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曹启泰站台、瑜老板亮嗓,海派文化中心一年收获了什么?
分享至:
 (3)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楠 2018-06-19 20:17
摘要:王珮瑜还亲自演示了京剧“基础表情包”——“惊提”“怒沉”“喜展眉”,并带领观众一起演示体验。“你们看,京剧并没有那么复杂,也没有那么难。”

1990年,来到上海的资深媒体人曹启泰对自己说:“这么美好的一个地方,是个男人都应该到上海滩,来打天下,来试试看,来学来看,这里够大,感觉真好!”于是,他的奋斗就从这里开始了。

 

不久前,曹启泰作客海派文化中心“海上听潮·大师讲堂”,成为这一期“上海,一座开放的城”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化讲座的主讲人。

当天的他妙语连珠。他特别强调,“腔调”是作为一个新上海人,作为上海的一份子,最重要的一个字眼。腔调是从生活里找寻来的乐趣,记录了奋斗过程中的点滴;而奋斗代表价值感,没有奋斗就没有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朋友以及不同的机遇,生活将一成不变。曹启泰希望大家都做有腔调的奋斗者,为上海而努力,尽力做一个优雅的人,让“优雅”成为这个城市重要的符号。

 

2017年6月,上海第一座以“海派文化”命名的公共文化空间——“海派文化中心”正式建成开放,至今已有一年。今天,海派文化中心举行了“海上听潮·奋进之路”开幕一周年纪念活动。当初,将促进海派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繁荣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依托上海虹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努力打造上海文化新高地的海派文化中心,这一年收获了什么?

 

 

大师云集“海上听潮”

 

海上听潮·大师讲堂,如今已成为海派文化中心的重要品牌。

 

按照初衷,海派文化中心首先立足虹口,充分展示和宣传虹口深厚的海派文化底蕴,让虹口在海派文化的传承创新方面的成果和亮点,通过这个平台“广而告之”;其次,希望这个公共文化平台,能够吸引和集聚更多的文化人、文化机构参与推动并传承创新海派文化的发展。

 

去年,海上听潮·大师讲堂的最后一讲,登场的是被戏迷们称为“瑜老板”的王佩瑜。“瑜老板”还未登场亮相,就显示出了超高人气。观众招募公开不到一天,所有座席就被一抢而空,即使临时调整增加座位,依然难以满足广大粉丝和京剧爱好者需求。结果,通过直播又吸引了近20万观众。

当天,为了引导没有京剧基础的观众入门,讲座现场,王珮瑜用余叔岩总结出的京剧声腔三级韵,示范演唱了三声“好好好”,和《搜孤救孤》中的“公孙兄”。结合刚刚过去的“双十二”,风趣幽默的她又用三级韵教现场观众连唱三声“买买买”,引来笑声一片。

 

这还不够,王珮瑜还亲自演示了京剧“基础表情包”——“惊提”“怒沉”“喜展眉”,并带领观众一起演示体验。“你们看,京剧并没有那么复杂,也没有那么难。”短短几分钟,“瑜老板”带着“京剧小白”们摸到了一点点京剧的门道,拉近了传统曲艺和观众的距离。看似阳春白雪的京剧艺术,其实也能很接地气。

 

这一年,海派文化中心先后策划“海派电影百廿年”、“海派戏曲传承季”等主题,力邀叶辛、杨扬、张建亚、谷好好、王珮瑜、高博文等有突出成就和广泛影响的著名专家、学者、艺术家,与观众面对面探讨海派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2018年,大师讲堂则围绕重大主题,策划“上海,一座开放的城”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文化讲座,首讲邀请著名历史学者、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以“从传统到开放”为题,深入解析上海的开放传统和城市精神。

熊月之的深入浅出,让观众印象深刻。他说,“闳约深美”是蔡元培先生为上海美专题的字。这四个字,体现上海城市精神是最为合适的。“闳”就是海纳百川,就是宏大;“约”是吸收、消化、归纳,光有开放,没有消化、没有吸收是不行的;“深”,因为有开放,然后才有深邃;“美”,有这几个要素就会形成自己独有的美好品质。

 

当天,这场看似学术的讲座,在线直播平台收看收听讲堂实况的粉丝亦超过12万人。

 

与此同时,海派文化中心也与专业机构合作,引进优质文化资源,打造“幕里观澜”影评沙龙、“梨枣教室”传习课堂、“镜子与窗”读书会等系列文化活动品牌,主办或承办“枝叶扶疏 成木成林”纪念鲁迅定居上海90周年版画精品展、“相约七夕 甜爱一生”书法名家书写结婚纪念证书、“近代上海经济的崛起之路”文化上海系列讲座等精品文化活动,服务市民的不同文化需求。

目前,海派文化中心已形成“月月有讲座、周周有活动、天天有观众”的可喜局面,“海纳百川、自成一派”的品牌形象已在全市初具影响。

 

 

海派文化红色文化融合发展新平台

 

不少观众都还记得,海派文化中心的开幕特展《过河看影戏——北四川路与中国电影发轫》。

 

这里有首次绘制的“虹口影院地图”,将虹口32家影院全部标注于1930年代上海地图,直观展示虹口影业盛景;首次向公众展示1897年5月《字林西报》刊登的礼查饭店电影放映广告;首次以微缩建筑模型的形式再现中国电影首次放映地礼查饭店19世纪的原貌;首次以雕塑形式还原中国第一家电影院创办者、西班牙人雷玛斯的形象;并在展厅内搭建出“虹口大戏院”,让观众可以亲身体验老电影放映场所。

展览开幕至今,吸引观众近5万人次、团队500余批。作为展览的延伸,编撰出版20万字的同名图册,为中国电影和海派文化留下浓墨重彩的注解。

 

海派文化中心负责人介绍,一方面,“海派文化发祥地、进步文化策源地、文化名人聚集地”是虹口独有的文化名片,宣传好、展示好这张“名片”,是虹口建设海派文化中心、促进海派传承创新的题中应有之义;另一方面,海派文化中心初起步,与其他同类文化平台相比并无明显优势,依托中共四大纪念馆一体化运营管理,正好可以扬长避短,展示虹口特色。因此,打造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融合发展的多功能文化平台,是海派文化中心的重要意义。

 

2017年11月,海派文化中心与上海大学联袂主办第十六届海派文化学术研讨会,以“海派文化中的红色基因”为题,深入探讨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的密切关联。2018新年伊始,又迎来虹口区红色文化建设专家委员会成立仪式暨第一次专家研讨会,进一步加强海派文化与红色文化的关联性研究,成为专家们热议的话题。

 

专家们提出,现在的海派文化研究,比较侧重的还是社会史和民族史角度,一般的老百姓认为海派文化就是“老克勒”。海派文化和革命文化其实有很大的关联度,搞党史研究也要关注到海派文化。希望海派文化的研究不要以1949年为限。社会主义革命之后的先进文化、海派文化在整个上海发展过程中,并没有断掉。1949年以后,上海在中国社会建设的过程中,海派文化也得到了很多新的发展。

这些观点都给人以很深的启发。

 

虹口区委宣传部部长吴强表示,海派文化是上海最重要的文化标签,也是上海人为之骄傲的文化传统。海派文化中心要继续深入挖掘上海和虹口的海派文化、红色文化底蕴,继承和弘扬海派精神、丰富和发展海派文化,发挥出海派文化中心应有的使命责任和文化担当。

 

据介绍,今年海派文化中心将深耕上海海派文化、红色文化的历史文脉,策划举办“海上文学地图”特展,继续办好“海上听潮·大师讲堂”等品牌活动,着力打造集海派文化的研究、展示、交流、创新为一体的公共文化平台。

栏目主编:唐烨 图片编辑:项建英
图片来源:海派文化中心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