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朝花时文 > 文章详情
浦东成陆最早在三林,三林风物最妙在……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连官 2018-07-16 07:01
摘要:这种布在小时候我是常穿的,也常常帮着染纱经布,只是后来被的确良等一些绸啊什么的代替了。在前几年老家拆迁时,母亲的嫁妆箱里,还有几匹这样的布,我便收藏着。

 

落笔三林,是在研读浦东历史之后。其实,1992年之前,三林属闵行区,再之前属上海县。1993年,归属浦东新区。追溯元、明历史,那时的三林是上海县的高昌乡,浦东之域是上海县的长人乡,在一个地域。


三林刺绣、三林舞龙、三林庙会等历史文化的铺展,使浦东的人文呈现出多姿多彩。


三林之名


浦东三林之名,与一个名叫林乐耕的人有关。


有限的史料告诉我,林乐耕是在宋朝时从福建来到这里隐居下来的,这从北宋水利专家郏亶在《治田七论》中列举的淞南七大浦,其中就有三林浦的文字记载中可以看出,那时已有“三林”之名。在那时,很多中原人士和各地的“成功人士”,喜欢到浦东这片涛声阵阵的风清之地,只因为在三林的不远处,有个下沙盐场。

 

 

林乐耕有三个儿子,分居在东林、西林、中林三个村庄,三林便成了这个临海村庄的地名。在三林中,又以西林最为有名,原因是在1158年的绍兴二十八年,有一个名叫师净的和尚在此建了积善教寺。邑人高子凤曾在《积善教寺记》中述及西林:“西林去邑不十里,东越黄浦,又东而汇北,其南抵周浦,皆不及半舍。寺之在周浦者曰永定,在黄浦者曰宁国,而西林居其中,盖所谓江浦之聚也。”这里的“宁国”,就是乌泥泾古镇上的宁国寺,所说的“永定”就是现在周浦的永定禅寺。


三林是浦东成陆最早的地方,我考证过三林地处的方位。在713年的唐开元元年修筑捍海塘时,三林已在海堤之内,堤外便是大海了,三林稍靠东南面的便是很有名气的下沙盐场。


下沙盐场的后方生活基地


下沙盐场背依着三林,盐丁们在晒盐之后便集聚三林休生养息。三林曾有的三十多座寺庙足以说明,当时的三林满足着从不同地域而来的盐丁们的宗教信仰,三林也成为浦东最早的集镇。

 

 

三林的历史是丰厚的,明初时的三林由东塘、西塘组成。塘在浦东称水池,圆的叫池,方的称塘。刘桢有词这样描写:“细柳夹道生,方塘含清源”。有塘的地方,必有河流,东塘和西塘便坐拥着三林浦,现在我们也常叫三林为三林塘。


东塘和西塘相距三里左右,三林浦横贯全镇,这条河被称作筠溪,筠溪的引证解释是,竹丛中的水流。杜牧有诗“兰畹晴香嫩,筠溪翠影疎”,想必当时的三林浦两岸都有竹林吧,便有了这个很有诗意的别称。


三林浦的长街沿河北岸逶迤伸展,弘治《上海志》称“民物丰茂,商贾鳞集”,1373的明洪武六年,在此设了三林庄巡检司,后来因倭寇之乱,三林逐渐地凋敝了。清代时西塘很是繁盛,而东塘却渐渐地衰落。


历史对三林的记载很有意思,说在三国时,孙权曾到还是海滨的三林狩过猎。也说元代时,忽必烈的妻妹分封的庄园连同驻军都在三林,在今天杜行的联星拨赐庄,能寻访到一些当年的遗迹。

 


 

与三林有关的豫园一块石头


上海豫园有一块名叫“玉玲珑”的石峰,它与苏州瑞云峰、杭州绉云峰,并称江南三大名峰。这石峰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有诗这样赞美:“压尽千峰耸碧空,佳名谁并玉玲珑。梵音阁下眠三日,要看缭天吐白虹。”


这精美的石峰,曾“落户”三林。据史记载,宋徽宗为在首都汴梁建造花园艮岳,便从全国各地搜罗名花奇石,其中有的峰石因种种原因没能运走,史称“艮岳遗石”,玉玲珑便是其中之一。


《上海县竹枝词》中“玉玲珑石最玲珑,品冠江南窍内通。花石纲中曾采入,幸逃艮岳劫灰红”,讲的就是这个故事。明代,“玉玲珑”到了上海浦东三林塘人、官至江西参议储昱的私人花园中。万历年间,储昱的女儿嫁给尚书潘允端的弟弟潘允亮。后来潘家建造豫园时,便把“玉玲珑”移来。相传,船过黄浦江时,江面突然起风,舟石俱沉。潘家便用重金请善水者打捞上岸,同时又捞起了另一块石头。巧合的是,两块石头竟然珠联璧合,那块同时捞起的石头就是现在“玉玲珑”石的底座。还有传说,船泊岸后,就近在城墙上开了个洞,把“玉玲珑”搬进了城内,开洞处成为上海的小南门。

 


这些据说或是传说的真实与否,目前没有史料可以旁征博引。在今天,留给我们的是无限的想象。


三林标布进了京城


三林标布进京城,是三林历史的真实铺陈。


浦东“熬波煮盐”的历史历经了宋、元、明、清,当新场、大团还在以盐为业时,因为上海有个黄道婆,三林的家家户户便纺纱织布了,离海越来越远的三林成为棉纺织的重镇。


在各式各样的棉布中,标布成为棉布的优质品种。“乌泥泾庙祀黄婆,标布三林出数多”,在历尽数百年的“大浪淘沙”之后,三林的标布盛销北京、天津、山西等北方之地,在那里染色后,便做成外套、马褂、靴面等,“三林标布进京城”便家喻户晓了。清末,三林最多时一年有200多万匹棉布销往全国各地。


这种标布与三林的汤学钊也是有关的,生于1854的汤学钊,祖上拥有很多良田,他不愿像祖辈那样靠土地积聚财富,便迁居到了当时很繁盛的三林,开设了米行、布庄、当铺等。当时洋布洋纱已销售于市场,乡民生计窘困,汤学钊很是不安。于是他制订土布规格,把经纬粗细、布匹长短阔狭都规定好,告知乡民,收购时符合标准的价格从优。


经过这样的“标准”制定,土布质量大为提高,销路大增。1909年的清宣统元年,汤学钊将改良后的“标布”送去参加全国比赛,获两江总督、江苏巡抚颁给的二等银质奖章。第二年,冠以“元大”牌商标的尖布、格子布,在南洋劝业会上再获银质奖章。1915年,京庄白套布参加农商部国货展览会展览,获金质绘马奖章。

 


这种布在小时候我是常穿的,也常常帮着染纱经布,只是后来被的确良等一些绸啊什么的代替了。在前几年老家拆迁时,母亲的嫁妆箱里,还有几匹这样的布,我便收藏着。


三林刺绣与盐业有关


现在的三林镇,三林刺绣已经成为历史文化积淀的一个标本。


三林的刺绣是从中原传过来的,三林塘《赵氏家乘》中有这样的记载:“宋人自靖康之乱,由汴京来沪渎,亡国之余,尚不改奢华,仍锦衣玉食。其锦衣章服,悉由绣工制成。”由此可见,因为三林海堤外的那个下沙盐场,聚集了大批的中原人士,当男人们都出去晒盐了,女人们便聚集在一起,在家长里短中拿着锈针便穿针引线,所绣织品供男人们穿戴。浦东的盐丁是世袭的,如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我们所俗称的“工人”,在退休后可以由子女顶替一样,盐丁在那时“子承父业”,虽然辛苦,也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


三林刺绣发展至今,有八百年的历史了。只是当时最初的绣品,主要是为中原而来的王公贵族们服务,绣得多了,平常的男人们也享用了。

 


三林刺绣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因顾绣的引入有了里程碑式的发展。它影响了上海及江、浙周边地区,其影响力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达到顶峰,特别是它的“抽、拉、雕”技艺传至上海的周边。


三林刺绣曾有过两次鼎盛时期:一次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三林绣娘与上海的洋行达成刺绣业务,带动了三林近千人借此谋生,其后三林刺绣在上海、香港、南洋开设多家“专卖店”。第二次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乡镇企业的兴起,三林女子人人拿起绣花针,家家架起绣花棚,村村开办了绣花厂,到八十年代从业人员达到了20多万人,三林刺绣合作社甚至在苏浙地区广授技艺发展业务。上世纪八十年代,三林绣娘跨出国门,赴法国博览会进行刺绣表演。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的服饰,美国前总统里根的被套,英国女王伊丽沙白的真丝睡袍上都留下了三林刺绣的绣痕。


现在行走三林,会看到很多的绣庄,一个三林刺绣保护传承基地已经形成。2007年6月,三林刺绣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我很小的时候,常见姐姐和她的姐妹们在冬日的阳光里聚在一起刺绣,最多的是在鞋垫上绣花,我曾穿过。在以前的浦东乡下,姑娘们出嫁时,总有那么的几十双绣着花的鞋垫随着嫁妆去了婆家。


一条龙飞舞在三林


三林多水,也因此有了许多关于龙的传说。


三林人深信在三林有神龙潜于塘水之中,护佑着三林的苍生。乡志里有“三林龙”多次现形的记载。“明万历三十六年六月,一条白龙出现于黄浦龙华港,目光如电,一神人立于其首;清康熙二十六年端午日,北方的天空雷声滚滚,天降冰块,三林塘一带,白龙再次出现在水上。”这种描述说明了三林的神秘。


或许就是从北宋林乐耕开始,为了表达对天地的敬畏,三林逐渐地兴起舞龙的风俗。后来,三林舞龙创造性地与狮、鼓结合,并融入武术和沪剧舞蹈等多种元素。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三林龙狮蜚声中外,并被列入全国非物质遗产名录。可以这样说,三林人的历史不仅与三林塘这片土地、这条河流密切相关,也与三林舞龙相生相伴。学者葛红兵这样诠释三林的舞龙:三林龙狮艺术里蕴含着三林人的精神。这是一种开拓进取,团结奋发,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一种崇尚水的灵动与力的刚劲之美的精神,三林人总以敏锐的目光,在历史的大潮中相时而动,能屈能伸,又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奋力拼搏,凝结出一个个芬芳的果实。

 


元明时期,也是下沙盐场的鼎盛时期,三林地区“圣堂庙会”“城隍坐轿出巡”“关帝生日”社庄庙“三百六十行”等频繁的行街巡游活动带动了三林舞龙(绕龙灯)的兴盛。张春华在《沪域当歌衢事》描绘道:“艳说年年五谷登,龙蟠九节彩用蒸。譬如声诵惊涛沸,火树千条枪滚灯”。清王霆在《松江竹枝词》中,对流行于浦东三林等地的香火龙描写道:“龙潭小戏鼓龙舟,五色光华射碧流,黄歇庙里明月夜,火龙天桥滚珠球”。清代文人、三林镇西林街人王廷铨在“延绿楼”花农诗稿《出巡》中写到:“十月连朝忙庙祝,城隍出巡明灯烛。东西两庙碰头会,双龙共舞风头足”。在《上元》中也写到:“正月三林绕龙灯,旌旗锣鼓闹街村。爆竹烟花沿街卖,儿童追逐嬉新春”。明清至解放前,三林舞龙主要由村宅、行帮、氏族等自发组队参加灯会、庙会、行街巡游表演,既显示了地位和财力,又炫耀了舞龙人健壮的体魄和高超的技艺。


现在的三林舞龙,由随意的行街表演转向艺术性的广场表演,并与狮舞、云牌舞、鼓舞、凤舞、鲤鱼灯、滚灯、旱船等形式结合,衍生至适合不同年龄层次表演的百米巨龙等十多种表演形式。2011年,“浦东绕龙灯”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座道院为三林祈福


探究或是考察浦东的历史文化经脉,我们的思考维度应该放置于浦东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而这个大背景便是那个千年的下沙盐场。


三林在渐行渐远的历史兴衰中,都与下沙盐场有关。


这几年,每当春暖花开时,我总要到三林去看看“三月半”圣堂庙会。


历史上,三林最多时有三十多座寺庙。作为下沙盐场的后方基地,这些寺庙满足着来自不同地域盐民们的宗教信仰,也催生出了三林庙会这一浦东特有的文化遗产。

 

三林的圣堂,又名崇福道院,相传始于三国东吴名相陆逊为母亲所建的家祠,座落在三林的中心。陆逊在三林建祠我是相信的,因为在三林不远处的航头牌楼村,曾有陆逊养鹤于此的记载。

 


1119年的北宋宣和元年,朝廷将圣堂赐额定名为“崇福道院”,自此之后成为上海地区的一所著名道观,香火鼎盛,旧志记载是“上海东南乡香汛最盛处”,每年的“三月半”都要举行圣堂庙会,这个庙会成为演绎浦东民俗文化的舞台。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对三林庙会定格为一个画面:从四面八方而来的人们,迎着明媚的阳光,沐浴着和煦的春风,赶着庙会。庙会成为三林人在春天里的期盼,赏民俗成为远乡近邻的期待。


三林圣堂庙会到了明代嘉靖年间,场面更为壮观 ,南到三林老街,北到杨思老街,前后有三里路,商贾云集,络绎不绝。民国《三林乡残志》这样记载:“三月三林香汛来,圣堂场上去徘徊。团箕箬縶如山积,路满游人轧不开”。香火与集市的繁盛形成了“三月半,上圣堂”之谚,庙会也就被三林地区的文人雅士称为“三林芳春十景”之一。


在行走浦东的脚印中,我总是十分虔诚地踏进惠南的福泉寺,新场的南山寺,曹路的龙王庙等等,与三林的崇福道院一样,这些寺院护佑着浦东的苍生。


三林风物,还有“老八样”菜肴, “三林崩瓜”重又在三林生长。漫步于三林老街,我仿佛闻到了晚春的葱花蚕豆,初秋的葱油芋艿,夏天的油煎腌小黄鱼的香味,“走油蹄膀”带我回到了乡愁。


越来越城市化的三林,那一串乡愁将我拉得很远很远。


虽然,三林归属浦东是1993年后的事,但与浦东的地域相近,历史文脉的相通,丰厚了浦东的历史人文,使浦东更具文化自信。

 

(本文配图均由拍摄者授权刊登,仅用于上观此文使用,禁止任何其他未获得授权者刊登)

栏目主编:伍斌 文字编辑:伍斌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