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浦江眼 > 文章详情
布拉吉风靡、报纸发文章“支持姑娘们穿花衣服”,你还记得自己当年最时髦的衣服吗
分享至:
 (4)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唐烨 2018-06-06 06:25
摘要:你知道“布拉吉”指的是什么吗?“的确良”曾一“布”难求”?

“布拉吉”指的是什么吗?“的确良”曾一“布”难求”?报纸曾发文章要“支持姑娘们穿花衣服”?你当年最时髦的衣服是什么样的?6月9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际档案日,“我们的四十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衣食住行”特展将在静安区文化馆开幕。

 

小小的橱窗景致,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量尺,是上海城市巨变的缩影,更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硕果。南京路上市百一店的橱窗被摆进展厅,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的橱窗设计与店铺展陈,被一幕幕展现在观众眼前。观众在回味衣着的变化时,深刻感受服饰行业的发展和国家经济的繁荣。

 

新中国成立后,在讲求勤俭的年代,美丽的服装大多是家庭制作而来。巧手的姑娘和母亲们按照画报上的服装裁剪式样,自己动手,使衣服变得合身,变得漂亮。此时的橱窗中,除了棉毛衫、儿童服饰是成衣以外,大多为布料展示,也从侧面体现了这一时代特征。

 

1955年5月17日,上海《青年报》刊登了署名“启新”的文章《支持姑娘们穿花衣服》,文章呼吁:现在有条件可以打扮得美丽一些了,然而姑娘们的服装大都还是“清一色”。我们不但要把国家打扮得像一个百花园,也要把姑娘们打扮得像一朵鲜花、一颗宝石一样。姑娘们,你们大胆地穿起花衣服来吧!此后,从苏联传入的连衣裙“布拉吉”成为最受欢迎的女士服装,色彩鲜艳的布拉吉成了城市最靓丽的风景。

上世纪50年代的橱窗

上世纪50年代,展示新颖连衣裙

上世纪50年代的布拉吉

 

上世纪60年代初期,由于棉花大幅减产,棉布定量为每人21尺。人们买服装、棉布和日用纺织品都要凭布票,为了尽可能地节约,购买服装的标准是耐磨和耐赃,灰、黑、蓝色成为街头流行色,千篇一样、季节不分、男女不分的服装样式也更通行了。

上世纪60年代,夏令花布橱窗

 

到了上世纪70年代,橱窗里,出现了许多化纤面料。当时,化纤布料“的确良”风靡全国。“的确良”是合成纤维,因为其挺刮、耐穿,且可以免烫,而深受老百姓的青睐。虽然“的确良”的价格要比棉布价格高出很多,但只要商店里一有货,就会被抢购一空。1975年,上海金山石化总厂年产10万吨纤维生产线上线,更多的“的确良”进入到了普通百姓得家里,人们渐渐告别了“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日子。那时的青年人,上穿“的卡”上装、下着“毛的”裤子,被称为“上的下的”。脚上再穿上7元6角5分买来的皮鞋,号称“765”皮鞋,那种幸福感油然而生。

 

上世纪70年代,中长毛纤维面料

上世纪70年代,上海牌衬衫

 

改革开放之后,服装的花色、款式更加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穿着越来越丰富,色彩也从单一的蓝色、灰色变得五颜六色。这一时期,橱窗里也出现了许多国外元素,如英文、圣诞节、外国模特、洋酒等,充分体现了当时中国向世界开放,融入全球的时代特征。

 

上世纪90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思想观念更为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速变化,穿衣打扮讲求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来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从服装的变化上,我们看出了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内心观念的转变。服饰的变化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的,同时也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从以往的“从众”心理到“追求个性”。

 

1989年的橱窗

上世纪90年代的橱窗

 

进入21世纪,服装开始作为一种个性魅力的展现,人们追求的是与众不同。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世界服装艺术中的中国元素也开始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现。2001年上海APEC峰会上,20位各国领导人集体亮相,他们穿的都是大红色或宝蓝色的中式对襟唐装,这一景象通过电视瞬间传遍全球,唐装迅速流行。唐装走俏全球、旗袍热遍世界,中国服装作为一种文化潮流在全世界受到注目和尊重。

 

活动当天,静安区文化馆还将举办“灯影魅力——皮影艺术展”等,将展出上海市艺术档案馆馆藏的皮影人物、头饰、道具、布景130余件,并以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上海城市的标志性风景为背景,组成《包公审案》、《大巡游》、《小媳妇回娘家》、《封神榜》等5组精彩影戏故事。

 

现在的橱窗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