自责和愧疚,觉得对不起百姓,才不由自主地打了自己耳光。

 

记者:您自打耳光这件事,过去38年了,当时跟随您的同志印象深刻,写成了回忆文章,刊发以后又引起了热烈反响,您能详细谈谈当时的情景吗?

 

周振兴:说实在话,关于这件事的详细情况,现在我记不太清楚了,毕竟是快40年前的事情了。一个病重的老人,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肉,这个要求高吗?不高。竟然吃不上。工作做得不好,没让百姓吃饱吃好。内心充满自责和愧疚,觉得对不起百姓,当时肯定是很激动,才不由自主地打了自己耳光。

 

自打耳光,这是应该的。人都是有良心的。革命老区的人民对党、对国家、对社会贡献巨大。当时他们却吃不饱饭,我们应该自责,应该反思。

 

记者:从这种自责和反思,可以看出您务实为民的作风。当时全国普遍贫穷,条件不好,您没有因此从心理上减轻一些自责、放松一点要求吗?

 

周振兴:那时候的情况,本来就比较了解。从“三年困难时期”,到1978年,20年时间,农民仍然吃不饱肚子,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但是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实际,必须直接下去,才能了解真实情况,对症下药。同时,经常让群众看到你,让群众明白,党和政府是关心老百姓的,对他们也是个安慰。

 

那时候我身边干部家属大都在农村,也都忍饥挨饿。向他们了解情况,胆子大的,私下里给我说,家里确实很困难,孩子们饿得嗷嗷叫;胆子小的不敢说实话,怕被扣个“光看黑暗面,看不到成绩”的帽子,以往搞运动把干部搞怕了。其实只要往下跑跑,满眼都是真实情况,想瞒也瞒不了。

 

 

记者: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民情,才能实事求是,真正解决问题。您当时是怎样深入群众,又是怎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的?

 

周振兴:不了解情况、不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不能正确决策。1978年3月初,我被任命为菏泽地委书记。一上任,我就给身边同志们说:我要下去跑跑,这段时间小事你们处理好就行,没有大事不要找我。我断断续续到基层跑了三个多月,我经常带着车自己去,事先不和县里打招呼,不看他们事先安排的参观点,也不让他们领着,这样就可以了解到真实情况,也能知道农民的真实想法和心情。

 

有一天我去东明县,上午我自己跑了几个村,下午通知县委书记司黎明,他正好在一个村参加劳动,我约他去小井村看看。来到小井村村民张殿兴家,他家院墙都倒了,土坯堂屋只剩中间一间,屋里只有一个大地铺。一个大破瓷缸里,只有二三斤地瓜干。揭开锅盖,里面是用野菜、高粱壳掺和做的菜团子。我掰开一个菜团子,一块放到自己嘴里,另一块给了司黎明,又苦又涩咽不下去。

 

当天回到县城,我召集县委常委会,一直研究到半夜里,决定把全县盐碱地尽快分下去,借给群众自种自吃,3年免征农业税。当年,东明县把10万亩长满茅草的荒地分给了群众,来年,这些荒地上打的粮食比生产队的好地还要多得多。

 

记者:对当前干部作风建设,您有什么看法和希望?

 

周振兴:现在干部蹲机关多了,下基层少了。乡镇领导住县城,县里领导住市区,天天来回跑,群众一看就觉得你不拿自己当这里的主人,没打长谱。以前说走就走,我当时从齐河到禹城当书记,骑着两辆自行车,就搬走了所有家当。现在不管通讯有多么发达,干部都要多跑跑基层,少一点蜻蜓点水,多一点扎实深入,尤其不要按照基层提前布置好的路线看。每月挤出个两三天时间,到农村、到企业住一住,交几个农民、工人朋友,对做好工作还是有利的。

 

 

【谈干群关系】

“干部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组织和群众信任,就都不用打耳光了。”

 

记者:当时农民普遍吃不饱饭,有没有因此影响干群关系?当时干群关系怎么样?

 

周振兴:中国农民实在是太好了,即便当时忍饥挨饿,仍然坚定地相信共产党,拥护毛主席,认为没有人故意让他们吃不上饭。那时候干部很少有谋私利的,大都干干净净,所以干群关系比较融洽。农民很理解干部,认为是上面的政策让这样,干部们都是吃公家粮的,怕反右倾,受处分,不执行不行。

 

比如当时在张殿兴家,我问你吃什么饭,就走向他的厨房。老两口拦着我,不愿意让我进去。我尝过菜团子后,张殿兴的妻子急急忙忙说:俺不苦,俺感谢共产党,地里不收啥,没有共产党,俺活不到今天。我的泪当时就止不住流下来了,多好的农民啊,穷成这个样子,还说感谢,这叫咱们当领导的脸往哪儿搁啊?心里都是内疚和沉痛。

 

后来我每隔几年就去一次小井村,看着张殿兴家还有村里群众生产生活越来越好,打心眼里高兴。我在菏泽工作了11年,与菏泽的父老乡亲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记者:看得出来,您对菏泽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山东,菏泽是欠发达地区,后来您还经常去菏泽吗?

 

周振兴:除了在青岛工作期间,我基本上每年都要回一次菏泽。每次去,都为那里的变化感到激动和高兴。2011年春天,我去菏泽,在那里住了11天,所有县区走了一遍,那时候菏泽已经迎来发展的好时期。虽然我出生在德州,很多人却都认为我是菏泽人,我也自认为是菏泽人。后来一直都关注着菏泽的发展,每天晚上看天气预报,我都要看看菏泽的天气情况。

 

记者:原来干群关系比较好,原因在哪里?您如何看待当前的干群关系?

 

周振兴:原来干群关系好,很重要的一条,是干部清廉、干净,就算工作上有不足,有些小错误,群众也会原谅。那时候领导干部亲民、平等,善于与群众交流沟通。不管多大的干部,不摆谱,没架子,现在条件好了,一些领导干部脱离群众,甚至贪污腐败,群众能不反感、能不有气吗?

 

习总书记这几年狠抓反腐工作,意志坚强,措施得力,党的机体越来越健康了。反腐败还在路上,要长期坚持下去,一天都不能放松。如果干部们都干净干事,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组织和群众信任,就都不用打耳光了。干群关系自然也会越来越好。

 

 

【谈初心和担当】

“只要叫我当这个地委书记,我就得叫老百姓吃饱饭”

 

记者:小井村成为山东的“小岗村”,吹响了改革的第一声号角,这与您任地委书记的主导和担当分不开。能讲讲您当时的担当吗?

 

周振兴:当时从小井村回来,研究把荒地分给农民种的事。县里有干部也担心,觉得这不符合中央政策。我对司黎明说:你们先开个头。如果有人告你们“走资本主义道路”,我陪你到北京打官司。农民守着土地挨饿,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我相信,让农民吃饱饭绝不是罪过。

 

山东大包干改革,是从小井村开始的。如果说,安徽的土地承包发端于小岗一个村,是下面搞了以后得到了上面的认可,那么菏泽是从地委开始提倡的,几乎是10个县同时开展了大包干。

 

那一年后来连续召开了两次三级干部会议,1979年春节后,又一次召集三级干部会议,2000多人,我讲了近八个小时。那时候地委没有报纸、没有电台,会后我让各县来复制录音带,然后各公社再到县里复制录音带,指定同一天时间,向全区农民开大会播放。

 

在那次大会上,我说,在座的县委书记同志们,你们把笔记本拿出来,把我下面这段话记下来,如果上级说这件事我们干错了,追查下来,我周振兴一个人承担责任,你们都是被迫的!只要叫我当这个地委书记,我就得叫老百姓吃饱饭,否则,这个地委书记宁可不干。

 

我还说,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什么?不是批这个斗那个,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退一步,我们今天不讲党性,讲良心。不管这“主义”那“主义”,让老百姓吃饱饭才是好“主义”。

 

记者:讲这番话是需要勇气的。当时那个环境下,您哪里来的这份勇气?

 

周振兴:我出生在农村,16岁就参加了革命工作,工作50年,其中40年在农村度过。当时的地委,就是搞农业农村工作。我老家家里人也都在农村,生活也很困难,这个我都很了解。从“三年困难时期”起20年,我们没少操了心,可是我们瞎操了心,出了傻力。我们的政策出了问题,农民吃不饱饭。这种状况如果不迅速改变,你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就不那么相信。

 

中国的农民忍耐力太强了。你想想,老百姓自己的地,自己的劳动力,他们却没有自主权。群众要求不高,只要有饭吃,能填饱肚子就行。我们讲为人民服务,当时只要你一句话、点个头,说句“可以”,农民马上就有饭吃,这么简单的事,如果不去做,我们能不能对得起良心?群众有困难时,你不去解决困难,有的人怕扣帽子,怕打成右派,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人人都这样,那我们还有什么出息?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初心”。您能不能谈谈您对“初心”的理解,您的“初心”又是怎样的?

 

周振兴:我有两句话: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当初参加工作,就奠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我们党与其他党派的区别。总结我自己的过去,做过一些对党对人民有益的事,也自觉不自觉地做过一些不利于党和人民的事,但那不是故意的。

 

你当领导干部,不为人民服务,要你当领导干什么?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菏泽考察时,给领导干部们念了一副对联:“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道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穿百姓之衣,吃百姓之饭,莫以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我自己就是百姓,也要为了百姓。当的官再大,没什么了不起。做过的工作,能真正做到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就可以了。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卢晓川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