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强起来”何以成为新时代关键词?因为中国最大的政治在这里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曾峻 2018-04-24 06:40
摘要:拥有巨大的国土、超大的人口、庞大的经济总量,如何在此基础上再做到全面协调、质量过硬、富有活力,使中国发展跃上新能级,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又一次“大考”。这场“大考”直接关系到民生、民心,关系到民族乃至人类福祉,所以,中国最大的政治也在这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贸易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体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世界一流企业……党的十九大报告使用的一连串“强起来”“强国”“世界一流”以及反复出现的“强大”“强盛”“坚强”,共同奏出新时代的最强音,昭示着中国发展的新取向。透过“强起来”这一主题,我们可以深切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的执政使命、执政逻辑与执政思路。

 

 

新时代是中国全面强起来的过程

 

 

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悠久的文明史,古代中国曾经长期是世界强国,不仅是经济强国,而且是文化强国,对世界文明作出过巨大贡献。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近代中国则多灾多难、积贫积弱,令人扼腕叹息。如何再现昔日的辉煌、重现世界强国的风采,是170多年来中华民族魂牵梦绕的头等大事。

 

 

强起来,首先必须站起来、富起来。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奋斗,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建立起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再经过一个28年艰辛探索,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人民富起来了,中国成长为世界性大国。

 

 

无论是站起来还是富起来,都是迈向国强、实现民族复兴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因此应感恩前人、敬畏历史。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是一个接续奋斗的历史过程,是一项救国、兴国、强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整事业。

 

 

历史的车轮行进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选举产生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怎样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篇章,怎样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新境界,怎样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思考和回答这一系列时代之问的过程中,“强起来”的主题更加明晰,强国的目标更加坚定。

 

 

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把我们党确立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在一起,形象地称之为“中国梦”。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成之日,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圆时分。2012年12月,在广州战区考察时,他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中国梦就是强国梦”的重要论断。

 

 

党的十八大以后,针对发展中存在的“大而不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一些具体领域的强国任务,如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网络强国、世界科技强国。这些强国要求,后来写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等重要文件中,进而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2016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把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并提。强国、强起来成为总书记念兹在兹的重要概念。

 

 

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式把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调整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指出新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这表明,新时代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是中国全面强起来的过程。

 

 

一系列“两面性”问题仍然摆在面前

 

 

“强起来”不仅回应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期盼,而且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

 

 

说到强国,人们首先想到强国是个大国,有辽阔的国土、一定规模的人口。小国可能在某个方面领先,却很难成为强国。然而,大国也并非都是强国。要成为强国,必须具备相当规模的经济体量、产业结构完整、产品服务国际竞争力强。强国还应当是全面强,不仅经济强,而且军事强、科技强、文化强、生态环境优美、区域发展均衡。而支撑所有这些方面强盛的则是强大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政治清明、官吏清廉,民主法制健全,民众文明程度高,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稳定有序又充满活力。

 

 

对照强国标准,我们仍有努力空间,一系列“两面性”问题仍然摆在面前:一方面,经过长期努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另一方面,外部世界的复杂性前所未有,民族复兴道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也是前所未有;一方面,我们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另一方面,我们又处于转型阵痛期、矛盾凸显期;一方面,我们拥有雄厚的基础、得天独厚的条件,另一方面,瓶颈、短板、弱项依然制约着进一步的发展;一方面,民众对生活有了更高更多的需要,另一方面,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则未能充分满足这些需要。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历史就是在解决问题中螺旋上升和前进的。拥有巨大的国土、超大的人口、庞大的经济总量,如何在此基础上再做到全面协调、质量过硬、富有活力,使中国发展跃上新能级,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的又一次“大考”。这场“大考”直接关系到民生、民心,关系到民族乃至人类福祉,所以,中国最大的政治也在这里。

 

 

如果以1949年为分界线,此前近百年中华民族总体上处于V型左侧的下降期,可谓“跌跌不休”;此后百年中华民族总体上处于V型右侧的上升期,可谓“蒸蒸日上”。如果以2012年为分界线,那么,V型右侧可再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此前60多年是摆脱贫困、走向富足的时期,此后30多年则是渐次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走向强国的时期。这是一个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时期。跨越这个漫长而艰苦的时期,成功达到预期目标,是党的执政团队肩负的光荣历史任务,也是全党担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以坚强有力执政党保障“强起来”

 

 

“强起来”是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逻辑起点。从人民角度看,“强起来”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从民族角度,“强起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从现代化角度看,“强起来”是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从国际关系角度看,“强起来”是中国与世界深度融合、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过程。总之,“强起来”是多种使命合而为一的进程,是“毕其功于一役”的努力。

 

 

由“强起来”这个逻辑起点出发,自然会引申出保证“强起来”的关键性因素:坚强有力的执政党。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强起来”也必然是空想。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把党的历史使命与党的自身建设的关系比喻为“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为“打铁必须自身硬”,而且要求做到始终过硬。如果说“打铁”是建设强国、实现现代化、实现民族复兴,那么,“自身硬”则是党对自己的要求。如果说“打铁”是任务、目标,那么,“自身硬”就是保障、条件。前者属于社会革命范畴,后者属于自我革命范畴,成为党领导的革命的两个维度。

 

 

党的领导要坚强有力,必须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只有坚持管党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党才能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领导核心。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逻辑线索:“强起来”是党在新时代历史使命的集中概括,要完成“强起来”的各项任务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历史使命、党的领导和从严治党,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上述一个逻辑起点(强起来)、两个方面(“打铁”与“自身硬”)、三大要素(历史使命、党的领导和从严治党),在党的十九大中表述为“四个伟大”: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伟大斗争”揭示的是精神状态,“伟大工程”揭示的是政治保证,“伟大事业”揭示的是根本道路,“伟大梦想”揭示的是奋斗目标。我们讲不忘初心,就是因为“四个伟大”背后凝聚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担当。我们讲牢记使命,就是要在新时代统揽“四个伟大”。我们讲永远奋斗,就是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李小佳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