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上海这个街道植入了“千里眼顺风耳”,还琢磨出“执牛耳”的要领
分享至:
 (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楠 2018-06-14 17:10
摘要:“这些感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可以让更多社区隐患还没冒头就已经得到控制。在选择设备安装点时,我们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街道实际,从亟待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着手,合理规划物联网感应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近日上午10点,虹口区花园路上一家水果店的店主把几个水果筐拉到了路面上,不出5分钟,他的手机上就收到了一条署名为“广中路街道”的短信:“街道综合管理指挥中心提醒,您的跨门营业行为已违反《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请在收到短信通知5分钟内自行整改,谢谢。”

 

两地相距一公里多,街道综合管理指挥中心如何知晓?原来,此处安装的无桩“电子围栏”感应到店铺门前空间被占用,并立即在综合管理指挥平台上发出警报。作为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试点街道之一,在虹口区广中路街道,类似的物联网感应设备已安装了3000个。

 

这些被应用于32个社区生活场景中的物联网感应设备,就好似社区的“千里眼顺风耳”,承载着社区的公共安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功能。更值得一提的是,针对这些物联网感应设备究竟装多少以及如何使用,街道也琢磨出一套“执牛耳”的方法来。

 


先管理队伍,再引进技术

 

在广中路街道走走,不经意间就会经过无数个“智能”装置。它或许是人流量电子计数、消防烟雾感应、消防通道占物地磁感应、消防水压监测,又或者是电梯运行监控、垃圾箱满溢监测、井盖疏通计时打卡、水位和有害气体检测等,从环卫保洁清扫巡更、市场管理到社区养老服务等,已经一应俱全。

 

不过,要想管理好这些物联网感应设备,真正让它们发挥出效应,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此前,就有地方发生过设备安装后,却管不过来的问题。也正因此,在去年设备安装前,街道便构建设立了“一个中心,三支队伍”。

商户门口的监控感应装置

其中,综合管理指挥中心,整合网格、综治、应急、物业中心等,数据联通,合署办公。综合管理执法队,由公安、城管中队、市场监管所、房管办等管理执法单位派员组成,实现快速响应处置。综合管理巡查队,整合市容环境、劳动监察、实有人口、综治社保队、安全监察等协管队伍,开展街面巡查。由居委会、党员志愿者、第三方力量组成小区巡查队。综合管理执法监督队,抽调网格巡查员组成综合管理执法监督队,参与综合管理执法的监督,交叉检查并定期更换,同时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区代表的监督作用。

 

记者在广中路街道综合管理指挥中心看到,大屏幕上不断有数字在跳动更新,不断有各种实时街景街貌被切入。在这个综合管理指挥平台上,网格中心、综治中心、应急中心、物业中心等管理服务资源实现了统一指挥和调配。

 

大屏幕上跳出一个弹窗:水电路1013弄2楼烟雾报警器发出警报。

烟雾报警装置

工作人员马上切入并放大这里的视频画面,这是一处居民楼,门洞口并无异样,因楼层内无视频监控,现场工作人员马上把该信息传达至附近路面的巡查人员。

 

2也分钟后,巡查人员发回了反馈信息:“有居民在楼道里烧锡箔纸,我们已经制止。”

 

显然,依托物联网感应设备搭建而成的综合管理指挥平台,让问题发现得更为快速、处置得更为高效。更为重要的是,综合管理指挥平台打破了传统的科室建制,街道房办、城管、市场监管、交警、派出所、市容所、居委会、作业保洁等因此形成合力,“协同作战”的模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以取缔违法经营为例,有居民通过综合管理指挥平台反映广灵一村15号存在违法售卖肉类产品的情况,平台接报后,立即安排当日值班单位城管中队牵头,市场监管所、派出所、房管办、居委会派员共同开展综合整治,仅用2小时,就完成了收缴、查封、立案等执法流程。

居民区违法售卖猪肉


做“加法”也做“减法”,严格按需布点

 

以往,社区里有了问题,居民常常不知道该找哪个部门来解决。在何家宅小区,一处化粪池时常会有粪便涌出地面,臭味熏天。居民们跑了半天,也没搞清楚究竟应该找物业公司还是找市容所来解决这个难题。街道得知后,先找来市容所工作人员清理化粪池,再要求物业公司对管道进行检查和疏通。

 

如今,该化粪池井盖上安装了一个小小的芯片,既能对井盖疏通计时、打卡,还能实时对化粪池内的水位、有害气体进行监测,从而杜绝了粪便外溢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的困扰。

 

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感应设备的安装和使用,可以让更多社区隐患还没冒头就已经得到控制。在选择设备安装点时,我们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街道实际,从亟待解决、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着手,合理规划物联网感应设备的种类和数量。”

偷倒垃圾前后对比

这其中,有些地方做了“加法”:为多幢高层建筑的消防栓安装水压监测设备;在虹口龙之梦商场安装人流量电子计数设备;在部分居民区安装二次供水水质检测设备;为孤寡老人安装水表远程监控……

 

也有的地方做了“减法”:比如监测楼道堆物的红外感应器,如果安装,每层就要装两个,街道负责人细算下来,认为成本过高,不值得全面铺开,就仅在一个以往堆物严重的地方安装了一个试点,其余楼道均没有安装,而是采用自行车换大米、居民自治等方式,逐步解决楼道堆物问题。

 

如今,这3000个物联网感应设备,已在广中路街道实施精细化管理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但街道也严格按需布点,将每年设备的运行成本控制在100万元以下,并逐步降低原有的人力成本。

 

据介绍,目前广中路街道正在试点户外大型广告倾斜感应设备,未来还将引入事务受理人脸识别叫号设备,并计划把市民云、驿站服务功能、“一点通”等全部整合到综合管理指挥平台,利用市里原有的APP管理软件进行功能添加,也让整个社区变得越来越“会感觉能思考”。

栏目主编:栾吟之 文字编辑:栾吟之 图片编辑:曹立媛
图片来源:周楠 摄/广中路街道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