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上海曾建设过200多个工人新村,如今这些工人新村的荣光如何再延续
分享至:
 (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唐烨 栾吟之 周楠 2018-07-06 09:50
摘要:今天,工人新村的荣光还能延续下去吗?

彭浦新村是上海最早的工人新村之一,今年是彭浦新村建村60周年。日前,彭浦新村街道举行“砥砺前行六十载,引领彭浦新跨越”主题论坛,聚焦城市文化、社区微更新、基层党建等议题,邀请专家学者等为街道未来发展把脉。“曾经住进工人新村是种身份的象征,但住房制度改革之后,越来越多更现代化的商品房让老工人新村相形见绌。”在交流环节,一些嘉宾与居民提出彭浦新村现在面临的种种困惑,引人思考。   

 

有这些困惑的,不仅仅是彭浦新村,上世纪50年代上海曾建设过大大小小200多个新村,近60万工人家庭欢天喜地搬进新家。60年过去了,很多工人新村已经随着城市建设消失了,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被保留了下来。留下来的,不仅有工人新村互帮互助、人情浓浓的烟火气,还有原始的房屋结构形态、公共设施配套等。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道迫切需要解决的题目,摆在管理者面前:今天,工人新村的荣光还能延续下去吗?

 

彭浦新村 提供

 

曾经是一个时代的见证


当时的工人新村建设,不仅满足于“住”的需求,还具有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      

 

上海,作为工商业集中的城市,自近代以来汇聚起大量的技术工人和体力劳动者,较高的地价使普通劳动者很难拥有一处宽敞明亮的住房,简陋拥挤的旧式弄堂和棚户简屋是他们栖身之所。据统计,1949年,上海全市居住面积1610.8万平方米,当年全市常住人口414.1万人,人均居住面积仅3.9平方米,而工人的居住条件还在这一平均线之下。  

 

1950年,上海正式确定住宅建设属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资金由国家和地方财政预算拨款,考虑首先解决工人的住房困难。当时已有少数工厂企业开始新建职工住宅,同时政府为全市227处简屋、棚户区修筑道路、安装路灯、铺设下水道、设置公共给水站,使这些地区居民的居住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从1951年上海建设全国第一个工人新村——曹杨一村开始,至1958年底,上海市先后在普陀、杨浦、虹口、徐汇、长宁、原闸北等区域开辟了34个住宅建设基地,建造新住宅达468万余平方米,建成大小新村超过200个,近60万工人及其家属搬进了新村。   

 

曹杨新村 提供

 

普陀区最先被作为兴建工人住宅的试验区,当时市政府工作组、市政建设小组经过实地考察认为,以中山北路以北、曹杨路以西最为理想。曹杨新村第一期工程于1951年9月动工,次年4月全部竣工。整个新村有砖木结构、立帖式二层楼房48幢,167个单元,可分配给1002户人家居住。二层房屋总高为6米,房屋前后间距13米,保证冬季室内有充足阳光。每户分一大间和一大间一小间两种,大间每间净面积超过13平方米,小间面积则在5到8平方米。每户均配有简单的抽水马桶,但无洗浴设施(另建有集体公共浴室),灶台和洗衣池三户合用。

  

1952年6月25日,第一批迁入曹杨一村的,包括杨富珍、裔式娟在内的114位劳动模范和先进生产者代表,他们在各厂工人敲锣打鼓欢送中,乘着十几辆卡车来到这里。当时新村里插遍红旗,悬挂着喜字灯笼和“欢迎生产先进者迁入曹杨新村”的横幅。迁入的工人和家属在新村门外下车步入新村,接受各单位代表的欢迎和少年儿童的鲜花。   

 

1958年,为加快上海经济步伐,上海决定在广中路至走马塘地区,辟建以基电为主的彭浦工业区,占地5.5平方公里,先后有28家大型基电工厂入驻,成为全市乃至全国文明的工业区之一。彭浦工业区,曾拥有中国第一台大型天线座、第一台推土机、第一台气动电控冷轧机、第一台水管式工业锅炉,彭浦新村便是创造这些“第一”的工人阶级的集中居住地。根据彭浦工业区的建设需要,彭浦新村为工业区15个大厂新建了职工宿舍和家庭住宅。彭浦新村真正的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原闸北区档案局副局长胡伟祖说,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上海提出要建设12个大型居民区,解决居民住房难问题,这促使彭浦新村发展进入快车道。在1984年,彭浦新村拆掉12个自然村,农民变成市民、搬进新房。   

 

1959年,为配合上海市冶金、化工等工业项目落户吴淞工业区,上海在张庙路(长江西路)辟工人住宅区,建设新型的商业大街——张庙一条街,当年完成建筑面积9.55万平方米。   

 

当时的工人新村建设,已不仅仅满足于“住”的问题,而是采取“一条街”的建筑结构。下面是商铺、上面住人,满足人们日常所需的购物、休闲、娱乐等功能,还有街心花园等绿化带,算是个不错的社区了。上世纪50年代末,张庙工人住宅区也曾是家喻户晓的地区商业购物中心和文教娱乐中心,作为曾经的外宾接待窗口,每年有几千人慕名前往参观。     

 

曹杨新村 提供

 

如今环境、社会问题显现

 

相对老旧的城区环境,出现许多隐患和城市管理短板。人口严重老龄化,是近年面临的新问题。


岁月流逝,对于很多工人新村而言,昔日荣光之下,如今环境问题、社会问题等却不断显现。   

 

曹杨新村 提供

 

走进曹杨新村,小区道路略显狭窄,道路两侧停满了车,这里已成为外来租户占70%的小区。走进楼里,木楼梯吱呀作响,楼上人走路说话的声音清晰可闻。因为室内空间太小,狭窄的过道里堆满了杂七杂八的生活物品,脸盆、自行车、旧书报、纸箱……

  

“时代变了,曹杨新村却没变。”这里的老住户说,刚刚搬来时每家也就三四口人,人均居住面积达到4平方米,如今演变成一家两代人甚至三代人挤在一间20平方米的小屋里。曹杨一村,过去曾作为全国首批外事接待单位,60年来先后接待了155个国家和地区7200余批、10万余人次外宾。“从20年前开始,曹杨新村有了新公房以后,就不再把外国人带到一村来看了。”居委干部说。  

 

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其他工人新村。79岁的居民吴忠义在彭三小区住了58年。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彭三小区在当时是“明星小区”,能住进来的都是工人中的佼佼者,他父亲当年也是优秀工人代表。“当时刚住进来的时候,全家非常开心,不用拎马桶了,住的还是楼房,比过去居住条件好多了。”但几十年过去,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质量更好、更现代化的商品房在周边拔地而起,老工人新村在硬件上的硬伤开始显现。   

 

吴忠义结婚生子也在彭三小区,一家五口与隔壁同样一家五口的邻居合用厨卫。“一到早上,十口人都要上厕所,紧张程度可想而知。”彭三小区改造项目设计负责人陈健洲说,早期工人新村在设计时都模仿前苏联,建造出来的都是大户型。但当时的居住条件没有那么好,一套三房可能分配给两到三户人家居住,这就造成厨卫合用的情况。由于年久失修,小区房屋结构老化、雨天道路严重积水、上下水管道堵塞频现。   

 

相对老旧的城区环境,还引发出市容环境脏乱差、违法建筑点位多、安全隐患多等诸多城市管理短板。   

 

作为国内第一批建成的工人新村,在拆违前,张庙的老式住宅约占建筑总面积的80%。在一楼,曾经家家户户都有天井。不少居民破墙开门,占用小区公共空间养花种菜,甚至开起了馄饨店,这就是张庙街道久攻难克的顽疾。据工作人员统计,仅街道泗塘五村一居委,居民破墙开门开店率就达54%,二居委则高达88%。   

 

当年的彭浦夜市非常有名。早在2004年,这里的马路摊贩由零散的小商品摊起家,2010年发展成为上海北部最大的地摊集聚区。“临汾路以卖小商品为主,闻喜路以卖烧烤、油炸小吃为主。”街道城管中队党总支书记周东对当年的情景记忆犹新,当年来自上海各个区的商贩、食客都慕名而来,两条马路乱设摊有2公里多,高峰时流动设摊数量达上千家。街面垃圾产出量激增,油烟噪音严重扰民,居民每月投诉多达400多件。   

 

人口严重老龄化,是工人新村近年面临的新问题。以彭浦新村为例,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38%以上,80岁以上老人比例在周边街道中算比较高的。人口老龄化带来一系列问题:就医看病难,地段医院压力大;看护难,独居、纯老家庭多,目前养老服务虽然基本覆盖老人需求,但是与一些民办养老机构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老人下楼难,老公房较多,爬楼机难以满足众多老人需求,加装电梯存在很多软硬件困难。


彻底改善面临不少障碍


以当下眼光看,工人新村多存在设计上的不成熟。近年来,本市通过探索非成套住房改造等逐步解决。

 

彭浦新村 提供


今年3月,彭三小区第四期“拆落地”改造工程完工,423户居民领到新房钥匙,吴忠义便是其中一户。“原来外表老旧的不成套老楼,变成厨卫独用、带电梯的新楼,绿化、车库、社区公共配套齐全,整体感觉不比商品房差多少。”老吴高兴地说。   

 

对大部分住在工人新村的居民来说,居住环境是最大的硬伤,尤其是建造较早的房屋大部分都是非成套的。因此,最近十多年,上海在不少工人新村以各种形式探索非成套住房改造,解决房屋设计以及后来使用中产生的种种问题。

 

彭三小区居住着上千户居民,2008年开始,彭浦新村街道试点在彭三小区实施“拆落地”改造项目:居民先通过在外租房过渡等方式搬离老房,由政府将老房拆除原地重建,待房屋竣工后居民再回搬。吴忠义所在的彭三小区第四期便采取了这种方式,改建后房间使用面积原则上不扩大,但居民可以拥有独立的煤卫设施和更合理的空间布局,从根本上解决困扰老房的煤卫合用、结构老化、严重积水等问题。   

 

在曹杨新村南岭园小区,普陀区对一些楼栋里的住户则采取“贴扩建”改造方式:对楼梯的位置重新划分,将楼内公共空间适度退让,划入居民家,原来一套近15平方米的房间一下多出6平方米空间,打造独用的厨房和卫生间,实现非成套改造。   

 

彭浦新村 提供

 

工人新村由于建成较早,以当下眼光看,多多少少都存在设计上的不成熟。近年来,有些街道尝试在工人新村中引入“微更新”理念,改善小区内部环境以及周边公共配套。2016年曹杨新村更新项目就被列入上海中心城区城市更新试点,曹杨地区启动环浜公共空间贯通方案:打通原有被分割的滨河空间,建设滨水公共空间带,对公共空间优化升级。“改造曹杨公园、兰溪青年公园和艺术广场,增强开放性和连通性;沿河设置多个景观挑台和社区绿园,满足社区居民休憩所需;建设生态展示馆、健康生态屋、街角广场,作为新的公共活动场所,丰富公共空间的层次和肌理。”街道负责人介绍。   

 

在张庙社区,能看见遍布的凉亭、纵横交错的慢行步道,学校门口还安装了整齐的座椅,方便家长接孩子放学。2015年,张庙启动“十小工程”建设,在小区内部建设道路、广场、绿化、亭廊、步道、路灯、坡道、健身、充电、停车等10个方面的便民设施,将微更新用于社区改造。


工人新村荣光能否延续


老旧面貌与居民环境改善需求存在不小差距。这两年上海社会治理的亮点有不少诞生在工人新村。


工人新村的老旧面貌与居民生活环境的改善需求,还有不小差距。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力度最大的非成套改造为例,推进速度总体较难提升,资金是大问题。2010年至2015年,同济大学王伟强教授和他的团队曾对上海一处工人新村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他发现,一些工人新村破败有很多原因,但核心是缺乏有效的保护和改造机制,住房老化要改造,仅靠政府财力有限,居民没有产权,也就无法调动社会力量。   

 

从这角度看,工人新村的荣光能否延续下去,固然是对城市管理者的考验,但更需要全社会来思考。  

 

慢慢“变老”的人口,也是工人新村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当年为年轻力壮的工人家庭而设计的配套,显然无法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近年,不少工人新村都在为老服务设施上加大投入,但由于老城区的限制、很多硬件条件无法彻底改善,养老设施还存在很大缺口。同时,一系列城市发展的新问题也在工人新村出现:如何治理随意停放的共享单车?如何解决新能源车的充电问题?如何让居民真正形成社区自治与共识……  

张庙社区今昔 张庙街道供图

 

令人欣慰的是,尽管工人新村在硬件提升上尚存很多难题,但相关部门对住在工人新村中老居民的管理与服务始终没放松。“居民居住的房屋可以是老的,但他们享受到的政府服务一定要是‘新’的。”彭浦新村街道负责人说。   

 

这两年,上海社会治理的创新点与亮点有不少都诞生在工人新村。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2017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名单”中,张庙老旧小区综合治理项目榜上有名,张庙还是全球第389个被命名为“国际安全社区”的区域; 彭浦新村在全市率先成立城市综合管理服务中心,依托全要素管理服务智能平台,实现辖区“零”无证照餐饮,城区环境品质得到极大改善。同样是工人新村集中的临汾社区在全市第一批上线智慧管理“社区大脑”,辖区内2.1万个传感器可以实现对非机动车停放、电梯运行、独居老人生命体征、人员高密集信息警报、河道等监控与管理。

 

栏目主编:唐烨 文字编辑:唐烨 题图来源:曹杨新村 提供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