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两会观见】100个“傅莹”正在路上
分享至:
 (13)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16-03-04 18:14
摘要:外界喜欢将新闻发布会视作“风向标”,但你不能把所有问题的期望全压在发言人身上。这不科学。

 

假如没有发言人,两会将开成什么样?

 

不敢想。

 

老记们已经习惯了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排完数百米长队、接受过仔细的安检,冲到一层那个如今显得特别逼仄的新闻发布厅。大多数人会后悔自己起床太晚。面对满大厅的同行,他们不可能找到座位,甚至连挤到一个“站位”都算运气。

 

比如今天傅莹的人大首场记者会,来的人比往年都多。有人说风姿绰约的傅莹越老越能“吸粉”,现场的火爆人气似乎可以为证。为了抢一个提问,一个澳洲来的华人记者竟然在会间大呼“傅莹!傅莹!”,搞得女主角多少有些尴尬:“下次不可以再喊我名字了哦”。

 

不过,“粉”也好,“迷”也罢,记者会这个场合,毕竟不是来看人的。

 

(记者会结束后,傅莹离开新闻发布厅。图/谈燕)

 

明星

 

傅莹不是第一个发言人明星。相比之下,她的前任李肇星要“狡黠”一点,“对付”那些“不怀好意”的外国记者别有一招。

 

李的同行赵启正则堪比“发言人里的发言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发扬光大,绝对要记他一功。

 

赵启正的下一任吕新华,靠那“你懂的”三个字,收获了海量粉丝。可惜他干了三届便提前隐退,继任的王国庆两天前刚刚完成“首秀”。那场发布会后,王国庆给自己打了60分。有人觉得他太谦虚,因为从现场看,爱讲故事的这位发言人,的确留下了不少好段子。

 

这就是两会正式拉开大幕前的媒体盛宴。新闻发言人们的个人魅力、言语风格总是让人兴趣倍加。

 

作为一年一度的全民政治生活大事,两会是信息的发布台,是意见的交流场,是共识的凝聚所,是沟通的实现地,更是权威部门和代表委员们回应公众关切的的集中平台。而优秀的发言人确实是两会上耀目的亮点,他们不仅是权威信息的传声筒,往往更提供了理解两会、乃至两会背后中国时局的线索和洞见。

 

但真正的“发言人”,只有他们么?

 

 

刺激

 

挤在记者会现场的老记,包括本人,多少都有过这样的心态:来都来了,总得听点“刺激”的吧?对现场的提问,也有这样的期待:问都问了,总得问个“刺激”的吧?

 

什么是“刺激”的,你懂的。一般来说,“刺激”的问题往往不在发言人本身所在的工作领域范围内。比如吕新华谈政协怎么搞协商民主,非常重要的问题,却不能算“刺激”的。只有“你懂的”这类,才真正够刺激。

 

不独是现场记者,围观发布会的亿万人,大概都有这样一份心思。这很正常,当然仔细想想,并不好。老是这样,发言人的压力岂止有点大,而很多问题,并不是发言人能“接招”的。

 

所谓“刺激”的问题,往往是公众关注的“敏感问题”。而严格来说,真正属于“大会”新闻发言人职权内的,其实是关于“大会”的问题。

 

关于“大会”,这个外延当然可以很宽泛——两会,本来就是民主政治大平台嘛。但毕竟发言人不是万能的,他们固然承担着比通报“会务信息”多得多的使命,也不可能完全满足一切外界问询;他们固然可以口若悬河、“金句”频出,却也不能因此苛求每一句话都能“精确制导”。

 

就好比那句“你懂的”,让听者“为之一振”后,却也招来了一些非议。说实话,吕新华本人回想,也未必觉得这是个好答案。很简单,那个领域,非其所专。既然非其所专,话说多了,难免“越俎代庖”。

 

外界喜欢将新闻发布会视作“风向标”,每一句话好像都富含深意。这期望不错,但你不能把所有问题的期望全压在发言人身上。这不科学。

 

 

专业

 

但人们的种种问题,又是需要解答的。发言人可以不说“你懂的”,但大家不懂的事情还是得有人来说。这就意味着,公共关切面前,需要更多的“发言人”。

 

谁是“发言人”?不该只是这几位专职的。真正的“发言人”,更该是相关领域的“权威人士”,尤其是部委高官、政府要员。

 

近年来,每年两会期间都会举行数场记者会,邀请国家部委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前来答问;每年两会闭幕后,更有总理记者会的盛况空前。

 

越开越多的记者会是一个信号,它一方面向媒体和公众展示着两会的开放度,另一方面亦对权威部门和政府官员有一种暗示:公众关切面前,你应当站到前台。

 

这是态度,也是方法。让管事的人说事,让专业的人说话,这是一个分工明确的的社会应有的习惯。

 

傅莹就很聪明。譬如记者抛来“拆围墙”的问题,她笑一笑:我们已请住建部长过几天开发布会,详细向大家解释城建规划的问题。代表人大,我可以说一句话——政府所有行为,都必须依法行政。

 

这句话,一点不“刺激”,却绝对是“今日最佳”。

 

 

习惯

 

面对公众站上前台,是现时代官员必备的媒介素养。但曾几何时,对于不少官员来说,这还没有形成内生习惯。

 

国家部委记者会,多数时候都有“一把手”站台,不少部委主官连续多年坦诚应答、不藏不掖、有理有据,赢得媒体和公众的普遍好感。但也曾有要员喜欢“躲在深闺”,往往是媒体公众格外关注的议题,却偏偏派助手甚至下属们“顶包”。媒体当然不过瘾,于是要到会场内外千方百计“堵部长”。

 

后来“堵部长”也成了两会上的一道风景,但在长枪短炮面前,部长们的姿态也各有不同。有不少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但也曾有几位出了名地喜欢“绕道走”。结果问题没有躲过去,“躲猫猫”的仪态,倒成了舆论永恒的印象。

 

有时想想,部长们也不容易。与其费尽心思百转千回,何不站到台前说几句呢?要晓得,记者和公众也不是那么不近人情。哪怕你没有面面俱到,不是天意无缝,态度诚恳一些,都能够拿到不低的“印象分”。

 

而说到底,直面媒体,也即直面公众。对于解决问题来说,这是一条正道。

 

 

正道

 

发布会上的不断追问也好,见缝插针地“堵部长”也好,甚至一些“问不对题”的“错问”也好,从积极的方面看,都反映着是舆论对于权威解释的如饥似渴,更是公众对沟通渠道的热切盼望。

 

愈是热点敏感问题,这种盼望就愈是迫切。何况,问题的解决、共识的形成,往往来自于顺畅的意见沟通和信息流动。

 

好在,今年两会上,部长们不能再“躲猫猫”了。

 

根据中办、国办日前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遇重大突发事件、重要社会关切等,政府主要负责人要带头接受媒体采访,表明立场态度,发出权威声音,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明确要求,国务院各部部长、直属机构主要负责人,都要主动召开或出席新闻发布会。

 

部长们真的要被推向前台了。人民大会堂北大厅已经开辟了“部长通道”,要求部长们必须接受媒体采访。今天傅莹出现之前,工作人员在现场向记者们吆喝:明天人代会开幕,会前会后部长们都从那儿走,“欢迎大家来捧场!”

 

这位先生特别提醒:部长们回答的,“都是热点问题”。

 

“现场广告”让大家都笑了,不过大家更期待的是到时候的“真功夫”。既有发言职责,部长们完全不必藏藏掖掖。这方面,王国庆有过一句很好的话:

 

“越是敏感问题,越要想办法说清楚。只要不影响国家安全和大局,一些问题为什么不能说?”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题图摄影:谈燕  本文编辑:赵翰露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