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两会观察 | 财政部长为何连出两个“反常”之举?
分享至:
 (9)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18-03-09 06:00
摘要:一份理想的预算报告,重要就重要在,以一种精确定量的方式呈现政府行政的逻辑。

两会上的部长记者会,总是不乏看点。财政部部长肖捷的记者会上,就有两个颇为“反常”的画面。

 

在回答记者关于“赤字率下调”问题时,肖捷特地扬起了手中的预算报告。“如果各位记者朋友,能够仔细阅读今年的预算报告……”他特地补充说,“我这不是做广告啊,我是建议大家能够认真阅读一下、关心一下中国的财政发展。”

 

记者会结束时,通常要被记者“围堵”的部长,却先拿过话筒“拦”住本要散场的记者。肖捷再度扬起手中的预算报告,“我们这个预算报告上啊,有一个二维码,大家可以扫一下就能看到更多关于改革和发展的信息。谢谢!”

 

 

两次特意“推介”,颇能一窥财政部长的个人风格。但对肖捷来说,不寻常之举的意义,绝不只是做两个能引发关注的“动作”。真正要紧的当然是那份报告。是否“仔细阅读”报告,关乎能否把政府“钱袋子”里的账算清楚,关乎能否理解各项变动后的用意,也关乎能否清晰掌握和评价政府的绩效与目标。

 

而预算报告本身,又有某种象征意义。

 

 

偏重政府工作报告,相对忽视预算报告,曾是人代会上的普遍现象;也是意识到了对预算审查的“不平衡不充分”,“重视预算报告”的呼声也成为老生常谈。如今时过境迁,预算审查的重要性已经广为认知;不断加大预算公开力度、提高预算透明度,也渐渐成为全国性共识。预算报告所受到的关注度,本身就折射出预算审查受到的重视程度。

 

一份理想的预算报告,重要就重要在,能以一种精确定量的方式呈现政府行政的逻辑。它既需要报告“钱袋子”的使用情况,这关乎每一个纳税人的权益;也需要为政府制订的目标、阐明的方针提供定量依据,并对其绩效进行评估。

 

肖捷再三强调预算报告的重要,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表明,只有精读了这份报告,代表也好、媒体也好、公众也好,才能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提纲挈领有更直观、具体而深入的理解。

 

比如舆论热议的个税改革,除了“合理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也即“调高个税起征点”之外,还有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税制度改革逻辑。缺乏“精读”,或许就难免挂一漏万。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舆论往往会聚焦“热点”,但“热点”未必囊括了全部的“重点”。有些不起眼之处,可能恰是重要的改革变量或改革动向,像“绩效管理逐步涵盖至所有财政资金,并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就具有特殊的改革意义,这一条能否尽快落地,执行情况如何,无疑值得持续跟踪。

 

不过,代表、媒体乃至公众需要“精读”预算报告,更意味着报告首先应当“能读”。就是说,预算报告——以及预算草案——需要尽最大可能精准而清晰,并提供明确的抓手,杜绝不应有的弹性空间。

 

这些年各级政府预算公开力度逐步加大,预算报告的写法亦有改进,加之各级人大的前期工作,“审预算”已不再像过去那样让代表们一头雾水。但与理想状况相比,现在的预算报告及预算草案,恐怕仍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3月8日人代会全天议程都是审查计划、预算报告,就有不止一位代表反映,尽管预算报告较往年又有优化,但仍有不少语焉不详之处,让他们不得其解;而交付代表审查的预算草案,亦有“说不明白”的情况——有代表就仔细统计了中央本级支出中不同分类下的“其他”项目,结果发现,所有的“其他支出”相加数额不小。

 

“其他”究竟是什么意思?“其他支出”究竟去了哪里?列为“其他”是因为财政科目设计不完备,还是政府花钱过程有问题?这些既是报告文本的问题,更是文本背后的疑问,显然需要作出更明确的回应。

 

代表们在此处“精读”,无疑是对财政部门的重要提醒。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雍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