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前沿风 > 文章详情
大江奔流 | 百年北外滩十年蜕变,老码头成亚洲最大绿色商办建筑群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舒抒 2018-08-11 19:24
摘要:虹口滨江岸线西起外白渡桥,东至秦皇岛路,全长2.5公里。作为上海浦江沿岸的核心区段之一,北外滩自上海开埠后,沿江岸线就成为货商往来和人流汇集之地。

 

远眺宛如一朵盛开的白玉兰,“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名不虚传。站在大楼高达320米的空中停机坪上,黄浦江两岸壮阔的滨水岸线同时汇聚眼前,使北外滩成为上海黄浦江两岸公共开放空间45公里岸线中最具魅力的一段章节。

 

记者登上浦西第一高楼白玉兰广场楼顶上的直升机停机坪。

 

在白玉兰广场楼顶远眺黄浦江沿岸的风景。

 

记者从“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上海段采访中获悉,目前白玉兰广场总面积达25万平方木的商务办公区招商已经过半,大楼身处的北外滩也已成为亚洲最大规模的绿色商办建筑群,形成了以航运、金融为两大产业,创新科技蓬勃博发展的产业生态,昔日码头装卸区正不断蓄力奋起,实现企业和区域的同步转型。

 

白玉兰广场外景。

 

虹口滨江岸线西起外白渡桥,东至秦皇岛路,全长2.5公里。作为上海浦江沿岸的核心区段之一,北外滩自上海开埠后,沿江岸线就成为货商往来和人流汇集之地。各地物产货品在此装卸,仁人志士在此登岸,包容并蓄的海派文化也在这里孕育繁衍。

 

1990年浦东开发开放后,黄浦江从上海的城市边界向贯通城市的核心水系转变,两岸百年来集聚的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精华也面临着功能转型,位于长江入海口的黄浦江将要从工业生产型岸线向生活、生态岸线变迁。世博会后,黄浦江两岸土地转型进展提速,而无论是另谋他处还是就地转型,为的都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实现产业和土地的能级提升。

 

2003年起,黄浦江两岸综合整治开发进程提速。虹口区自2003年起大力推进“航运虹口”建设,在北外滩积极发展以航运、金融双重承载的现代服务业,一批重大开发建设项目相继落地——2004年1月,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开工建设;2006年,虹口滨江置阳段公共绿地建成;2012年,国客中心公共绿地建成;2014年,国际客运中心西块滨江建成对外开放……

 

2016年,上海以建造“百年大计、世纪精品”的原则,拉开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公共空间贯通开放工程的序幕。根据《上海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黄浦江两岸将形成高端产业发展轴线,已经于2017年底实现公共空间开放的45公里核心区段能级将不断增强。而虹口滨江虽然在45公里岸线中占据的“身位”最小,但集聚了浦江两岸空间建设的精华,白玉兰广场、W酒店、建投书局、国际客运中心等地标建筑不仅构筑了北外滩航运和金融的发展空间,也为文化产业、旅游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载体。

 

位于北外滩的建投书局。

 

随着滨水区域的产业结构逐渐明晰,北外滩腹地也发生着巨大变化。记者了解到,以北外滩功能区建设为抓手,虹口区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属于老城区的新生之路。除了滨江一线向人文、生态、智慧滨江转变,整个北外滩区域的经济和产业布局也随着功能的调整不断提升,老旧仓库变身为并购基金和航运、科创企业的集聚地,科创产业在北外滩及周边区域也愈发蓬勃发展,绿色技术产业落地生根。

 

市民在北外滩的漫步道上慢走。

 

记者在位于北外滩的无人商店体验购物。

 

而今,随着宝马(中国)研发中心、尼桑(中国)研发中心、VOLVO研发中心、国科创新研发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的入住,北外滩将进一步注入科技新活力,呈现出更卓越的产业和功能变化。盛开的“白玉兰”之下,拥有百年历史的北外滩正聚焦长三角一体化、辐射长江经济带,走出一条老城区焕发青春的全新道路。

栏目主编:王志彦 文字编辑:黄尖尖
本文摄影:赖鑫琳
视频摄制:赖鑫琳、司占伟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