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创新之城 > 文章详情
新科普 | 恐龙身边飞过的古蝉长什么样?上海自博馆推出“驯龙高手”活动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俞陶然 吴佳妮 2018-07-15 18:11
摘要:北京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王莹为公众带来了1.65亿年前的古蝉化石,分享关于古蝉的最新研究成果。

生物进化史上,早期鸟类眼中的世界是黑白还是彩色的?如今,我们应如何保护化石?这周末,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开展了2018“恐龙季”“驯龙高手——与科学家面对面”活动,邀请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古生物博物馆等7家单位的古生物专家来沪“搭台唱戏”,与观众零距离交流有关恐龙等古生物的最新科研成果及科普知识。

 

本次活动是上海自然博物馆“恐龙季”系列活动之一。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全国各地的古生物学者带来了各种古生物标本、模型、实验设备等实物,与观众展开互动。上海科技馆展教服务处公众传播部副主任刘哲介绍,来沪参展的博物馆均在恐龙等古生物方面有自身特色,活动最大的亮点是专家学者与观众零距离交流。“观众在这里可以亲眼看到、亲手摸到各地展馆的精华,充分感受自然科学的魅力。”

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戏台”前围满了观众,他们对反鸟(一种已经灭绝的原始鸟类)化石眼部的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感兴趣。“鸟类最早出现在1.5亿年前,现在鸟类眼中的世界是色彩缤纷的,它们的祖先是不是也有这种色觉能力呢?”上海自然博物馆自然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保春指着台上的图文板,向观众讲起了自己的研究经历。周保春团队对热河生物群早期鸟类的化石进行取样后,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了化石中视网膜超微结构和视觉细胞的存在。他根据细胞结构判断:早期鸟类也拥有色觉能力。“这项研究课题是在去年年底完成的,也是世界上首次从化石中发现鸟类视网膜结构。”

化石上显现出蝴蝶般美丽的身段,但不是蝶也不是蛾,它是什么昆虫呢?北京自然博物馆副研究员王莹为公众带来了1.65亿年前的古蝉化石,分享关于古蝉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昆虫都曾在恐龙身边飞过哦!”一听到这些不起眼的小虫子是恐龙的“小伙伴”,孩子们都聚精会神起来。王莹告诉大家,这块昆虫化石由于形似蝴蝶,最初被科学家误认为蝴蝶化石。但王莹在研究中发现,化石上的昆虫其实属于半翅目,而非蝴蝶和蛾所属的鳞翅目,继而纠正了科学家的误判。

除了分享新的研究成果,现场专家还带来了一些与古生物相关的科普项目。从野外考察、化石挖掘到化石修复、研究命名,再到骨架装架、陈列展示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自贡恐龙博物馆的科研人员很有发言权。该馆毗邻世界著名的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该馆研究人员经常从事恐龙化石的挖掘、修复等工作。“这里的‘标本皮劳克及采集’是什么意思?‘皮劳克’是化石的名字吗?”一个孩子指着屏幕上的发掘采集流程问道。江山研究员笑着向他解释,“皮劳克”并不是化石的名字,而是一个专业术语。“你可以理解为用石膏为化石做个结实的壳,这样就可以让化石在运输中不会损坏。”

栏目主编:黄海华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图片来源:上海科技馆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