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韩正:这座城市里,老年中年青年都在盼什么
分享至:
 (11)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简工博 谈燕 2016-01-27 15:34
摘要:韩正表示,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就要在精准施策方面做得更实在、更科学。

 

“今天的群众所思所盼不是用一句话可以概括,我们要更加深入分析民生工作如何使更多群众得到实惠。”

 

今天上午,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杨浦代表团全团审议,代表们从基层工作、养老、旧区改造等角度各抒己见。韩正表示,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有获得感,就要在精准施策方面做得更实在、更科学。 

 

“以前经费就2、3万,拿着不敢用,现在有20、30万,不知道怎么用了!”今天上午杨浦代表团全团审议时,来自社区一线的吴美娟代表说,随着2014年市委“一号课题”的落实,社区干部要学着当“项目经理”,对社区民生项目进行检查、上报、审查,后续还要对效果进行评估:“楼道灯亮了,衣架做起来,扶手弄起来,点点滴滴,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钱用在他们身上,这是很得民心的。”

 

 

“一号课题落实,我们社区干部年纪轻了,学历高了,工资涨了,经费多了,腰杆硬了,劲道足了。”吴美娟说:“现在社区里变化大,是‘孙子领导爷爷奶奶’。”在她眼中,年轻的社区干部既能固守传统的传承,也能使用app、新媒体等新方法跟居民沟通。她很担心这些年轻人的流失:“除了增加收入,还能让他们有上升通道,比如考公务员、事业编制能优先考虑有社区工作经验的年轻人。”

 

对于吴美娟的发言,韩正说:“你的话刮辣松脆(沪语指说话爽快干脆),霞气实惠,听得出你对社区的感情很深!”

 

吴敏代表提到她在台湾的见闻:“有种机器像车一样,直接开进社区,老人进去就能洗澡。”她建议,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发科技产品用于为老服务。

 

“考虑老年设施的时候,还要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韩正说,老人为什么需要助餐,解决一餐饭很重要,但在一起吃饭能交流,饭量也大了,身体也好了,老人有很大的满足感:“不是我们提供了各种自动化服务,就可以完全满足老人的需求,老人需要的是交流,需要面对面的关爱,整个社会要营造尊老爱老敬老的氛围。”

 

来自基层旧改一线的于洋代表提到,至“十二五”末,杨浦区还有132万平方米二级以下旧里,涉及4.2万居民,占全市1/5:“群众这么描述生活情况‘门对门窗对窗,白天要点灯,家家倒马桶’。我经常跟他们联系,介绍情况,他们给我起了个外号‘今冬明春’。”

 

代表们的笑声中,韩正也用“今冬明春”称呼于洋代表:“上海住在旧区的相当部分是中老年人,农村郊区的自然村里大量住的也是老年人。上海旧区改造没有停过,住在旧区,一旦搬迁,这种获得感是很强烈的。要为这些居民考虑,加大旧区改造力度。十三五旧区改造按照既定要求,作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

 

 

“民生是市民所思所盼,老年人盼什么?一句话不能概括。”韩正说,很多60岁以上的老人跟90岁老人所思所想不一样,要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年人中有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需求是不一样的,老年人和中年人、年轻人需求也不一样,各个社区要根据不同老年人的需求精准施策。”

 

“中年人希望父母生活好一点,孩子能上好的幼儿园学校,孩子生病不要排长队,收入能高一点。现在他们的压力很大。现在独生子女进入挑大梁的时候,家庭结构是‘421’结构,将来有一部分‘422’结构。

 

“青年人关心什么?关心创业就业机会多一点,房价不要太高,车牌拍卖不要太难。青年人是城市未来的希望,他们关心的问题确实是需要研究的。房价太高,居住成本太高会把青年人压垮的。上海房价调控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控制房价。上海要控制房价,发展中小户型,总价让青年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能够承受。还有很多青年人要满足丰富多层次的租赁房,需要满足不同的需求。”

 

“上海老百姓还有很多共同关注,雾霾少一点,食品安全一点,旧改快一点,叫出租车方便一点。”韩正说:“民生工作,一定要精准施策,这就是补短板。每一个地区、单位、系统,短板不一样。补补短板需要从实际出发,更加精准全力做好民生工作。”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