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上海电视节|现实主义也要创新,才能打造永不落幕的中国剧场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君娜 2018-06-14 14:13
摘要: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与创新。

现实题材影视剧成为创作主流。6月13日上午,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直指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与创新,众多知名影人齐聚一堂,热议现实题材的创作风向。

 

回归经典,回归现实主义

 

“去年以来,中国电视剧发展出现了新方向,就是回归经典、回归创作规律、回归现实主义。”知名影评人李星文指出,包括《我的前半生》《白鹿原》等一大批现实主义作品,播出后成为市场爆款,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今年,入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中国电视剧的10部作品中,现实主义题材剧就占了7席,包括《白鹿原》《和平饭店》《急诊科医生》《美好生活》《情满四合院》《生逢灿烂的日子》《我的前半生》。

 

在导演沈严看来,现实题材电视剧是60后、70后创作者责无旁贷的任务。他坦言:“我和刘江导演都是69年生人。作为60后,我们亲历了改革开放的过程,目睹了中国的改变,从经济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改变,无疑是最大的创作宝库。这可能是80后、尤其90后不可能享受到的财富。所以,现实题材对我和刘江导演来说,是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不做现实题材谁来做?这么多年来,我自己或者刘江导演的作品,都是以现实题材为主的,现实生活给我们的感受和东西是最多的,也是最鲜活的。”

 

现实主义创作,不是照本宣科

 

在《平凡的世界》里有着出色表现的演员王雷表示,这部戏坚定了他走现实主义方向的演员之路,“就像施肥往地里撒有营养的东西一样,我感觉到了效果,并为作为一名演员而感到很幸福。”王雷说:“现实主义题材意味着要深入时代、环境、职业,要理解对方才能表达好。如果你不学习,就只能是停留在表面,或者是照本宣科,那是没有意义的现实主义。比如说,演一个农民要懂得农活,干完了活锄头放在哪里?又比如说,我演坦克兵的戏,就要了解坦克,中国坦克和世界坦克好在哪里?劣势在哪里?有什么变化?我要通过我的学习,走进人物,这是现实主义创作的乐趣。”

 

创作了《小别离》剧本的编剧何晴抛出了“伪现实主义”的问题:“什么是伪现实主义?怎么来鉴别伪现实主义?”她的答案是:“主要看人物,在人物的生动性和扎实性上。”编剧李潇也给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偶像剧不是伪现实主义,只是剧种的分类。并不一定是现实正剧,才是现实主义,其他的都是伪现实主义。只要有行为逻辑、情感逻辑,就都不是伪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不能“一窝蜂”

 

尽管现实主义成为当下主流风向,但也会遭遇审美周期问题,这是不可回避的创作规律。沈严指出,倡导现实主义题材的时候,一定想什么样的现实主义题材是我们可以长久做的题材,而不是“一窝蜂”。

 

对此颇有同感的李潇表示:“《我的前半生》火了之后,类似的故事出来了很多。电视剧在表现形式上的视听语言比较单一,不光在制作环节,在编剧写剧本的时候,就容易有类似问题。所以,电视剧的每一环节都需要有创新精神。”

 

对此,李星文表示,任何时候的文艺创作,既要讲主干道,同时也要讲多元化,“不能给观众提供单一的范式。不管是菜还是饭,还是要各种品种丰富,才是健康的食谱”。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