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80年代的华师大,夏雨、丽娃河与“太阳河”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轶伦 2018-06-08 11:12
摘要:2018年2月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之前,杨扬差不多在华东师大度过了35年。这些在丽娃河里游泳的日子,不禁让杨扬想到少时在家乡余杭的日子。他家门口不远处也是一条清澈的江水,小时候的他常一个猛子跃入江中,从水下穿过正在行驶中的船队船底抵达对岸。在水中游泳的时候,总也不觉得距离长短,等冒出水面回头一看,会发现自己游了很远。

18岁,第一次离家出远门,杨扬到华东师范大学报到。

 

中山北路的校园里,小河流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大家都说这里是全上海最美的校园。可在余杭长大的杨扬并不以为然。浙江山水更秀丽,古树名木更多,那都是他从小见惯的景致。这些吸引不了他。

 

吸引他的是别的东西:书本、老师和同学,文学、话剧和诗歌。“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因为有徐中玉、钱谷融这样的教授,校园是美的;因为有赵丽宏、孙颙、王小鹰这些学兄学姐,校园是美的; 也因为与格非等同学同窗,校园是美的。

 

1981年,杨扬入学之际,中山北路校园边上,还有铁粉厂在开工。晴朗的日子里,厂里飘出的红色粉末纷纷扬扬落到校园里,将学生宿舍的屋顶都染红。现在想来,真是非常不环保。但在当时的杨扬看来,却恰如一幅画,为那段大学生涯镀了金光。

东方IC

 



丽娃河是华东师大师生心里的圣地,也是上海这座城中的美景。

 

今天的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内的丽娃河,以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丽娃栗妲村游乐场命名。游乐场旧址,在今华东师大一村495号附近。

 

长风地块,地处吴淞江与虬江之间,历史上,曾是吴淞江下游河床摆动、水涝严重的重点治理地域。清代中叶治河以后,水涝灾害减轻,村落渐增。20世纪初,全境地广人稀,河道水网稠密,江河沿岸多为滩地荡田。上世纪20年代始,沿着吴淞江两岸,陆续有一些工厂兴办。

 

1930年,俄罗斯人古鲁勒夫向申新一厂业主荣宗敬租地建造游乐场,以1929年上映的美国电影《丽娃栗妲》(Rio Rita)片名命名。根据普陀区志的记载,这个游乐场西傍开阔的东老河,水质清澈,可供游泳,亦宜轻舟荡漾。岸边绿柳低垂,岸上草地成茵,有网球场、露天舞池、供游客小憩的遮阳大布伞和设有茶座的小洋房等。不过当时这里主要接待外国人,仅在节假日可由群众团体组织华人入园游玩。

 

视觉中国

 

每一代华东师大人都有自己对丽娃河的回忆。1981年入校的杨扬记得,那些年的夏天夜里,晚自习结束后,男生们会跃入丽娃河游泳。河里的鱼不提防这些男学生,有时就会在水里直直撞上来。保卫科的工作人员看到学生下水,就赶过来劝阻,但调皮的学生看到保卫科的人从这边过来,他们就一个猛子扎下水底,从另一边游过去。



上世纪80年代,中山北路处于上海市区的西北角,还没进入城市热闹的核心。从大学枣阳路的门出门,还可以看到长风地区农户的田地。有的同学半夜从宿舍跑出去,去农田里开玩笑一般摘几根菜回来。周末时,校园周边也没有娱乐设施,如果要看电影,必须去远处的曹杨电影院和长宁电影院。

 

在大学里,杨扬住第一宿舍(现已拆)。大上海的繁华和洋气,对校园里学生施加的影响微乎其微。但上海人过日子的讲究和精致还是给这些初来乍到的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与杨扬同寝室的上海同学邀请大家去家里做客,同学的父亲下厨,烹饪黄鳝烧肉。整段黄鳝不去骨头,与猪肉一起红烧,滋味甚是鲜美。

 

中文系的学生看书,不以“本”论,而以“架”论,为了把一架一架的书看过去,往往要一早到图书馆占位子,等从书里抬起头来,不觉窗外天色已暗。彼时市场经济浪潮未影响校园。学生们把全部精力都用于校园内的学习与生活。校园内的文化与观念领先校园外的社会。

 

上世纪80年代正是文学最热的时候。学生中优秀的文科生多以报考中文系为第一志愿。与复旦大学中文系注重培养学生学术能力的侧重点不同,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当时以鼓励学生创作见长。杨扬入校时,在读的师兄师姐里,有当时已经发表作品、声名鹊起的作家赵丽宏、孙颙和王小鹰。杨扬作为学生干部,曾去请赵丽宏给大一新生开讲座。他们是师弟师妹眼里的骄傲。

 

大学本科三年,杨扬成绩名列前茅,在通过英语统考后,他成为“文革”后华东师大中文系首批招收的两位直升研究生之一。知道自己还能继续留在校园的杨扬,在1985年创办了华东师范大学文学批评社——太阳河文学批评社。社名取太阳的朝气和丽娃河之意。王元化、王西彦、钱谷融、徐中玉等大家名师都愿意鼓励这个学生社团,并担任顾问。

 

这是日后让许多人都梦萦回绕的年代。华东师范大学里,学生们创办的夏雨诗社、夏雨散文社和太阳河文学批评社无不欣欣向荣,华师大作家群人才辈出。一批已经在文学批评领域初露头角的批评家是“太阳河”的常客,他们的到来,也吸引程德培、苏童、余华、陈村、许子东、马原等一批青年作家、批评家和学者汇聚华东师大。1992年,余华拿着《活着》手稿到上海来时,住进的就是华东师范大学。

 

东方IC

 



整个80年代,文学是青年人中的热词。在当年,一个青年作家能发表一篇作品,有时就能改变一生的命运。在校园内,学生们也紧跟热点,关注当时的作家作品。

 

杨扬记得,1980年《中国青年》刊登的“潘晓之问”引发全国范围的共同反思。礼平推出《晚霞消失的时候》引发社会热议,同学们也立刻对小说展开讨论。1981年,张辛欣的作品《在同一地平线上》又抛出了人可不可以自我实现的问题。在集体主义的语境下,学生们大胆而直率地深入讨论这些话题,使得新观念、新声音不断有机会在校园内碰撞交织。

 

就连暑假里,学校组织中文系读书班的活动,也是把学生们带去郊区金山,大家一起学习、思考。那时大家围坐一起,读马克思主义的书,看《德意志意识形态》,请哲学老师来讲解、释疑,并结合一些现实问题展开讨论。这样的画面里包含一种对知识的敬意和对思考的追求,如今想来,令人动容。

 

1983年前后,作为学生干部的杨扬参与举办了华东师大第一届全校话剧比赛。在他看来,那时候校园内外还是有一堵墙的。社会的开放程度滞后于校园的开放程度。所以当时一些新思潮都是从校园萌芽。正是这份理性上的纯粹,而不是无忧的青春本身,让杨扬感叹“置身校园如同天堂”。

 

1988年硕士毕业后,杨扬被分到上海交通大学当老师。1990年考回华东师范大学,成为钱谷融先生的学生,1993年留校担任中文系教师,直到2018年2月任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之前,杨扬差不多在华东师大度过了35年。

 

这些在丽娃河里游泳的日子,不禁让杨扬想到少时在家乡余杭的日子。他家门口不远处也是一条清澈的运河,小时候的他常一个猛子跃入河流,从水下穿过正在行驶中的船队船底抵达对岸。

 

在水中游泳的时候,总也不觉得距离长短,等冒出水面回头一看,会发现自己原来已经游了很远。

  


杨扬,1963年生。上海市作家协会兼职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副院长。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