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腾讯不帮忙,公安不立案,法院不受理,微信用户“手指一滑”错转8万元只能自认倒霉?
分享至:
 (6)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曹飞 2018-07-06 21:15
摘要:微信平台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社交工具,还是兼具支付、收款功能的交易平台,应该进一步完善转账延时到账、信息交叉确认等技术性防范手段。

近日,广东中山的黄先生通过微信误将8万多元转账给陌生人,对方不仅拒绝归还,还把他拉黑。黄先生随后多次向微信客服求助,得到的都是“资金支付成功后无法撤回,可与好友联系协商退回”的程序性回复。他又向公安部门报案,但警方以“不知道对方的真实姓名和账户信息,不构成立案条件”为由拒绝立案,并建议他找法院。然而,在找法院时,他却被告知必须要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信息才予受理。当他向微信平台索要对方的身份信息时,微信平台又说只有警方立案或者法院受理后才能提供。

 

根据《民法通则》第92条规定,“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这位“不当得利拒不返还”的收款人明显已经涉嫌违法。虽然黄先生对于转错账也存在一定过错,但他在追回被侵占的“不当得利”时,于法于理都应当得到微信平台的必要协助,公安机关以及司法机关也有义务提供相应的救济。

 

在黄先生的案例中,“不当得利必须归还”这一看起来十分简单的法律逻辑,却遭遇了“死循环”——要警方立案或法院受理,得提供对方的身份信息;向微信平台索要对方的身份信息,又需要以警方立案或者法院受理为前提。微信错转账后遭遇对方不还钱、微信不处理、公安不立案、法院不受理的“尴尬”,难道问题真的就“无解”了吗?其实也不尽然,事件的进展目前又回到了那个“老套路”——在媒体的关注下,事件迎来转机。根据7月6日下午的最新消息,当地法院已经立案。

 

司法部门的介入使这起事件看起来有了圆满解决的可能,但对事件的追问却远未结束。毕竟,个案的转机并不代表共性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实际上,从近年来媒体报道的相关案例来看,与黄先生一样陷入“死循环”的转账人并不少见。面对重重“困难”,不少转账人直接放弃了追讨。

 

与黄先生一样,在这些案例中,无论是微信、警方还是法院,都曾基于各自的“正当理由”拒绝施援。根据相应的法律规定以及职责范畴,各方作出拒绝的决定或许无可厚非。然而,各方看似都有各自的“道理”,但问题却解决不了,甚至还导致当事人陷入求助无门的困境,这一点无疑值得深思。

 

从多个案例来看,收款人真实身份信息的获取,俨然成了难以打开的“死结”。但是,事实却又证明,要打开这个“死结”并不困难,关键是微信平台与相关部门都要提高主观能动性,多一点担当和主动作为,担负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和监管责任。比如,微信平台可以适当降低信息查询的门槛,一旦发生转错账现象,转账人凭借报警记录即可申请查询收款方的身份信息;或者转账人无需提供收款方的详细信息即可向司法机关寻求帮助,后续所需的相关信息由司法机关与微信平台协调获取。

 

另外,相关部门还应当完善纠纷解决机制,做好职责分工,从受理投诉、调查到立案等各个环节,全方位畅通司法救济路径。为此,相关部门更有必要形成一套标准化的处置流程,使转错账者获得挽回损失的便捷途径。

 

这些规则的更改以及机制的建立,对于微信平台以及相关部门来说可能并非什么难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如何进行分工与协调,值得相关部门与微信平台进一步探索。无论如何,面对近些年来转错账这一“手滑事故”的高发态势,不应该再让转账人完全指望收款方的良心发现,或者干脆自认倒霉了。

 

除了事后的补救,更应该思考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事前的防范机制。如今,微信平台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社交工具,还是兼具支付、收款功能的交易平台。为了扭转转错账、收错钱等现象的频发态势,微信平台还应该进一步完善转账延时到账、信息交叉确认等技术性防范手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平台的安全性,更好地保护用户的合法权益。

栏目主编:封寿炎 文字编辑:封寿炎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