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吴亦凡粉丝为了偶像抱团开骂,“饭圈”文化真的那么可怕吗?
分享至:
 (3)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禹潜 2018-07-28 05:31
摘要:批判学派的学术话语总是说,这样的现象是人类被文化工业所宰制。但其实,人本身就是容易崇拜别人的个体。

 

近日,虎扑论坛网友批评男明星吴亦凡,招致其粉丝的反击,一时之间口水大战四起,相互谩骂的评论刷屏网络,流量之大甚至造成论坛网络拥堵。

 

口水战中,舆论场开始出现“狼来了”的声音。大众再次惊呼粉丝力量之大,批评者则由此产生对“饭圈”文化广泛传播的担忧。

 

“饭圈”文化近年来不断走热,成为流行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饭圈”意指由追星的“粉丝”们组成的圈子,对他们的担忧和反思也由来已久。刨除无理的谩骂与发泄,这一次集中于吴亦凡身上爆发的风波,起因就是一部分网民对于“饭圈”文化的不屑,认为这群粉丝们的行为乃是不务正业,他们喜欢的偶像也都是“德不配位”的捞金之徒。所以长久以来,“饭圈”这个人数庞大的集体,也往往处于兴趣爱好鄙视链的底端。

 

“饭圈”或者“粉丝”,真的那么可怕吗?其实所谓“粉丝文化”早已经被学界所研究,也并不是最近才出现的社会现象,也没有传统观念中的那么可怕,对此的“威胁论”之说也大可不必大肆宣扬。

 

传播学里,粉丝文化又被称为“粉都”也就是“fandom”一词,指的是因为迷恋某个个体而产生的自我组织与传播的一种效应。作为粉丝文化的一部分,你迷恋的是什么人,甚至是什么物品,都属于这种“粉都”效应的范畴之内——也就是说,你喜欢C罗也好,吴亦凡也罢,抑或是一个“感动中国”的典型人物,在心理的概念里都是一样的,都是迷恋的效应,都是一种自我建构出来的崇拜,在学理的角度上并无高下之分。

 

这种崇拜建立的基础,就是批判学者们认识的所谓“白痴型受众”,他们认为,正是因为受众的“白痴”与无法精神自理,才会被“粉丝工业”的产品带着走。只不过每个人生长的环境不同,来主宰你的“偶像”自然也就不同。喜欢运动的男生自然容易被体育明星所吸引,而倾向于消费与看娱乐节目的女生则容易为流行偶像倾倒。

 

批判学派的学术话语总是说,这样的现象是人类被文化工业所宰制。但其实,人本身就是容易崇拜别人的个体。不说当代,从古代开始就有潘安掷果盈车、世人看杀卫玠等等对于美男子的疯狂崇拜,现代也有披头士和迈克尔•杰克逊这样的超级巨星,只能说对于其他个体的崇拜根植在人的基因里,并不值得拿出来大惊小怪,更不应随意加上“社会堕落”的判词。

 

与过去的粉丝崇拜不同的无非是,现代的所谓“饭圈文化”更加有组织性,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与言语。但严格来说,他们也不过是“fandom”的延伸,由此而来的亚文化也并不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而且社会主流也在积极引导正能量偶像的存在,或许有些偶像们能力不足,但是绝对鼓励粉丝们上进、学习、热心公益,与所谓的人心不古并不沾边儿。此前,林俊杰的一位粉丝发表自己人生当中第一篇SCI论文的时候,还在文中感谢了偶像林俊杰作为激励自己这么多年努力学习的动力,偶像所具有的正面意义也可见一斑。

 

粉丝文化确实是在浩荡袭来,在生产力被大大解放的今天,娱乐本就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的重要部分,“饭圈”也逐渐小众的圈子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只要加强引导,饭圈也有其意义所在。

 

进一步说,“粉丝文化”的“威胁论”,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转型期间各种观念对冲之后的产物。冷静下来,响彻多时的“狼来了”的声音,其实大可不必。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