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上海一周 > 文章详情
【李强一周】保卫蓝天碧水,不能仅靠数据说了算
分享至:
 (9)
 (1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18-07-11 14:31
摘要:“比如水质改善,简单拿测试数据,老百姓还不一定认可,他要看得到、闻得到,闻闻有没有味道,看看有没有鱼。”在会上,李强特地幽了一默,“不是哪个局长下去游泳就行了。老百姓要看到河里的鱼能不能吃,河里的鱼能吃了,那水质就好了。”

上周,上海又开了一次“大会”——很多人记得,李强曾经几次说过,开“大会”,就是要研究“大事”。

 

7月4日下午,在中央以很高规格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一个半月后,上海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李强在会上作了近1个小时的讲话,对上海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动员部署。

 

此前,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后的一周里,上海市委已就学习贯彻大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门召开过常委会扩大会议;李强还曾特别安排过一次生态环保的集中调研。

 

充分准备之后,全市大会的针对性,显然更为明确。

 

 

 

“短板”

 

就在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当晚,《中共上海市委关于面向全球面向未来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意见》全文公布。大会消息和这个重磅文件,同时出现在第二天清晨上海主要报纸的头版上。

 

这既是巧合,也不算巧合。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正是时下上海各项重点工作所处的基本语境。而生态环境,则被视为构成全球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之一。

 

因此,这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早已超越了专门领域工作会议的范畴。李强所作的部署,也都基于“全球城市”的大命题。

 

这就为衡量上海的生态环境工作现状,提供了更立体的参照系。仅从自身发展的纵向看,上海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无疑已有长足进步,PM2.5年均浓度、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等指标,都较往年有了不小的改善,有的已优于国家标准。

 

但一旦放眼全球,上海的短板,就暴露得很明显了。

 

“PM2.5年均浓度, 东京、伦敦常年都在10-15微克/立方米;我们去年是历史上最低,还有39微克/立方米,距离是比较大的。”继一周前的市委全会后,李强再度把上海同几个重要的全球城市放在一起对比,提醒官员们注意其中存在的差距。

 

他特别提到,国外有研究机构曾发布2017年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报告,上海在其中位列全球第15;而具体的分类评估中,上海的生态环境指标仅排在第41位。“我们整个生态环境如果有很大改善,在全球的排名或许还会上升。”

 

这场动员会,某种程度上开成了一次问题剖析会。李强坦言,上海距离“人人向往的生态之城”,仍需要“爬坡过坎”,时下特别需要抓住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突出问题的窗口期,通过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在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道路上树立标杆、打造典范。

 

而首要的问题和突破口,正是其多次提及的产业结构和经济效能。

 

 

“源头”

 

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李强剖析了上海生态环境问题的症结:产业结构偏重,能源过度依赖石化燃料,运输较多依赖公路运输,等等。

 

同时,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尚未同经济社会发展绝对脱钩,“每1个百分点的GDP增幅,要增加的污染物,比起发达国家来还是高的。”

 

李强直言,目前上海重化工业比重还较高,布局也不尽合理,比如,不少化工企业处于规划工业区块之外。在周边省市对沿江化工企业进行大力整治调整的时候,上海显然不能无动于衷。

 

他表示,加快重点企业调整和重点区域转型,将是下阶段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上海不是不要化工”,他特别强调,“上海做化工,要做高端、高附加值、更精细。”

 

这也合乎李强对上海产业结构的期待。从5月起,他就强调,上海要“以环境论英雄、以亩产论英雄”。随后,“论英雄”的表述经历了一个扩充的过程——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后,最初的两个“论英雄”之间增加了“以能耗论英雄”;而在十一届市委四次全会上,又加上了“以效益论英雄”。

 

从“两个论英雄”到“四个论英雄”,愈加凸显环保同经济发展间的内在关联, 联系此前市委全会上关于“提升经济密度”的论述,上海要在此前多年调结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出结构,强调效益的导向,已经十分明显。而这恰恰是处理环保问题的治本之策。

 

李强反复强调,上海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必须在各个领域加强“源头防控”。除了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等方面的变革亦迫在眉睫。

 

比如,去年上海煤炭消费总量约4600万吨,仍属于高位;上海港去年4000多万标箱的集装箱吞吐量,水水中转只占四成多,海铁联运的比重非常低,大半是通过陆路运输完成,其间产生的大气污染不言而喻。柴油车在总的机动车拥有量中仅约一成,但却排放了近八成的颗粒物、氮氧化物。

 

此外,诸多新业态带来的新问题,也亟待研究破解——比如网购。李强特别提到快递包装泛滥问题:“包装用的胶带纸,全是不可降解的材料,一个包装盒子平均要用0.8米胶带纸,这方面要研究怎么办。”

 

 

“努力”

 

显然,除了企业和社会,上海的各级政府部门和官员,需要加紧对种种“怎么办”作出回应。

 

在全市大会上,李强就一些问题提出明确意见,要求相关方面尽快探索落实。如能源替代,下一步必须严格落实重点用煤企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着力提高清洁能源消费,市有关方面亦要探索一些政策措施,帮助企业主动削减用煤方式。而在运输方面,大力发展水水中转、海铁联运,推广新能源车,均被提上议事日程。

 

“上海新能源车数量已经全国领先,但公交、出租、物流领域还有很大空间,特别是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企要带头。”李强在现场表示,希望相关方面研究具体方案,“我们要带头,只有带头用,现在的突出问题,比如充电桩,才会加快跟上解决。”

 

对各级官员而言,一种更为主动的介入姿态,是受到鼓励的。这也是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议题的应有之义——即便是空气质量这样常被认为要“靠天吃饭”的领域,李强也希望在“天帮忙”之外,更强调“人努力”的作用。

 

一些已有的制度,也被要求更严格地落到实处。例如河长制,李强坦言,如果每个河长都认真负责,许多河道污染问题就能及时得到反映、及时加以解决。“怕就怕‘挂名河长’”,他说。

 

就此,上海需要出台一些更细致的奖惩措施,确保河长制落到实处。“不能你担任河长一年了,这个河越来越臭,你也不清楚,”李强说,“这样的河长,该免职要免职,该调离要调离,该处分要处分。”

 

其他方面亦是如此。而检验相关工作成效的标准,也不能仅靠“数据说了算”。

 

上海的多项环保指标已经“自我加压”,严于一般标准。但在李强看来,仅有指标还不够,更重要的还是群众感受度——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全面消除河道黑臭、力争消除劣V类水体等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均旨在增强群众感受度。

 

“比如水质改善,简单拿测试数据,老百姓还不一定认可,他要看得到、闻得到,闻闻有没有味道,看看有没有鱼。”在会上,李强特地幽了一默,“不是哪个局长下去游泳就行了。老百姓要看到河里的鱼能不能吃,河里的鱼能吃了,那水质就好了。”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